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经济学讲义-第八讲:需求定律(2)
作者:博客管理员 申领版权
2015年06月12日 共有 593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这个例子其实还需要更深入地进行解释。由于存在着信息费用(交易费用的一种),消费者一般不太擅长辨别市场上的商品的实际质量,他们就采用“以价定质”的手段来节省有关的信息费用。也就是说,通常而言,质量高的商品价格较高——质量也是一种其它因素,质量高的商品与质量低的商品所对应的是不同的需求曲线——,于是消费者就简单地倒过来猜测价格较高的商品质量也比较高。正因为消费者有这种“以价定质”的行为,难免就为商家所利用,故意给质量低的商品定一个偏高的价格,以此来骗取消费者误会这是质量高的商品。当然,长期来说市场竞争会淘汰掉这种“价不对质”的商品,因为随着时间的过去,关于该商品的真实信息会渐渐地传开,也就是信息费用下降。但要花费一段时间才能知道这些信息,本身就是存在着信息费用的一个表现。总之,一时之间,由于受信息费用这种局限条件的制约,有消费者上当受骗了,以为这标价    200    元的衣服也有相当于市面上其它标着类似价格的衣服所具有的质量。
        
        这衣服涨价之后需求大增,只是两个原因的合并作用:其一,买的人不知情,以价定质而错误判断了这件衣服的质量;其二,价值    200    元质量的衣服的需求曲线整条都位于价值    20    元质量的衣服的需求曲线的右方,即这个社会对价值    200    元质量的衣服的需求(不是需求量!)就是大于价值    20    元质量的衣服的。上述两个原因只要有一个不满足,都不会出现发帖人所看到的现象——如发帖人自己是知情的,他就绝不会对该衣服的质量有错误判断;而如果把那衣服的价格提高到    20000    元(!),一来那衣服是摆在那样的普通小店里出售,根本就骗不了消费者相信它的质量真的值这个钱(所以那小店压根就不会采用那样愚蠢的诈骗方式),二来即使真有蠢到姥姥家的消费者上当受骗而去买了,如此“高质量”的衣服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一般也应该是位于价值    20    元质量的衣服的需求曲线的左方。
        
        好,明白了上述例子之后,我再举第二个例子。也是在这场关于需求曲线是否必然向右下方倾斜的讨论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有经济学家举了一个他认为是违反了需求定律的实例:    MBA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学费逐年提高,但报读    MBA    的人却越来越多了。现在我又问你们了:这有推翻需求定律吗?当然没有了,还是其它因素变了,    MBA    的需求曲线整条地往右平行移动,就相当于我们刚才举的那个雨天时伞的价格比晴天时上升了、可买的人反而多了的例子是如出一辙的逻辑,因此课本    28    页上的图    2-2    也可以直接搬来解释这现象。    E2    点对应的价格与需求量都比    E1    点多,但这只是因为情况已经需求曲线    D1D1    跳到需求曲线    D2D2    。其时该经济学家当着张五常的面问了这个问题,张五常简洁地回答:“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可笑那经济学家事后还对着传媒记者说他不满意这个答案,批评张五常那是答非所问,于是向所有人暴露了他连这入门级的经济学都没掌握好的尴尬……还不自知!(不要说他这样自暴其丑是违反了自私假设,他只是无知而已!)
        
        当然,我们还是要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个例子里是什么其它因素变了呢?这个例子比起刚才的衣服例子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你要对现实世界的了解比较深入,才能找出那些关键的其它因素。首先,    MBA    这东西在一开始时是个新东西,大家对它不是很了解,不晓得它到底有没有用,所以只是抱着观望的心态,没太多人敢去尝这个新。这也是存在着信息费用的缘故。随着时间的过去,大家慢慢了解它的情况,觉得不错,于是就增加了对它的需求。这是信息费用的下降使得人们对    MBA    的需求曲线整条地往右平行移动了。其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做生意很讲究人际关系,亲戚、朋友、同乡、同学……所有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关系都有助于做生意。而读    MBA    的人绝大部分就是生意场上的人,能够通过报读    MBA    课程而与他们结成同学关系,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当然是个很好的机会。也就是说,    MBA    这东西有点类似于外国的高尔夫球俱乐部一样,教育(或体育运动)本身的价值其实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读    MBA    的人越多,    MBA    作为社交平台的价值就越高,也就是说    MBA    的质量在变化,它对应的需求曲线已经整条地往右平行移动。
        
