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系列文章的作者是本博客管理员(不是张五常教授)!
第六讲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翻到书上第 20 页,这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关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
经济学分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这是从物理学搬过来的分法。实际上,经济学从物理学搬了很多东西过来,接下来大家就会陆续地学到,这微观与宏观的区分就是你们遇到的第一个。
物理学的发展先有宏观,后有微观。大家在中学学到的牛顿力学等就属于宏观物理学,是以米( metre )为尺度单位的。后来的微观物理学则深入到物质的分子、原子层次,之所以要跟宏观物理学相区别,是因为在这个尺度上物质的运动所服从的规律与宏观物体有本质的区别。
与物理学先有宏观、后有微观不同,经济学是先有微观,后有宏观的。那么经济学为什么也会分微观与宏观呢?这就要追溯一下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我也趁此机会,在这一讲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经济思想史。
在第一讲的时候我已经说过,亚当·斯密在 1776 年出版的《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一门学科。从那时发展到今天,经济学经历了两个阶段:古典( classical )经济学时期和新古典( neo-classical )经济学时期。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处于新古典时期。古典时期的著名的经济学家除了开山鼻祖斯密之外,还有李嘉图、穆勒等,包括马克思也属于这一时期。马歇尔于 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则标志着经济学从古典时期进入新古典时期,他也凭此成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在经济学上的地位仅次于斯密。《经济学原理》被视为历史上第一部经济学教科书。今天你们看到的经济学教材,其架构就是来自于《经济学原理》,所以你们看古典时期的经济学经典(如斯密的《国富论》、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等),会觉得跟现在的教材出入很大,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就跟现在的教材颇为相似了。
古典经济学时期并没有微观、宏观的术语,但其实已经有微观、宏观的概念,但那时的概念与现在新古典时期的大不一样。古典经济学把经济学的研究分为两大领域: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前者算是微观,后者算是宏观。
古典经济学集中于分析市场机制(价格准则)如何引导资源使用以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后得到的收入又如何再分配给参与生产的各项资源。古典经济学家推崇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认为政府只需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就足够了。大家知道守夜人是什么吗?守夜人的职责主要有二:其一是打更报时,其二是巡逻防火、防盗。也就是说,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政府的作用非常有限,也不应该干预市场,市场的自发运作就能把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安排得恰到好处。
进入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家这个关于市场能自发地把经济活动协调得很好的观点也没有改变,只是引入了数学——主要是几何——来表述、推导经济理论。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对市场之能深信不疑。
然而, 1929-1933 年由美国的股票崩盘引发、及后席卷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萧条动摇了人们对经济学家的信任,进而动摇了经济学家对市场的信任,也就动摇了对当时的经济学的信任。
以后大家学到供求理论就会知道,经济学认为,市场能通过价格的变动来地自发调节需求与供给,使二者总能相等。然而,经济大萧条时期出现的生产过剩(即产品的供给大于需求)、物价持续下跌(通缩)、失业率高企(即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明显地无法用当时在经济学里的处于正统地位的理论来解释。尤其是当时被奉为金科玉律的“萨伊定理”(它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看来,供求会失衡——还要是长期地失衡——根本是无法想象之事。
在大萧条时期流传着这样一个其实让人听了只会感到心酸的笑话:一个儿子问父亲:“为什么冬天到了,冷得那么厉害,我们家还不买煤烧火取暖?”父亲回答:“因为我失业了,没钱买煤。”儿子又问:“为什么你会失业?”父亲回答:“因为我供职的煤炭公司的煤卖不出去亏损严重,只好破产关门,于是我们这些员工都失业了。”
你们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里都学到过,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在这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推行“新政”,以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力挽狂澜,拯救了美国经济,终结了大萧条,也终结了政府把国民经济自由放任给市场自发调节的历史,开启了从小政府转变为大政府的时代。
据我所知,现在中学的政治课已经有教凯恩斯的理论,因此你们大概已经在那里学过,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这个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对当时处于正统地位的、主张自由放任市场的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一套以分析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为对象、以政府干预市场为政策建议的主张。
可惜,这些在历史教科书、政治课本上描写得绘声绘色、激动人心的所谓“历史事实”基本上都是错的,有着严重的误读与错解!——顺便说一句,我在第一讲的时候给大家打预防针,说你们在中学的学习都以教科书上写的东西为金科玉律,经济学教科书却是充满了错误的。但其实中学的教科书也不尽然都是对的。有两门课的教科书也是充满了错误、甚至是谎言的,那就是历史科与政治科!
