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经济学讲义-第六讲: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2)
作者:博客管理员 申领版权
2015年06月12日 共有 813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把微观、宏观改用“价格理论”、“货币理论”来称呼的经济学家,则是关心另外一个他们认为是更为本质的区别:有没有货币的存在!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价格准则)如何发挥作用,引导不同的经济主体进行不同的选择。这价格是指物物交换的相对价格,也就是没有货币的存在。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虽然有货币存在,但货币的价值是稳定不变的,也就是物价水平是稳定的(即没有通胀或通缩),因此物品的货币价格与其真实价格(以另一物表达的相对价格)是一样的,没有分离。于是货币对经济活动没有影响,也就是古典主义所主张的“货币中性”。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重心是货币。在宏观的领域里不但存在着货币,而且货币的价值完全有可能是波动的,也就是物价水平不稳定,表现为发生通胀或通缩。这时物品的货币价格与真实价格不一样,有分离,从而影响(其实是误导)了经济主体的选择行为。而由于现代各国的货币都是由政府垄断了发行权——绝大部分是本国政府,少数是他国政府,其中欧元最为特殊,是欧洲中央银行这个超政府机构发行的——,于是货币价值不稳定的根源直接就来自于政府。于是,政府的地位与作用同样是非常特殊而超然,但它要做的并不是什么干预市场、调控经济,而是要控制好货币供应量,从而稳定货币价值、稳定物价水平,为市场的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提供稳定的平台。说到这里,大家大概听出点端倪来了吧?如此主张以“价格理论”与“货币理论”取代微观、宏观的称谓的,是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
        
        前面我算是相当粗略地把经济学如何从古典主义时期发展到新古典主义时期,又怎么“分裂”成微观、宏观两大领域的历史介绍了一遍。接下来就是要同样粗略地解释一下大萧条的成因,从而让你们明白,为什么凯恩斯理论根本没有对症下药,而其实只是一剂治标不治本的慢性毒药。
        
        大萧条的肇始是    1929    年的美国股票市场的崩盘,这是人所共知之事。但并非人所共知的是,其实比那一场崩盘更严重的股灾不论是在此之前、还是在此之后都发生过,却没有引起那么严重的后果。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在此之前参与炒股的人不多,所以虽然以指数下跌的百分率来看以前也有比这更严重的股灾,影响却没那次那样厉害。但在那之后参与炒股的人只会是有增无减,为何比之更严重的股灾却没有带来比大萧条更严重的后果呢?又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在那之后各国政府有了凯恩斯的药方,以政府干预的方式阻止了股灾向其它经济领域的蔓延。那我要指出的是,香港在殖民地时期,港英政府一直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直到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大玩政治把戏而被终结),可以说是斯密传下来的“政府的职责只是一个守夜人”的古典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得以贯彻执行的最后一片净土。这段时期香港发生过好几次股灾,厉害程度并不在    1929    年的美国之下,而港英政府从来没有给市场“服用”过什么凯恩斯的药方,照样一次又一次安然无恙地渡过,而且股灾的影响也从来不曾扩散到其它经济领域,演变成经济危机。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就牵涉到大萧条的真相!真相就是:美国当年的股票市场的崩盘的原因与大部分股灾的成因完全不同,那导致股票市场崩盘的真正原因也是这场股灾后来演变成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说,这场股灾是后面那场经济危机的序曲,而不是经济危机的原因。光是股灾本身,是不会必然地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然而,经济危机本身也并不必然会演变成大萧条,是其后美国当局的一连串的处理失当,把一场本来可能只是此前已经发生过很多次的普通的经济危机恶化成一场严重的经济大灾难,也就是大萧条。
        
        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里详尽地追溯了    1929    年的股票市场崩盘前后的货币供应量的数据,雄辩地指出,在此之前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向经济体注入了大量的货币。下学期你们学到货币理论的时候就会明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增长,就会带来通货膨胀。但当时的人们——包括经济学家在内——对货币理论的认识还处于很低的水平,他们不懂这个道理。
        