        至此大家应该已经能够体会到,经济学理论的内容本身不一定很难,但真要运用得好,必须对真实世界有深入而细致的认识。否则一个“其它因素不变”就足以把出身名牌大学如北大的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弄糊涂,也足以把基础打得稀松不扎实的经济学家搞晕菜……还不自知!这是因为他们对需求定律的掌握不到家,也是因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太浅薄!
        
        再来第三个例子!你们也许经常听到股票市场上有一个叫“追涨杀跌”的行话,就是股价不断上涨之时大家追着买,股价不断下跌时大家赶着卖,这种表面看起来越贵越买、越便宜越卖的现象,有推翻需求定律吗?当然没有了。但为什么呢?怎么解释这个现象?(一个男生主动举手要求回答,并作出了大致正确的回答。)对了,这位同学大致上答到了要点。你是认为这股价是会继续往上涨,你才买的。也就是说,相对于以后而言,现在这个价格已经是便宜的了!反过来,你是认为这股价是会继续往下跌,你才卖的。也就是说,相对于以后而言,现在这个价格已经是贵的了!这都恰恰是证明了需求定律,哪有推翻啊?
        
        真正使一个人决定是买进、还是卖出股票的,不是股票的现在价格是高是低,而是现在价格相对于他所预期的未来价格而言是高还是低!高和低是靠比较出来的!我们看到股市上出现所谓的追涨行为,其实不是在追涨,而是不断上涨的行情容易让人们产生股价会继续上涨的预期,所以人们就选择买进。所谓的杀跌行为,也其实不是在杀跌,而是不断下跌的行情容易让人们产生股价会继续下跌的预期,所以人们就会选择卖出。但是,如果股价不断上涨只会使人们产生股价会继续上涨的预期,那追涨的结果岂不是会导致股价无止境地上涨?如果股价不断下跌只会使人们产生股价会继续下跌的预期,那杀跌的结果岂不是会导致股价无止境地下跌?现实中哪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啊?现实中出现的情况是,不断上涨的行情不是必然会使人们产生股价会继续上涨的预期的,股价上涨到某一水平总会有人开始觉得“高处不胜寒”,产生“股价该到顶了吧?”的想法,转为卖出股票获利回套。股价越高,越多人的预期会发生逆转,人数过了某个临界点,市场形势就会突然逆转。反之,不断下跌的行情也不是必然会使人们产生股价会继续下跌的预期的,股价下跌到某一水平总会有人开始觉得“股价该到底了吧”的想法,转为买入股票进行抄底。股价越低,越多人的预期会发生逆转,同样是人数过了某个临界点,市场形势就会突然逆转。
        
        也就是说,解释股市上的行为的关键因素是预期。然而,预期这东西是人的心理,像自私、需求量这些心理动机、意图一样,是不能直接拿来解释现象的,否则就会把什么现象都推到那个心理因素上去解释,心理因素却是无法通过观察来验证是对是错的,也就是失去了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可证伪性),变成了套套逻辑。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入可以观察到的局限条件作为约束,这是处理自私、需求量的方法(后面会讲解,价格就是那个可观察到的局限条件);另一种是把心理因素用属于客观事实的局限条件来取代,预期就是这样处理的。预期是什么我们无从考查,但我们可以去考查促使预期形成的那些客观事实——如一个有利于公司收入增加的政策出台,会促使人们形成该公司的股价将上涨的预期。原则上,如果我们能掌握股票市场上所有这些促使人们的预期形成的客观事实(局限条件),我们是可以分毫不差地准确判断股价是上涨还是下跌、涨跌的幅度是多少、在什么时间上发生这些涨跌等各项细节的。但问题就在于,要掌握所有这些局限条件,是多么的困难啊!困难得实际上就是不可能!这含义着信息费用(交易费用)的存在,而且费用是相当的高!更麻烦的是,即使给你掌握到了,但股票市场上起关键作用的局限条件分分秒秒都在变化,即使这一分这一秒你掌握到了所有相关的信息,下一分下一秒可能已经变成是没用的,又要重新再收集信息。
        
