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人群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到产品开发。东方人信奉的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老百姓特别迷信所谓的“专家”。因而形形色色的“专家”都在电视或各种媒体上重复说着一句同样的话——“我认为……,如何,如何……”,这只能代表这些专家的个人意见,而且不一定正确。专家只是某个专业里的专家(而具体的产品是由众多的专业技术共同构成),是消费者中一个为数很少的群体,如果专家本身就是一个“妻管严”,可能自己在家中购买消费类商品都说了不算。
按照美国人的想法,专家不是消费者,芸芸众生,普罗大众的想法和需要往往和专家意见是相左的。因为专家看问题的立足点和视觉带有很厚重的本专业色彩,所以往往看得不透彻。就像在商场里的空调工程师买空调,电视工程师买电视一样,挑来挑去,处处都是毛病,不敢买。但如果反过来,让角色错位,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比如让空调工程师去买电视,让电视工程师去买空调,则基本都能满意。因为他们日常的专业训练已经使他们形成了职业习惯,很会在自己熟悉的产品上找到毛病。
由于专家难以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所以国际跨国公司做市场研究时很少会找所谓的专家。而是在已有消费者群体(即已经购买过此类产品或消费的人群,主要是听取他们对产品的评价和抱怨)和潜在消费者群体(即准备购买此类产品或消费的人群,主要是听取他们对产品的需求)中取一个合理的人群数量来咨询(尤其是要听取家庭主妇的意见,因为在家中购买商品通常是她们说了算)。
某国际著名汽车品牌企业为中国市场开发家庭轿车的事例就很有趣,因为他们是在中国的汽车专家不知情的情况下,完全按照国际(新产品开发程序)惯例在中国进行市场研究,并聘请中国的工业设计师进行产品开发。最后才请中国的一些汽车专家们对设计结果作评价,这些汽车专家们根本就不看设计成果到底如何,而是一致认为这些搞工业设计的人根本就不懂汽车,如何能设计汽车。而“鬼姥”回答得更干脆,你们不是设计了几十年汽车吗,结果如何?其实中国人早就知道“汝欲学为诗。功夫在诗外”,学书法要看“公孙大娘舞剑”的道理,只是到了真正要用的时候,往往就不记得了。
这并非“鬼姥”看不起中国的汽车专家,实际上他们在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在他们本国,也是这么做的。关键是我们的技术专家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作,不了解产品开发(Product Develop)与产品设计(Product Design)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设计只是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子项任务,只有在完成了市场评估和商业环境评估之后,了解了所在市场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确认没有太大的投资风险,产品开发才敢于真正进入技术开发阶段,技术部门只是新产品开发队伍众多的职能部门之一,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有技术部门牵头来搞新产品开发。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开发确实等同于产品设计,区别不大。因此在一些企业中,研究所、设计处(科)、总工办等部门就成了产品开发的牵头和职能部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前苏联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国营企业留下的痕迹——三总师(总工程师、总工艺师、总经济师)负责制——至今还存在于一些企业中;另一个就是一些企业的产品开发还不能称其为产品开发,还处于仿制(Copy)和引进阶段,认为别人好卖的产品我也必然好卖,只要能从银行贷到款,能从股市套到资金,就期望拼命扩大产量来取得胜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开发。
另外,技术专家总是希望自己开发的产品天衣无缝,尽善尽美,对成本控制与开发进度控制不力。但我们现在的生活的时空是日新月异的,今天的尽善尽美并非等于明天的尽善尽美,新产品有一定的时效期,赶不上市场需求,再完美的产品也是无价值的。再说技术上先进的产品也并非就是市场需求的产品,铱星公司的失败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某个产品或技术已经先入为主的固化在脑海中,比如汽车“应该”使个什么模样已经成竹在胸,自然就没有创新的激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大多数理工科出身干部的固疾,因此在一些跨国公司中项目领导(Project leader)并非技术干部,而是由受过MBA教育的财务或市场营销人员担任。
空调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就有很多非专业人员开发新产品的有趣事例,例如,日本富士通公司一个派往中东地区的销售人员就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提出设想,并开发出一种极具市场竞争能力的“沙漠空调”。
1990年,深圳石化集团的李炳南先生领着一群根本不懂空调(充其量也就是刚刚用过几天空调)的人开发出了当时震惊全国的“蓝波—希岛”高效节能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