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茂尔】(Irving Laugmuir,1881~1957)美国物理化学家。首先发现氢气吸收大量热而离解为原子的现象,其结果被应用于氢原子焰焊接法。在表面吸附方面,提出了单分子吸附层的理论和著名的“兰茂尔吸附公式”。1917年设计了“表面天平”,用它可以测出液面上的不溶物表层的表面积,并由此计算出这些物质的截面积,建立了表面分子定向说,并论述了单分子表面膜和有关固体表面吸附性质和行为的理论。在原子结构问题上,他发展了电子价键的近代理论。他还首次实现了人工降雨。
【施陶丁格】(Hermann Standinger,1881~1965)德国化学家。他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合物。1920年提出乙烯的聚合可能是链式反应。他还提出由小分子聚集而成的亲液胶体物质是数以万计的原子通过一般化学键所组成的高聚物,由于大小悬殊故有不同于低分子量化合物的性质。还确立了高聚物溶液的粘度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这些理论对塑料等高分子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他在1913年综合了普朗克(Max Plank,1858~1947)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卢瑟福的行星型原子结构模型的有关论点,提出了氢原子光谱和氢原子结构的初步理论。他还提出量子论的对应原理。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原子结构学说上的一个重大发展,用它能解释和计算出符合实验的正确结论。此外,他在原子核反应理论和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但以他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作出的基本解释,却反映了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
【阿斯顿】(F.W.Aston,1877~1945)英国物理学家。对同位素和质谱仪进行了深入研究。1919年他首次制成聚焦性能较高的质谱仪,准确度是千分之一;以后又加以改进,1925年制成第二型质谱仪,准确度达到万分之一;1937年制成第三型质谱仪,准确度为十万分之一。利用质谱仪可以直接测定:一种元素所含核素的种数;每种核素的质量及核素的丰度。根据测定核素的质量与丰度,便可计算出平均原子量。由于这一贡献,他在192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哈沃思】(W.N.Haworth,1883~1950)英国有机化学家。他主要从事糖类研究。他与希尔斯特(Hirst)共同研究了糖类的分子结构,特别是单糖的环状结构。他所设计的“端基”法是测定多糖重复单位特性的方法。他还对维生素进行研究,阐明了维生素的结构,并于1937年合成了维生素C。由于他在糖类和维生素研究上的重大贡献,193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糖的构成》等。
【德拜】(P.J.W.Debye,1884~1966)美籍荷兰物理学和物理化学家。主要研究固体量子理论,1912年发现了“德拜”定律,奠定了电解质偶极理论。1910年制定了观察X射线干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过溶液中分子的偶极矩,偶极矩单位“德拜”即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1923年和休格尔(Hückel)一起制定了强电解质理论,对强电解质稀溶液依数性偏差提出了理论的解释。他还研究过聚合物的结构。由于他对偶极矩的研究和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分子结构上的贡献,于193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赫维西】(George de Hevesy,1885~1966)匈牙利化学家。他于1913年证明RaD是铅的同位素,这一发现为后来的大量放射分析法奠定了基础。他与荷兰物理学家科斯特(Coster)合作,发现了第72号元素铪。1934年他利用人工放射同位素作示踪原子研究动物的生理机能,并获得重大的成就。他于194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莫斯莱】(Henry Gwyn Jefferys Moseley,1887~1915)英国物理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随卢瑟福研究放射现象。1913年他用不同材料制成X射线管的对阴极(即阳极靶),测得五十多个元素的X射线光谱,发现光谱特征线的频率和元素原子序数成比例。原子序数就是原子核的正电荷数,是决定元素性质的主要因素。按这个序数排列的元素周期表就要比按原子量排列的更正确,几个元素的位置与原子量大小不一致的地方都获得了解释。他的这一项贡献对周期律、光谱分析法以及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他有惊人的实验技巧和渊博的知识,不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
【海洛夫斯基】(Haroslav Heyrovsk,1890~1967)捷克斯洛伐克化学家。早年留学英国,后回国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他主要研究电化学,他用水银小滴电极测量电压增加时通过溶液的电流情况,绘制出曲线,建立了极谱分析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溶液的微量物质。1925年他与日本的志方益三共同创造出世界第一台自动照像记录极谱仪,用它记录了铅、锌、镉、汞、硝基苯的极谱图。他的主要著作有《分析化学物理方法》等。195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尤里】(H.C.Urey,1893~1981)美国化学家,1931年他用光谱法发现重氢(氘),这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世界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因此他荣获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在同位素化学方面有重大贡献,经过他的研究,使同位素的分离开始有了化学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了使重水和铀同位素的大规模分离工作,使第一批原子弹生产成为可能。他对同位素的热力学性质以及用化学过程来探讨太阳系的演化等方面的研究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库恩】(Richard Kuhn,1900~1967)德国有机化学家及生物化学家。1933年先后发表了许多有关胡萝卜素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1936年他合成核黄素(维生素B2);确定了抗皮炎素(维生素B6)的结构,还合成了约300种植物性颜料。他发表的论文有700篇左右,内容涉及维生素、生物化学、辅酶等方面的研究。1938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泡利】(Wolfgang Pauli,1900~1958)物理学家,生于奥地利。他主要成就是在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和基本粒子理论方面。他创立的“泡利不相容原理”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有重大贡献。另外,他提出β衰变中的中微子学说,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鲍林】(Linus Pauling,1901~)美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901年2月28日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1922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31年任该院化学教授,现任里纳斯?鲍林科学和医学研究所的研究教授。他在化学键理论上卓有成就,他用量子理论探讨原子里电子的行为而发展了“价键法”。他创立的计算元素电负性方法是几种电负性计算法里重要的一种。他曾从量子理论原理提出氙可能生成氟化物,后来加拿大化学家巴特莱 (N.Bartlett)在1962年制得红色固体XePtF6。1931年鲍林和斯莱特(J.C.Slater)共同提出“杂化轨道”理论,他们利用电子具有波动性,而且波可以叠加的观点,提出碳原子在成键时s轨道和p轨道能够叠加混杂而形成杂化轨道,对价键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1950年他提出在分子内部肽键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氢键的原理,指出多肽可能形成螺旋体结构,这对蛋白质的结构研究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鲍林是把量子力学应用于研究化学结构的先驱者之一,他还是共振论的主要创立者。1954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还致力于把物理学和化学结构理论的知识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他在血清系统的性质以及抗体及抗原的蛋白质结构、普通麻醉剂的分子基础,异常酶和精神病关系以及确定镰形细胞贫血的致病原因等方面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鲍林科学和医学研究所的目标是在分子的水平上对病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直接进攻。他的工作成就卓著,发表的科学论文400篇以上,出版的著作有14种,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化学键的本质》。他还是一位国际上知名的社会活动家,曾获得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
【伍德瓦德】(Rober Burns Woodward,1917~1979)美国有机化学家。193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1938年起到哈佛大学执教。1952年他首先提出二茂铁的夹心式结构,这在当时是很难想象的。他参加测定过青霉素、马钱子碱、土霉素和金霉素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并合成了奎宁、胆甾醇、皮质酮、马钱子碱、利血平、叶绿素、四环素、维生素B12等,这些合成工作代表了当今有机合成的最高水平,特别是维生素B12的合成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在有机化学理论方面,1965年他和量子化学家霍夫曼合作发表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这是近年来化学理论方面的最大成就,对有机合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965年因在有机合成上的重大贡献,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毕生致力于有机化学的教学与研究,他工作作风严谨,是个不知疲倦的科学探索者。他在哈佛大学执教四十余年,共培养研究生和进修生500多人,其中许多已成为世界闻名的化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