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中学教师实用化学辞典8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1月16日 共有 2006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侯德榜】(1890~1974)工业化学家。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3年赴美留学,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化工,其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1921年应我国知名实业家范旭东的邀请,离美回国,负责塘沽永利碱厂的设计与投产,1932年又负责筹建永利宁厂(即南京硫酸铔厂),这两大化工企业的投产,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范旭东、侯德榜坚贞爱国,拒绝与日本侵略者合作,毅然放弃沽、宁两厂,率众西撤入川,筹建永利川厂。由于井盐成本昂贵、苏尔维法食盐转化率仅为70%,他全力探索制碱的新法,1940~1943年间,在他的统一指挥下,一批有志之士奋发努力,制碱新法终于取得成功,把制碱与合成氨工业联合起来,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此即“联合制碱法”,后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1943年12月在中国化学会十一届年会上公布侯氏制碱法后,很快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侯德榜作为世界制碱的权威,先后获得英国化学工业学会荣誉奖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章,荣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化学工程学会会员、美国机械学会会员和美国机械工程学会的终身荣誉会员等,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解放后他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化学会、化工学会理事长等职,为我国化学与化工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958~1965年他主持设计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工艺,并大力推广小合成氨的生产,建立了我国大、中、小相结合的化肥工业体系。他一生著作甚多,主要有两部:一是《纯碱制造》,该书第一次将氨碱法的全部理论与技术秘密公诸于世,轰动整个化学界,风行世界各国,是公认的制碱权威著作。二是《制碱工学》,全书共80余万字,这部专著内容丰富,全面总结了作者从事制碱工业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庄长恭】(1894~1962)有机化学家。福建泉州人。192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24年获博士学位。1931年赴德国戈丁根大学及慕尼黑大学研究有机化学。1948年任台湾大学校长,解放前夕离台返回大陆。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化部学部副主任。他毕生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事业。1933年他研究麦角甾醇的结构,1934~1938年他从事跟甾体有关的化合物的合成工作,对多环化合物化学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他在有机合成,特别是在甾体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天然产物结构的研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因此在国际有机化学界享有盛名。他治学态度严谨,十分热心高等化学的教育工作,对我国有机微量分析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杨石先】(1896~1985)化学家与教育家。浙江杭州人。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高等科,1931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南开大学任理学院院长。解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科委化学专业组组长、南开大学校长、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等。他根据所观察到的化学结构与生理活性之间的联系,筛选出适合我国生产工艺的含氯丙烯季胺盐类新植物激素“矮健素”,它能使小麦、棉花增产10~20%,并可增强抗旱和抗碱能力。他是有机磷化合物的专家,在农药方面先后制成了杀虫剂有久效磷、螟岭畏;除草剂有燕麦敌、胺草磷;杀菌剂叶枯净等。在元素有机化学理论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黄鸣龙】(1898~1979)有机化学家。江苏扬州市人。早年赴瑞士和德国留学,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他最初从事植物化学研究,1938年转到研究甾体化学。1940年在解决山道年一类物质的相对构型等立体化学研究方面,获得了新的发现。1946年他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期间,对“开西纳—武尔夫”(Kisher—Wolff)还原法作了卓有成效的改进,被国际上广泛应用,并称作“黄鸣龙还原法”。1952年回国后,开展甾体植物资源的调查和甾体激素的合成研究,他是我国甾体激素药物工业的奠基人,并培养了一批从事甾体化学的专门人才。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担任过国际《四面体》杂志的名誉编辑等。
    【曾昭伦】(1899~1967)化学家。湖南湘乡人。1915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因学习成绩优良提前毕业,1920年赴美公费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工,后又转攻化学,1926年获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1931~1936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兼系主任,在这期间,他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大力提倡化学科学研究——他是我国化学界最早提倡要搞科学研究的人,他亲自带领学生在很多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成绩卓著,代表了30年代我国化学研究的部分水平,有的还受到国际化学界的重视。他还在有机理论、分子结构及炸药化学、近代化学史等方面作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等校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化学系任教。解放后曾任高教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全国高分子委员会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关心我国化学名词的统一和命名工作,倡导在我国开展元素有机化学的科学研究,并组织撰写了《元素有机化学》丛书,该书是我国第一本元素有机化学方面的专著。
    【黄子卿】(1900~1982)物理化学家。广东梅县人。青年时期他抱着“中国不能没有科学”的心愿,三次赴美国攻读化学和从事科学研究。1934~1935年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精确测定了水的三相点(0.00981℃)——这一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数据,因而被选入美国的世界名人录。195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温标会议上再次肯定黄子卿测定的数据,并以此为标准确定绝对零度为273.15K。1949年回到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要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努力。”他曾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常委兼国家科委化学组委员、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他是我国物理化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他编著的《物理化学》等书,一直是国内物理化学教学的主要参考书。
    【傅鹰】(1902~1979)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家。福建福州人。1919年进燕京大学学习,1922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留学,1928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再度赴美,继续在密执安大学研究院工作。他虽身在异国,但向往真理,热爱祖国。1950年10月回到祖国。1954年他任北京大学化学系胶体化学教研室主任。1962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编委。早在40年代,他就以热力学为工具,研究溶液的吸附,对固—液界面和气—液界面的吸附层性质作了多方面的考察,设计了一种计算表面活度系数的方法。50年代以来,他继续指导学生研究吸附问题;开展了硅胶的制备、吸附和热稳定性、白土的吸附、润湿性、吸附色谱、金属膜上化学吸附和红外光谱等研究,他在表面化学领域中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指导研究生研究表面活性剂、气溶胶、铝皂及泥浆的流变等,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他的一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他特别强调学生要独立思考和动手实验,他提出“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他在教学中很重视讲授中外科学史,他说“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他的著作很多,50年代编写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大学无机化学》教材,较70年代从西方引进的无机化学教材毫不逊色。
    【吴学周】(1902~1983)物理化学家。江西萍乡人。1925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193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曾从事分子光谱、均相反应动力学以及电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多年。是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长期担任科学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
    【陈光旭】(1905~1987)有机化学家、教育家。河南浙川人。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担任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化学教育》杂志主编。他在有机合成和立体化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治学严谨,重视基础课的教学工作,为培育化学师资做出了贡献。
    【王序】(1912~1984)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家。江苏无锡人。1935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39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自1940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天然有机产物研究工作,从1960年开始,又进行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为了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抗癌药物,致力于研究核苷酸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理活性。曾任北京医学院教授、药学系主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
    

 

相关新闻

德国亚琛工大导师清单(1)
科学家研制光学燃料或可取代石油燃料
“人”是怎么不见的?——中学特级教师告诉你:中国教育到底给了你什么3
“人”是怎么不见的?——中学特级教师告诉你:中国教育到底给了你什么2
“人”是怎么不见的?——中学特级教师告诉你:中国教育到底给了你什么!
孔雀石绿
“80后”高职教师自述:我无法适应只有选择离开
考点:有机化学几个基本概念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考点 钠及其化合物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硒和碲
硫的含氧化合物
硫和硫化物
氧专题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卤化物
卤化氢和氢卤酸
卤素单质
碳族元素疑难点解析
硝酸专题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