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美日德韩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比较及其借鉴意义
作者:刘友平 申领版权
2010年12月16日 共有 2255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1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1)美国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美国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是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模式认为,市场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决定因素,政府只起次要作用。政府尽可能少地干预企业研究与开发,只负责体现国家意志,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前瞻性、公益性、基础性研究开发,重点是基础研究和国防研究开发。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主要依靠法律法规和财税优惠政策来调节,刺激社会资金投向R&D,体现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引导作用[1]。
    (2)日本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日本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为社团市场经济模式,又称为行政管理导向型市场经济。日本模式认为,政府应积极参与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管理,直接投资公用事业为私人投资创造条件,并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引导民间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政府通过科技政策大纲等形式,制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及重点领域的研究开发计划来指导科技发展方向。政府应该加强科技战略和科技规划,通过科技计划指导和调节民间企业的研发活动,而不能任由市场调节科技资源配置。
    (3)德国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德国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该模式认为,政府应不同程度地干预国家科技资源配置,但又不能干预过多,应保持科研自由和自治,给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自主权。德国政府干预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方法是法律和经济,其次是科技计划。可以说,德国模式介于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之间,既重视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也一定程度加强国家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干预和引导,使科技沿着国家既定的方向发展。
    (4)韩国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韩国采取集中协调型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就是国家也积极参与科技资源配置,在科技管理中起主导作用,政策采用自上而下贯彻的办法,使国家的科技政策落实,引导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指导科技资源配置,协调各部门的科技政策。
    2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科技资源配置的共同点
    深入分析几个典型市场经济国家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特点及其政策,可以看出各国在科技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一些共同点。
    (1)从整体来看  科技资源配置与国家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环境相适应。每个国家都根据所处不同发展阶段和国家技术竞争环境,确立本国的科技政策。美国强调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日本和韩国强调国家科技规划的重要性,而德国既强调市场的基础作用,也要求政府适当地参与科技资源配置。这些科技管理的政策和模式都与本国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国际竞争形势一致。
    (2)在科研经费投入和使用方面  政府重视科技工作,加大科研投入,挖掘政策的深度。美国为了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一直都重视科技投入,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配置强度均达到非常高的水平。1953年以来,美国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规模一直呈增长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科研投入急剧增加,1990年全社会R&D经费1 546亿美元[2],2000年达到了2 653亿美元[3];科研经费占GDP的2.7%左右[4]。日本的研究经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增长,1960年的R&D经费是1 844亿日元,1970年是11 953亿日元,1980年为46 838亿日元,1990年为120 896亿日元,2000年达到982亿美元,约137 480亿日元。总体上,统一后德国的科研投入强度基本稳定在2.4%左右。1976年以来,韩国科技经费显著增加,1980年韩国R&D经费总额为2 100亿韩元,1987年上升为18 800亿韩元,7年内增加9倍;1992年为63.36亿美元,2000年韩国R&D经费支出为191亿美元,约合219 650亿韩元,比1987年增长了10多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0%以上。从投入强度分析,1986年GERD/GNP达到了2.0%,1992年达到2.17%,2000年这一GERD/GDP达到2.68%[5]。但是,各国的科技投入政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保留原有政策精神的前提下不断挖掘科技政策新的突破,使科技资源在政策的引导下更加合理配置。
    同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建立一套机制对科研项目进行评审和监督,保证科研经费高效率使用。各国都十分重视科技情报工作,重视科技情报工作使得美、日、德、韩等典型市场经济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研产出效果显著,技术创新减少了盲目性和重复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一套合理的机制,提高了科研项目申请的竞争性。
    (3)在科研人才资源配置方面  重视科研人力资源投入,努力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1997年全美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超过110万人,最近几年还有增加的趋势;人均科研经费也在大幅度增加,1995年超过700美元,2000年则达到960美元,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79人[6]。据日本总务厅统计,在1971~1997年的27年间,日本民间企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从11.1万增加到38.4万,增加2倍以上,专职研究人员从50%增加到57%;日本1970年全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仅为17.2万,2000年为64.7万[7]。德国联邦政府把过去“人才输出”政策,改为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加强人才引进的政策,改善研究条件和研究待遇,提高对科研人才的吸引力。引进人才政策体现在:一是引进外国优秀的科学家和在校学生,激励更多的外国科学家到德国工作;二是为目前在国外工作的德国青年科学家创造回国条件。目前德国的科研开发人才总量居世界前列,2000年德国科研人员48.8万,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为26万,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为67名[8]。韩国对人才的战略有自己的特色,无论哪个时期的科技规划,均毫无例外地包含了非常明确的人才目标,到了20世纪90年代更是如此。韩国对科技发展作出贡献的研究人员进行奖励,奖励的种类有科学技术部颁发的“科学技术奖”和总统颁发的“总统奖”,以及“韩国科技大奖”和“蒋英实奖”。
