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化学故事三十五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1月16日 共有 1390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拿破仑战败有新解
    拿破仑这位军事天才一生之中都在征战,曾多次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然而,1812年的一场失败却让法兰西第一帝国一蹶不振并逐渐走向衰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场战争的失败呢?
    加拿大卡普兰诺学院科学艺术系系主任、著名化学家潘尼·莱克托在其新著《拿破仑的纽扣:改变世界历史的17个分子》中提出新解,变成粉末的纽扣是导致拿破仑60万大军覆没的罪魁祸首。
    1812年5月9日,在欧洲大陆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的拿破仑离开巴黎,率领浩浩荡荡的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法军凭借先进的战法、猛烈的炮火长驱直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直捣莫斯科城。然而,当法国人入城之后,市中心燃起了熊熊大火,莫斯科城的3/4被烧毁,6000多幢房屋化为灰烬。俄国沙皇亚历山大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使远离本土的法军陷入粮荒之中。
    几周后,寒冷的空气给拿破仑大军带来了致命的诅咒。更奇怪的是一夜之间拿破仑大军士兵衣服上的纽扣竟然不见了,由于衣服上没有了纽扣,数十万拿破仑大军在寒风暴雪中敞胸露怀,许多人被活活冻死。
    那么是谁“偷”走了纽扣呢?原来拿破仑征俄大军的制服上,采用的都是锡制纽扣,而在寒冷的气候中,锡制纽扣会发生化学变化成为粉末。在饥寒交迫下,1812年冬天,拿破仑大军被迫从莫斯科撤退,沿途近60万士兵被活活冻死,到12月初,60万拿破仑大军只剩下了不到1万人。
    【知识点睛】
    锡是一种坚硬的金属,有3种同素异形体,即白锡、脆锡和灰锡。通常锡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13.2℃以上,就会变得更坚硬和稳定,然而白锡在气温下降到13.2℃以下时,变成另一种结晶形态的灰锡。首先,锡金属上会出现一些粉状小点,然后会出现一些小孔,最后锡金属的边缘会分崩离析。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到零下33℃时,就会产生“锡瘟”,晶体锡会变成粉末锡。现在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一种预防“锡瘟”的“注射剂”,其中一种就是铋。铋原子中有多余的电子可供锡的结晶重新排列,使锡的状态稳定,所以消除了“锡瘟”。
    【相关链接】
    1912年,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率领一支探险队带了大量给养,包括液体燃料去南极探险,一去就杳无音信。后来发现他们都冻死在南极。原来,斯科特一行在返回的路上发现,他们的第一个储藏库里的煤油已经不翼而飞。没有煤油就无法取暖,也无法热东西吃。好不容易克服千难万险,又找到了另一个储藏库,可是那儿的煤油桶同样是空空的,铁桶同样有裂缝,显然煤油都是由于铁桶漏了而流失掉的。后来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原来盛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的,当锡变成粉末时,煤油就顺着缝隙流出来了。
    

 

相关新闻

科学家研制光学燃料或可取代石油燃料
菜鸟小故事分享
孔雀石绿
硝酸专题
考点:有机化学几个基本概念
考点:金属的冶炼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考点 钠及其化合物
化学高考考点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高考考点2 离子反应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硒和碲
硫的含氧化合物
硫和硫化物
氧专题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卤化物
卤化氢和氢卤酸
卤素单质
碳族元素疑难点解析
硝酸专题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