        普通人能看到的,只是物品用货币来标示的价格(名义价格)在上涨。于是,生产者以为是他们的产品很受市场欢迎,是因为供不应求而导致价格上涨。在此刺激之下,他们大量增加商品的生产,并为了满足这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雇佣更多的工人,也就是劳动力的需求随之增加。在劳动力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工资的上涨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这样,工人觉得自己的工资收入增加了,生产者也因为产品价格上涨而利润增加,总之是所有人的收入都在增加。于是他们消费更多,短期里真的使多生产出来的商品也显得供不应求,拉动物价水平继续上涨……人们也把更多的钱投向股票市场,一来是因为手头上钱多了自然就会增加储蓄(所谓的“投资”于股票市场,在经济学里严格来说是一种储蓄),二来则是企业的利润增加使得人们对于这些企业的股价上涨充满了信心。只要有足够多的人有这种信心,买进股票的人多于卖出的,就能推动着股价真的持续上涨……
        
        然而,一切皆有尽头。实际上是太多的货币流入经济体而使大家在短期里产生了“货币幻觉”,不知道物价的普遍上涨其实是通胀,而不是实体经济在增长。但幻觉就是幻觉,它不是现实,它总有被打破的一天,这个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美誉为“怒吼的    20    年代”,在后来的经济学家眼中看来,其实只是通货膨胀刺激起来的繁荣假象。总有一天,生产者会发现所有东西都贵了——而不仅仅是他出售的产品!成本也在上涨,挤压生产者的利润,他们于是不再扩大生产规模,而是改为突然收缩。消费者也会发现所有东西的价格都高了——而不仅仅是他的收入!于是他们削减开支。突然之间,风向就变了,而股票市场就是对经济风向变化最敏感的地方,那里的股价也在突然之间掉头向下,急剧暴跌。此前由于股价的疯涨而吸引了大量本来不能承受高风险的资金(如银行存款)入市,股价的突然暴跌使这些资金旦夕之间化为乌有。一批银行因此倒闭,引发了人们对银行的信心危机,挤兑风潮使本来没有问题的银行也被卷入风暴之中不能幸免。这是金融领域的问题,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回到实体经济的领域,之前受通胀所引起的涨价假象所刺激而生产下来的大量商品积压,出现了所谓的生产过剩。然而,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所谓的生产过剩根本不是市场的错!而是中央银行之前发了太多的货币,导致通货膨胀,误导了生产者,以为产品的价格上涨是市场需求在增加,但其实根本就不是!这市场上增加了的只是货币,于是用货币来标示的物品价格变高了,但物品的真实价格——以其它物品来标示的相对价格——根本没变!可是生产者怎么知道呢?这个社会里的物品都使用货币来标价,他又不晓得中央银行印了那么多钞票出来,他能直接观察到的只是物品的货币价格(名义价格),他就对那个价格信号作出扩大生产的反应。可是那价格信号却原来已经被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所导致的通胀所扭曲了,于是生产者的反应是错的,增加的供应并没有相应的需求增加所吸收,所谓的生产过剩就发生了。
        
        大家听明白了吗?传统经济学——就是现在所谓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市场会以价格的上升下降来向经济中的各个主体传递供求状况的信息——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各个经济主体在自私的支配下相应地做出反应——价格上涨时生产者增加供给,消费者减少需求;价格下跌时生产者减少供给,消费者增加需求——,这些反应都是往推动供求平衡的方向起作用的,因此在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里,是无法想象会有生产过剩的现象出现的。然而,问题就出在,现实世界中有货币,而中央银行可能是出于无知、但也可能是出于故意胡作非为——当时的美联储应该是出于前一种原因,但人为制造出来的通货膨胀几乎绝大部分是出于后一种原因——,使用了错误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的价值不稳,从而使得物品的货币价格偏离了它的真实价格,于是货币价格所传递的信息就不仅仅是供求状况,其实还夹杂了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噪音”在内,误导了生产者(其实也有消费者),使他们的反应不是往推动供求平衡的方向起作用,反而可能是把其实已经处于平衡状态的供求状况破坏了。
        
        但是,这是市场的错吗?还是政府(中央银行)的错?是谁把价格信号扭曲了?是谁让价格所传递的信息夹杂了噪音?是谁误导了生产者?
        