    (4)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具有重大意义。美国把科技成果转化上升为科技战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并通过法规使之得以贯彻,政府针对中小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如允许与联邦政府共同出资进行研究,并取得专利权,鼓励将知识产权注册给工业界;要求国家实验室促进成果向企业转移;政府各部门留出专用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研究;允许工业界使用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手段和所拥有的技术等。日本和德国的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较高,它们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培养人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日本大力推行中小企业设备现代化和企业集约化政策,通过低息设备资金贷款,向中小企业租赁先进设备计划的实施,努力改变广大中小企业技术设备落后的面貌。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培养技术人才,促进先进技术向中小企业转移,设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国立实验室,向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情报等许多措施来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德国的中小企业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具体措施包括:积极资助向小企业转让知识;加强筹措创建基金和风险基金;强化中小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等。韩国最近也日益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不断为中小技术创新提供条件。20世纪90年代,韩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增强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实力,鼓励它们在一定时期享有政府研究机构的知识产权成果,以增强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3  市场经济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的借鉴意义
    (1)加强科技宏观调控是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要求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主要作用。科技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随着自身经营有效地融入市场,利益驱动要求它们必须实现独立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政府研究院、大学研究所不能“一刀切”。对于承担基础研究的单位可以实行国家拨款,但必须加强项目的申报评估和经费的使用监督,对于承担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必须贴近市场,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下工夫,按市场的要求运作和研究,这是经济欠发达国家追赶经济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日本和韩国在20世纪50~80年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按市场需求,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加强研究和开发,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
    在国家拨款和财政补贴的研究项目中,德国和韩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基本做法是成立一个由科学家、社会名流、学者组成的评估机构(比如德国科技协会、韩国科技评价局),对利用政府预算资金或各种基金的研究开发计划进行评价,而且对研究单位的资质、能力、业绩也5年进行一次评估。评估机构设置一套先进的评价指标,评估内容视政府要求而定。同时,项目实行负责人制度,到期对负责人进行考核;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技评估体系,有助于科研单位加强竞争、提高研究能力和效率,保证政府资金对科技创新的贡献。
    由于科技资源投入产出具有公共性、外部性和溢出效应,科技资源完全由市场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宏观指导和协调作用。日本和韩国都十分重视国家在科技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制定了有效的科技发展战略以及科技规划,如G-7计划和“X号答申报告”,就分别是韩国的大型国家研究项目和日本科技发展规划,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调节科技资源配置,引导国家重点科技发展方向是科技资源配置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2)重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的重要途径  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高科技领域,中小企业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一支特别能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突击队”,它们灵活性大,接受新技术能力强,但研究开发能力较弱。因此,必须重视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帮助它们提高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并加快其科技成果转化。
    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政策措施很多,如美国留出专用资金给中小企业进行研究开发,设立技术“孵化器”,允许中小企业使用国家实验室开展研究等措施,有利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日本则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指导,通过金融公库低利贷款,帮助中小企业培训人才,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国立实验室;德国通过政府筹建风险基金,向中小企业转让知识,建立孵化器,促进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合研究等办法,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些政策都值得我们国家思考和借鉴。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经济增长、引导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各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实施有关政策。美国通过法案的形式强制国家实验室和高等院校将其科研成果市场化,同时设立技术制造中心和政府间科学、技术、工程委员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德国成立科技创新基金会,帮助中小企业引进人才(补贴的形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韩国和日本都通过建立中小企业自己的研究所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研究与开发相结合、开发与生产相结合,鼓励中小企业拥有政府机构的科研成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制定合理的科技法规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是提高科技资源配置强度的有效措施  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和强度,是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特征。