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化学趣史一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1月16日 共有 1365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化学趣史一    混沌之中的化学先说三个有趣的故事有趣的故事,人人爱听。
    在这本书开头,先给你讲三个有趣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94 年,美国某地。
    那天,大学里的一座大楼失火了。
    “呜,呜”消防车闻讯赶来。
    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消防队想就近从旁边的一座大楼里接取自来水。
    可是,大楼门口警卫森严,不许消防队员进去。
    “火烧眉毛了,还不让我们进去?”消防员着急地问。
    “不行。
    没有国防部的证明,谁都不许进!”警卫板着铁青的面孔说道。
    烈火熊熊,消防队员心急如焚。
    他们围着警卫,大声地质问:“等国防部的证明送到,大楼早烧光啦!”警卫总算作了点让步:“这样吧,你们向本地的×局请示,打个证明。
    ”没办法,消防队员只好开着消防车去×局,开来了证明。
    消防队员把证明朝警卫手中一塞,便急急忙忙往大楼里奔去。
    这时,警卫追上来,拦住了他们,很严肃地说道:“先生们,你们虽然有了证明,但是按照规定,每个进楼的人要在登记簿上签名。
    先生们,请你们去签名!”消防队员们哭笑不得,只好退回去签名。
    虽然这几位警卫那样忠于职守,但却暴露了大楼的秘密。
    人们纷纷猜疑:那座大楼如此警卫森严,里面是干什么的呢?要知道,美国国防部为了保守那座大楼的秘密,煞费苦心:有一次,保卫人员仔细检查了大楼内的图书室,发觉许多化学书籍看上去还算新,但是每本书有关元素铀的章节,都被翻得卷起书角或者弄脏了。
    保卫人员认为,这些书也可能会导致暴露大楼的秘密,决定全部销毁,而又买了一批崭新的化学书籍。
    他们如此精心保守秘密,却被邻近大楼失火一事而无意中暴露了。
    于是,德国间谍开始注意这座大楼..不言而喻,那座大楼里的科学家,正在极端秘密地研究着化学元素铀。
    为什么研究铀要那样严格保密?1945 年8 月5 日,原子弹的爆炸声震动了世界。
    原子弹里的“主角”,便是铀。
    正因为这样,那座大楼既成为美国国防部重点保密的部门,也成为德国间谍机构瞩目的地方。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781 年,英国。
    那时候,英国有位著名的化学家,叫做普利斯特列。
    他呀,很喜欢给朋友表演化学魔术。
    你瞧,当朋友们来到他的实验室里参观时,他便拿出一个空瓶子,给大家看清楚。
    可是,当他把瓶口移近蜡烛的火焰时,忽然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朋友们吓了一跳,有的甚至吓得钻到桌子下面。
    普利斯特列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笑罢,他把秘密告诉朋友们:原来,瓶子里事先灌进氢气。
    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混合以后,点火,会燃烧起来,发出巨响。
    他不知将这个“节目”表演了多少遍,使它成了一出“拿手好戏”。
    有一次,他表演完“拿手好戏”,在收拾瓶子时,注意到瓶壁上有水珠。
    奇怪,变“魔术”时的瓶子是干干净净的,那瓶壁上的水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普利斯特列仔细揩干瓶子,重做实验。
    咦,瓶壁上依旧有水珠。
    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现:氢气燃烧后,变成了水,凝聚在瓶壁上!在普利斯特列之前,尽管人们天天喝水、用水,可是并不知道水是什么。
    自古以来,人们甚至把水当作“元素”。
    1770 年,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曾试图揭开水的秘密。
    他把水封闭在容器中加热了100 天,水依旧是水,称一下,重量跟100 天以前一样。
    他,弄不清楚水究竟是什么。
    至于普利斯特列呢?虽然他揭开了水的秘密,然而,他是在变了好多好多次“魔术”之后,才注意到瓶壁上的水珠..第三个故事,发生在1890 年,德国。
    一天,雇马车的人突然增多。
    马车夫问雇主:“上哪儿去?”答复令人莫名其妙:“随便!”“随便?”从来没有一个地名,叫做“随便”的!马车夫好不容易领会了雇主的意思。
    马车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转悠。
    雇主似乎无心观赏街景,闭起了双眼,进入了梦乡..那些雇主难道有钱无处花,雇了马车睡觉?哦,后来,人们才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在庆祝德国化学会成立25 周年的大会上,著名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讲述了自己怎样解决了有机化学上的一大难题:“那时候,我正住在伦敦,日夜思索着苯的分子结构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徒劳地工作了几个月,毫无所获。
    一天,我坐在马车回家。
    由于过度的劳累,我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很快就睡着了。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几个月来设想过的种种苯的分子结构式,在我的眼前跳舞。
    忽然,其中有一个分子结构式变成了一条蛇,这蛇首尾相衔,变成一个环。
    正在这时,我听见马车夫大声地喊道:‘先生,克来宾路到了!’我这才从梦乡中惊醒。
    当天晚上,我在这个梦的启发下,终于画出了首尾相接的环式分子结构,解决了有机化学上的这一难题。
    ”坐在台下的一些听众听了,以为凯库勒的成功,全是因为在马车上做了一个梦。
    于是,他们便雇了马车,在街上漫游,也想做个梦,轻而易举地摘下科学之果。
    虽然有的人在马车上睡着了,也做起梦来,可是谁也没有从梦中得到什么。
    他们不懂得,凯库勒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把全部心思用到科学研究上,这样,甚至连他做梦时,也不忘科学研究。
    凯库勒的成功,与其说是来自马车上的梦,倒不如说是来自那数不清的不眠之夜!三个故事讲完了。
    三个故事,三个意思:第一个故事,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说明化学何等重要;第二个故事,说明研究化学一定要非常细心;第三个故事,说明每一项化学成果都来之不易。
    这三个故事合起来,说明一个意思——化学是一门很有趣的科学,化学的发展史上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相关新闻

观光公关广告个
科学家研制光学燃料或可取代石油燃料
菜鸟小故事分享
孔雀石绿
考点:有机化学几个基本概念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考点 钠及其化合物
化学高考考点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高考考点2 离子反应
化学高考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硒和碲
硫的含氧化合物
硫和硫化物
氧专题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卤化物
卤化氢和氢卤酸
卤素单质
碳族元素疑难点解析
硝酸专题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