        然而,更可怕的故事还在后头。股票崩盘本来是经济失衡所导致的,但它的发生本身引发了银行危机,银行危机所导致的货币供应量急速收缩反过来又会使得经济危机更加恶化——你们在下学期的宏观经济学的课程里学到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理论时才会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根据后来的经济学家才明白的货币理论,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中央银行本应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可是后知后觉的美联储却到这个时候才惊觉之前向经济体注入了太多的货币供应量是个错误,于是突然之间将货币政策改为减少货币供应量,恰恰与此时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完全背道而驰!世事就是如此的充满了戏剧性——不,应该说是悲剧性!为了纠正一个以前犯下的错误,人却在错误的时机犯下了一个更大的错误。
        
        于是,美国经济雪上加霜,从一个以往也并非没有发生过的、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发展成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暴跌(严重通缩)的大萧条!生产者能获取的价格,甚至不能弥补他们把产品从生产地运到市场上去的费用,于是他们索性把产品就地毁灭,这样损失还更少一些!这就是你们从历史教科书里读到过的,当时曾出现过把牛奶倒进河里、把小鸡淹死在水里也不拿去卖掉的“荒唐的一幕”。
        
        弗里德曼的《美国货币史》对大萧条成因的解释到此为止。但是,这个可怕的故事其实还有更多的悲剧性发展,我必须把它们全部讲完!因为,上述的解释只是解释了生产过剩、严重通缩的现象,但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有长期——是长达    10    年之久!——的高失业率。美国当时应对经济危机,犯错的可远远不止美联储这中央银行,而是犯了一系列的重大错误。是如此之多的大错“机缘巧合”地共同作用,才能造就出如此一场空前——不晓得会不会绝后——的大萧条!
        
        第一个大错,是当时的美国国会刚好通过了立法,开征企业所得税。一直以来,传统经济学家无不极力反对企业所得税,因为有双重征税之嫌——征了企业所得税之后的利润分配给企业所有者,作为他们的个人收入又要再征一次个人所得税。但我在这里不打算争辩这企业所得税的对错,而只是要指出,这反正就等同于是加税!哪怕是凯恩斯的理论,都会认为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应该用减税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这时却不减反加!那不更进一步地加速企业结业倒闭、从而导致失业增加,那就怪了!
        
        第二个大错,又是当时的美国国会犯傻,竟然为了应付大萧条而推出臭名昭著的关税法案,大幅度提高进口品的关税。关于这一昏招,以后你们要上一门叫《国际贸易》的课程,也是我来给大家讲授的,在那课上就会详细地进行介绍与解释。这里我只简单地说一句:当时美国跟今天的美国不同,是有贸易顺差的!在这种“有利”条件下居然还搞贸易保护主义,除了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来形容之外,我没办法再想到别的词汇了。而且,当时的美国国会是在不顾其它国家表达了强烈反对的意见的情况之下强行通过有关法案的,当然引起了其它国家的强烈反弹,也纷纷提高美国出口到他们国家去的商品的关税来作为报复。于是,关税战爆发,国际贸易额在一年之内大幅暴跌至只剩原来的三分之一!备受重创的出口,自然没有为美国带来那关税法案本来预期中的帮助经济走出困境的效果,反而又是雪上加霜,使大萧条更为恶化。
        
        第三个大错,其实才是最大的一个错——之前提到的美联储的一错再错、美国国会的昏招连连都不如它的影响恶劣——,那就是最低工资法、工会等阻碍工资向下调整、也就是把市场通过价格的上升下降来调节供求平衡的作用直接废掉的制度,才是导致高失业、乃至是大萧条本身持续长达    10    年之久的最大的罪魁祸首!即使有混乱的货币政策,即使有严重的通缩,即使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内外税收的立法,但如果劳动力市场上的价格(也就是工资)能灵活地随经济下行而向下调整,大规模、长时间的失业是不会发生的。
        
        首先,如前所述,最低工资法、工会等制度实际上是把(劳动力)市场通过价格(工资)的上升下降来调节供求平衡的作用直接废掉了。经济下行时,生产规模减少,经济活动收缩,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本来市场要通过价格下降来调节供求平衡的,但既然市场的调节作用被废掉了,供求当然就失衡了。产品供过于求就卖不出去,劳动力供过于求也一样地卖不出去,那就是失业!我又要再问这一句:这是市场的错?还是政府的错?是谁不让市场的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是谁让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而失衡?是谁令那些未必不愿意以低于最低工资的价格出售他的劳动力却不被允许的人只能沦落到收入为零的失业困境?
        