后来货币学派的开创者米尔顿·弗里德曼与另一位作者(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合著了著名的《美国货币史 (1867 —— 1960) 》,以大量的事实、高超的统计技巧、雄厚的货币理论功底,发掘真相,对那一段历史重新作出逻辑严丝密缝的理论阐析,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大萧条成因的认识。
关于这本煌煌巨著的内容,我要到下学期你们具体地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在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地揭示给你们知道。但这一讲的最后我会作一个简单、但不失关键要点的解释,可是现在我要继续按时间顺序把发生过的历史告诉大家,让你们先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罗斯福的新政推行是早于凯恩斯的《通论》一书的出版的。也就是说,罗斯福并不是看了凯恩斯的理论之后采取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措施,反而是凯恩斯看着罗斯福的新政实施而写成他的《通论》。
你们应该并不知道的是,使美国从大萧条中摆脱出来的绝非罗斯福的新政,而是战争!失业率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大萧条刚一爆发的时候,美国的失业率最高的时候据说高达 25 %,也就是四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失业!其后,一方面是市场在自发地调节,另一方面新政用公共工程大兴土木,也吸纳了一部分失业人口,使失业率下降到 10 %左右,但这仍然是一个高得绝非正常的失业率。你们想想看,那可是十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失业啊!一直到美国参战之后,一方面是大量劳动人口进入军队到美国以外去打仗而使得劳动力的供给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则是战争物资的生产大量增加拉动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这高企的失业率才降了下来,美国才真正地走出大萧条的阴影。美国股票市场的崩盘是 1929 年,美国参战是珍珠港事件之后的 1941 年,罗斯福新政却是从他当上总统的 1933 年就已经开始实施,这中间将近 10 年之久,要是新政真的有用,如此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早就应该给解决了!
你们应该知道、却没有意识到的是,当时除了罗斯福以新政试图带领美国人走出大萧条之外,希特勒也带着德国人走上了另一条自救之路——他直截了当地采用战争手段,比美国更快地从更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摆脱出来,一时之间甚至使得德国称霸欧洲大陆,所向披靡。然而其结果是什么,不用我来告诉大家了。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饮鸠止渴”。如果仅仅从能否解渴(摆脱大萧条)来作“有用”与否的判断,毒药(希特勒的军国主义)也完全可以止渴,只不过最终的结果是把你毒死而已。然而,凯恩斯开出的药方也只是一剂慢性毒药,而且正因为它的毒性不会马上显现出来,刚一开始大家看到的只是它貌似灵验的一面(正如希特勒刚一上台时,大家只看到将德国人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超级通货膨胀的重症被他在一夜之间治愈一样),让大家都以为它真的就是治疗市场出错导致经济生病的特效药,于是二战之后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使用凯恩斯的理论。
以凯恩斯的雄心壮志,他本来的目的甚至是要以他自己的那套理论完全地取代自亚当·斯密以来所发展下来的传统经济学。然而,后来出现了一批经济学家做了折衷调和,说传统的经济学也没错,只是适用的范围与凯恩斯的理论不同。前者关注市场上的微观主体——个人与企业——如何在价格的引导下进行消费、生产与交换的活动;后者则关注政府如何从国家整体的高度上,像一个医生护理病人那样,严密监控着国民经济的状况,一旦发现有问题就开出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药方,治病救人,调节着经济,确保它在健康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前进。(课本的 19 到 20 页有相关的内容。)这批经济学家于是把传统经济学与凯恩斯的理论割裂开来,认为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领域,正如物理学一样!
就是这样,传统经济学被命名为“微观经济学”,凯恩斯的理论被命名为“宏观经济学”——顺便说一句,最早把微观、宏观的概念从物理学搬进经济学里的,其实是凯恩斯的父亲。这些折衷调和了传统经济学与凯恩斯理论的经济学家,称为“新古典综合派”,因为他们所奉行的经济学理论,既有新古典主义的市场机制(价格准则),又有凯恩斯所主张的政府调节(干预)市场。然而,凯恩斯自己其实并不认同新古典综合派,甚至凯恩斯与凯恩斯学派都不是同一回事——凯恩斯学派是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加入新古典主义的因素,像 IS-LM 分析就是这个学派的产物,并不是凯恩斯的发明。
然而,进入 70 年代,各国政府长期服用凯恩斯所开出的药方的后遗症终于爆发出来。若以 1945 年二战结束为起点,到 70 年代时不过 30 年时间,从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这实在不算是一场很慢性的中毒。应该是 70 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加速了后遗症的爆发,一个新词“滞胀”不胫而走,而这是凯恩斯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因为在凯恩斯的理论中,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是互相替代,不可能同时出现的。
经济学界开始出现了质疑凯恩斯的声音——实际上它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是此前一直没能进入公众的视野而已。以弗里德曼为领军人物的货币学派一马当先,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接踵而来。而此前“新古典综合派”把微观与宏观割裂开来、当成是适用范围截然不同互不相干的两个领域的做法也备受抨击,一场“为宏观补加微观基础”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经济学家在微观的、也就是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重新架构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应该说,直到今天,这项庞大的工程还远远没到可以宣布结束的时候。
另外,在一些大学——如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等——之中,微观、宏观的称谓被认为有误导性,习惯于分别用“价格理论”、“货币理论”的术语取代。例如你们翻到这本教材的封面,看看它的题目是什么?对了,是“价格理论及其应用”,这书用的就不是“微观经济学”的术语。
前面提到过,“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家把关注市场上的微观主体(个人与企业)在价格引导下进行的消费、生产、交换活动的传统经济学归为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微观经济学里没有政府的存在,或者说即使有政府,也只是根据它的活动来把它的角色分解为相当于个人一样的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各种物品),或是相当于企业一样的生产者(向市场提供公共服务),不会把它单列出来。但在宏观经济学里,政府的地位十分特殊而超然,它是作为经济(主要是指市场)的管理者、调控者的角色出现,完全不同于个人与企业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