在政府投入持续增加的同时,企业的科研投入大幅度上升,使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国家通过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其中制定科技法规和税收优惠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通常使用的管理办法。比如美国1980年的《技术创新法》和1986年提出的《技术转让法》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法》等,都为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条件;德国的《基因技术法》和《科研保证法》,使科技创新迈入法制化轨道,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保证。
    在税费优惠方面,市场经济国家更是出台了许多措施,包括增加科研经费的免税政策、税额抵扣政策和快速折旧政策,以及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等都是促进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这些税费优惠政策的实施,在不同程度上加速了科技创新步伐,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制定合理的税费优惠措施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措施。
    (4)制定吸引科技人才的政策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是加快科技创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基本保证  市场经济国家在发展科技的道路上,始终把培养和吸引人才作为重要战略实施。美国通过高薪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来吸引人才,并颁发鼓励科研人员的许多大奖;德国通过国家补助的形式帮助企业引进人才,提高研究人员的待遇尊重科研人员;日本修改法令,力争给每一个研究人员配一个助手,同时对职务发明建立专利个人归属制度等不同形式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创新。经验和教训表明,科技人才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源动力,根据科技人才的心理学特征(需求层次高,成就感强),切实制定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评价机制,扎扎实实地为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人才管理的必然选择。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是目前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胡锦涛在国家科学技术大学上强调,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提供广阔的舞台。在全社会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充分营造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创新、支持科研人员实现创新的社会氛围,这是加快科技创新、实现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保证。
    (5)加快科技中介建设,引进科技成果评价和监督机制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关键环节  科技情报是连接科研人员和科技成果的基础纽带,加快科技创新的首要前提是科技情报准确、充分。市场经济国家都十分重视科技情报信息建设,提高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减少盲目的科技创新和重复研究。德国20世纪70年代就把科技情报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国家拿出专项资金进行科技建设;日本在1979年的答申报告中提出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进行大型数据库建设并向地方展开;美国则花巨资进行科技信息系统建设,制定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
    科技情报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研究与开发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起着桥梁作用。为此各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科技中介组织的作用,科技中介组织收集科技信息以企业的组织方式为科技人员和科技企业服务,加快科技信息的传递,加速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是强化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科技中介的重要作用,促进科技中介的规范运作,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为科技人员激励提供了现实条件。
    市场经济国家在科技管理政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值得借鉴的经验,就是制定科学的科技评估和监督机制。这里强调评估机制必须是科学有效的,而不是形式的、表面的。我们应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借鉴德国和韩国的管理模式,对监督机制的目标定位、组织体系、运作工程和相关法规进行认真思考,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评价和科研开发监督机制。这里涉及科技成果的科学评价和鉴定以及科研成果研究与开发过程的评估与监督两个方面。只有认真做好科技成果的评价和科研评估与监督,才能使科技资源配置充分有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基本上分为三类:一是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除国家预算外的科技项目由市场调节科技资源配置,政府不去或很少去干预和调节;二是日本的社团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国家宏观科技管理的重要性,政府通过科技规划和有效的科技政策共同调节科技资源配置;三是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市场是科技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但政府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介入科技资源配置,引导科技资源沿政府规划的方向合理配置。
    科技正日益改变各国人民的生活,也同样影响国家之间的竞争力,如何加强科技资源配置研究是一个国家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美、日、德、韩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科技发展和资源配置模式值得深入研究比较,并可从中汲取有益于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要素,借鉴其成功的科技政策为我们所用。
    
    

 

相关新闻

testtest
上善制度的炼成
新时代呼唤管理理论创新——大卫�梯斯与动态能力理论
创业的不变逻辑
创新管理需要回答的5个问题
十一、弥离
十、转院
九、生机
八、传染
七、求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中美会重蹈日美贸易战覆辙吗?
日本的泡沫教训是否适合中国?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的融资途径
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分析
应收账款是把双刃剑
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
应收账款管理方法
应收账款如何做账务处理?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