在贵州东北部乌江沿岸土家族聚居区的德江、思南等县,民间还完整地保留着享誉海内外的“土家族傩堂戏”。其神秘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蕴,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强烈兴趣,相关的学术研究至今仍然绵延不绝。
“傩堂戏”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祖活动,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响,有着比较明显的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笃信巫术的文化痕迹。它融巫术、原始宗教和戏剧为一体,成为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据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充实、扩展和完善,形成了以傩仪、傩戏、傩舞、傩技为主要形式的傩文化,至今仍然活跃在黔东北的村村寨寨。在德江县,现在就还有130多“坛”傩堂戏在民间活动,每坛有一位“掌坛师”(当地称“土老师”),演出时少则三五人,多则十来人。傩戏演出与傩坛祭祀交织在一起,分为祭祀、开洞、闭坛三个部分。每当从事此项活动的“土老师”头戴面具,身穿“法衣”,在庄严肃穆、香烟缭绕的“神案”前,在鼓、锣、丝弦、唢呐的伴奏声中“开坛”,或跳神唱戏,或占卜问卦,或为祈愿人家通报神祗意旨、祸福吉凶时,特别是当牛角和司刀这两件特殊“乐器”发出森严悲壮之声时,总会勾起一些潜藏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万物有灵”的原初情愫。土家族的先民相信,在他们的周围还存在着一个鬼神的世界,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着人世的一切,只有顶礼膜拜、祈祷,用巫术、符咒、舞蹈等仪式,才有可能影响它们,避疫逐鬼,驱邪化凶,降福呈祥。在土家族人看来,任何神灵,即使是凶神,只要自己诚心实意地去“许愿”、“还愿”、“酬敬”,也能够使它回心转意、与人为善。这里蕴含着土家族人宽厚、善良的民族本性。
在德江的“土家族傩堂戏”中,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绝活”,十分高难惊险,如“踩刀祭”、“溜铧口”、“翻叉耍”等表演,无疑是继承了古代巫术用符咒威力进行表演的传统。观看这类表演时,观众都是屏住呼吸,提心吊胆,叹为观止。比如“踩刀祭”,踩“地刀”时,是把一排锋利的大钢刀刀刃朝上置于地面;踩“天刀”时,则把若干大钢刀刀口朝上置于木柱之上排列为楼梯状。祭祀开始时,“土老师”身穿法衣,赤脚,一边画符念咒,一边从容不迫地走上刀刃,如履平地。“溜铧口”则是把若干铁铧口(有时用砖头)全部用火烧红,排列在地上,由“土老师”光着脚板逐一走过。“翻叉耍”则更为惊心动魄,“土老师”为了降伏恶鬼,要用钢叉向另一个扮演恶鬼的“土老师”的咽喉或胸膛用力投掷过去,而对方则要用单手准确地接住飞来的钢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