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CPI有所回落不代表应结束货币从紧政策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1年10月17日 共有 2010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日期:2011年10月17日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9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1%,食品价格仍高涨13.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涨6.5%。尽管连续两个月CPI环比出现下滑,但仍处于高位水平。
    央行同时公布的9月份数据显示,全国广义货币(M2)余额78.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5和6.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6.7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2.3和12.3个百分点。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胀与回收流动性方面开始发挥作用,但仅仅只是可以松一口气,绝不是紧缩要结束的钟声。事实上,中国必须继续坚持目前的紧缩政策不动摇,防止通胀与资产价格反弹而决不可半途而废。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国内出现了温州危机、股市大跌以及各种宏观数据回落的现象,而国际上或是担忧、或者故意,出现唱空与做空中国的组合型动作。这在心理层面引起了一些恐慌,有关呼吁放松调控的意见多了起来,比如“救温州”、“救股市”等等,这些代表了一定利益的言论以夸大风险的形式打击市场信心,以期达到被救的目的。
    这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现象,市场本能是反对政府干涉,比如在繁荣时期;不过一旦出现问题,又会要求政府救助,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但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本身,也存在一些原则性问题,即不管是刺激还是紧缩,调控政策的目的就是维持增长稳定,这会陷入一种困局:调控稍有效果(比如紧缩政策打击了一些领域)可能就会放弃,处于一种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循环之中,直到政策走钢丝的空间也丧失,将结构性问题累积到无法支撑的地步。
    因为政府的调控政策往往并不是以经济健康为唯一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调控政策。比如一旦某些领域遭受紧缩政策打击后出现倒闭风险,政府的逻辑是,企业如果倒闭造成失业将是一个严重问题,因此,政府会尽可能救助那些“大而不倒”的各种性质的企业。政府的这种政治稳定大于经济健康的原则,意味着大企业可以绑架政府和银行,这就会让企业放松风险控制,甚至鼓励盲目投资。
    目前中国经济在紧缩后出现的一些问题,是紧缩本身要达到的效果,也说明调控政策起到了作用。既然调控的结果会挤破一些经济毒瘤,那为什么还要去救助呢?仅仅是因为害怕失业或者担忧破坏信心?如果有这些担忧,留住这些毒瘤尽管会得到暂时的稳定,但会积累更多的问题,中国目前宏观调控的两难困局就是这么多年水和面都加得太多的缘故,而转型多年以来迟迟无法推进。
    很明显的是,紧缩政策导致了两大领域的悬念,即房地产与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尽管出现了明显的交易缩量,但并没有出现价格下滑,政策在控制涨幅方面是有效的,但政策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仍不得而知。至少在目前巨大的存量开始消化之前,不应该放松对房地产投资的调控。而地方融资平台更令人担忧,由于信贷规模的限制,大量平台企业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与三角债问题。这些地方政府投资与大规模的高铁建设一样,都是资本错配最明显的领域,是四万亿刺激方案的结果。如果不输血会出现大面积的坏账,但若继续输血,资金将继续浪费到这些几乎难有回报的领域。
    我们不认为应该对地方融资平台定向宽松。中国经济需要去泡沫化,目前仅仅让泡沫停止膨胀而已,这是政府必须认清的事实,继续以信贷救助或刺激经济必然会导致货币的泡沫化以及未来大规模的坏账引起金融危机。让增速慢下来,让泡沫小下来,让转型的空间打开,必然会承受一定的成本,这需要政府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是继续以就业来绑架经济的健康。
    

 

相关新闻

房地产调控喊口号根本没用
通胀下行趋势能否影响政策变化待观察
9月货币增速跌至历史低位
货币制度重于货币政策
专家解读政治局定调明年货币政策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是怎么玩的?
工行大宗商品融资
去杠杆下的中国
银行去中介 经济去实业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
市场的逻辑与政制的张力
提速利率市场化改革
祛魅影子银行
求解影子银行乱象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