        其次,产品市场上的价格下跌(通缩)、税收成本增加,这些虽然都压缩了企业的利润,把它们逼向结业倒闭;但如果劳动力成本能跟着下降,总可以使企业的成本减少一部分,从而挽救了一部分企业,使它们得以生存。而企业的生存,正是劳动力就业的最可靠的保证!
        
        回顾了大萧条的真相之后,我的感慨是:传统经济学(家)很冤枉,但最冤枉的是市场!明明它根本没错,明明是人类用错误的货币政策扭曲了它的价格信号,又是人类用最低工资法、工会等制度废掉它以价格变动来调节供求平衡的功能,却还是人类(以凯恩斯为首)把导致大萧条的一切罪过推到市场头上,说什么如果放任市场自由运作,就会导致总需求不足,会有生产过剩、失业高企等毛病发生,于是政府有必要像一个英雄一样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纠正市场的出错。这好比是,你买了一台机器回来,却不按说明书的指示操作,乱搞一气,结果出了问题——严重起来可能是把人都弄伤、甚至弄死——之后,反倒埋怨这机器有设计缺陷!
        
        好吧,市场不是一个人,它不会出声反对人类的指责,它不会站起来为自己受到的污蔑诬告而抗辩。但是不要紧,经济规律才是最终的裁决者。人类可以胡乱地诿过于市场,但人类逃不过违背经济规律的惩罚——正如人类不可能违背牛顿定律而不会从天上摔下来跌个头破血流、甚至粉身碎骨一样。前面我说过了,只不过是    30    年后,经济规律的惩罚翩然而至!
        
        直到今天,这样的违反与这样的惩罚仍在世界各国轮番上演,悲剧的具体情节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但其实并无本质的不同——最新上演的就是美国的金融风暴与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然而,作为旁观者的中国人也别只顾着得意洋洋的看好戏。我们也曾经被经济规律无情地惩罚过——那是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前,事实上是被逼到了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尽管此前在刚刚解放建国之后服用了其实远远算不上慢性发作的“毒药”而有过一段短暂的繁荣,改革开放的本质是“人定胜天”的革命豪情壮志终于被迫要向经济规律低头。可是正如俗话所说,“好了伤疤就忘了痛”。我们才享受了    30    年的服从经济规律所带来的爆炸式的经济增长,现在又要往“未富先骄”、狂妄自大地挑战经济规律的方向走去——我们已经有了最低工资法,还有了新劳动合同法,据说还将要实行统一工资制度、工资集体谈判制度(这个离祸害重重的西方工会不远了)……此外还有保障房、社会保障制度等一批全是本质上侵犯私有产权、因此干扰、甚至是破坏市场经济的价格准则的“恶法”在蚕食着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以来好不容易才积累起来的租值(财富)。经济规律的下一场惩罚正在中国社会的上空酝酿,国家的命运何去何从?!
        
        人类啊,擦亮你的眼睛吧!把你折腾来折腾去的,是你自己,不是市场!
        
        
        本讲课后作业:
        
        作业一:央视前几年拍摄的《大国崛起》制作精良,但在关于大萧条的历史上继续延续历史教科书中错误的解读。请看一下该纪录片的第十一集《危局新政》,辨析其中的错误。另外,弗里德曼的《美国货币史》已经有中译版,由巴曙松翻译,大家即使没空把这本厚厚的书读完,也不妨到“百度百科”里对此书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了解。
        
        作业二:大家应该知道、但也许没有意识到,早在凯恩斯之前,就已经有马克思试图以自己提出的那套经济学理论来取代传统经济学。请你用经济学理论试作解释,为什么在大萧条时期,经济学家是选择了接纳凯恩斯,而不是马克思(提示:以类似的逻辑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选择了罗斯福新政,而不是希特勒的军国主义——以及其实还有苏联的计划经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新古典综合派”调和凯恩斯理论与传统经济学,而不是像凯恩斯本来所希望的那样,是以他自己的理论彻底取代传统经济学)。
        
        作业三:为什么凯恩斯理论已被证明为错,但政府的经济政策仍在使用它?(提示:从自私的假设出发,想一下为什么政府最“喜欢”的经济学家是凯恩斯!)
    
        上一讲作业的优秀回答选登:
    
        新浪网友2011-11-21 15:39:20 
        我母亲小区里就有两口子符合政策鼓励开办公司创业,结果领完补贴就继续每天麻将生活,在周围邻居中传为笑谈。盖因相关部门有熟人指引并分租罢了。
        政策鼓励的下岗人群,往往身无长物,若要创业,能拿出来利他而利己的资本无非也就是一些知识或者一技之长。在私产界定清楚的市场条件下,有租可收的早就参与了供应,,政府如何能知道的比某某自己更清楚?一点补贴和优惠,于人众的预期影响微乎其微,不能真鼓励供应行为。
        若要鼓励供应,一律的修改相应法规,降低工商门槛,放开行业准入,取消行政垄断,不费几文,效果却立竿见影,且对任何人奏效。下岗者也是任何人。
        区别对待的“鼓励政策”徒举良心,实则设租。大家继续麻将和笑谈而已。
        
    

    
        zxt05392011-11-22 10:49:34 
        课后交作业:
        上海几年前推出了针对非正规企业就业人员的社保优惠政策,政策目的是通过降低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保负担,来鼓励微小企业创业。但是从个人感觉来看,这个政策很难起到这样的效果。它只是被合理地用来降低社保负担了,因为我本人就是直接从中受益,在两年时间内省了不少钱。而帮我享受此项优惠的非正规企业,大概就从政府方面得到好处吧,具体我不太了解。不过从政策实施起初有人在网上主动招徕人们加入来看,他们可能得到的好处,应该也是有吸引力的。
        这让我想到,政府的许多所谓的惠民政策,在执行当中往往变成了别的东西,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经济原则,希望通过人为干预来造福社会,最终结果却可能让人哭笑不得。
        今年以来作为政治任务大力推进的保障房,应该说是政府为了亡羊补牢而推出的史上最大的惠民政策之一,但是否真的能够起到预期效果,其中会出现多大交易费用,我们可以拭目以待。对结果的期望,引用本人正在翻译的墨菲定律的一句话:“事情只要可能出错,就会出错。”
        
    

    
        我不是郭靖2011-11-27 12:53:03
        这是一个很好地区别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例子。
        桂全宝的分析是实证分析,指出这个政策推行后带来的社会效果。而这也是我个人的体验。堂吉伟德的评论,夹杂着实证与规范的分析,但他的实证分析‘依笔者之见,产假变长不但不会“职位不保”,可能会因为整体意识的提高,会得到明显的改观’,要么是对世事少有洞察,要么就是另有隐情。
        政府推行这项政策可能出于好意,为了保护女职工权益,但最后带来的社会效果就是加深了女职工在就业上的被歧视。
        但政府会不知道这个社会效果?我看大概比谁都清楚吧?因为流动人口规模巨大,很多人在非户籍地工作,而生育保险只有在户籍地才能参保,政府面对舆论压力,一方面要保护女职工权益,一方面又不想一下背上这个巨大的财政包袱,所以就出了这个让企业负担各自女职工的生育费用的措施。又博得好名声又没增加自己的负担,一举两得。
        
    

    

 

相关新闻

经济学讲义-第六讲: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我们新致2343
12222
我们新致2018
老丁看市180228
即使文件上的签名并非本人所签,但有其他证据证明当事人对公司成立知情且出资的,不能否定其股东身份
影视剧著作权合作中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
参考资料:关于推进企业培训的一般建议
关于推进企业培训的一般建议
特朗普民调首次领先
美国民调普遍预测希拉胜选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