        这就是股市(其实是一切金融市场)的特征,起关键作用的局限条件不仅多,而且变化迅速,变动一次之后很短时间之内又会再变。这就不像平时我们对其它事情进行推断时,关键的局限条件相对来说数量较少、也比较稳定,变动一次之后隔很长时间才会再变。你要是问我:股市(股价)是可以预测的吗?我的回答是:可以,也不可以!说可以,是因为如果你能迅速而准确地掌握所有关键信息,用需求定律就已经足以作出准确无误的推断(有理论、有事实为根据的预测就叫推断);说不可以,是因为事实上你不可能迅速而准确地掌握所有关键信息。股市里有一类可称为“图表派”的人,以股价在过去的波动轨迹(图表)来猜测股价在未来的波动。他们实际上是基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会继续发生”这样的假设前提来进行预测的,但这根本与科学理论的推断毫无关系。过去的事情是基于一些特定的局限条件而发生的,未来的事情则将是基于另一些特定的局限条件而发生,你凭什么认为这两组局限条件会是一样的呢?要掌握未来的局限条件,信息费用太高,于是人们就以过去的局限条件来进行猜测,这种折衷的行为可以理解(也就是可以解释),但从道理来说这样的猜测是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的。
        
        上一讲我提到    1997    年的诺奖得主以他们自己发明的期权定价公式来炒买炒卖各国债券,虽然用了高深的数学,但其本质就是图表派!让我来简要地介绍一下他们在    97    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中损失巨大、濒临破产的原因吧。他们那期权定价公式,根据历史数据认定德国债券与意大利债券的价格变动是正相关(即同升同跌),于是对德国债券做空(卖出),对意大利债券做多(买入)。结果金融危机一爆发,以往导致这两国债券价格正相关的局限条件突然改变,变成是导致两国债券是完全相反的负相关!这种根本不是去调查关键的局限条件、而是“笨拙盲目”地基于以往的表面现象(甚至根本就不管决定了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局限条件是什么——如德国债券与意大利债券的价格变动为什么会是正相关)会持续不变来作投资决策的数学模型,自然是大错特错,惨遭滑铁卢。这出错并不止一次,还在美国    30    年国库券与    29    年国库券的价格会收敛(即趋向于相等)上完全猜错(结果是二者发散了,这是因为金融危机这罕有的局限条件出现使得投资者蜂拥而去购买被他们认为是最安全的美国    30    年国库券),于是又受重创。还有类似的其它几项“收敛交易”都以发散的结果告终。如此一错再错,才终于被逼到破产的边缘之上。瞧吧,再高深的数学都挽救不了从一开始的前提就是错的所谓理论。高深复杂的数学模型最多只能确保你从前提出发走到结论之间的那段推理过程,逻辑上是正确的,可没法确保你那个前提是对的!中国有句成语,叫“南辕北辙”,如果你从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车子走得越快,离你真正想到达的目的只会是反而越远而已!
        
        严格来说,金融市场难以预测,不是因为需要的理论很复杂——前面说了,一条需求定律足够了——,而是要掌握的关键的局限条件太难了!在理论上搞得无比复杂,搞出个什么空间物理学才会用到的高深数学砌出来的计价公式,是极其可笑的。增加理论的复杂性,就能解决局限条件难以掌握的困难吗?这根本就是答非所问!但大家别以为只有经济学在面对金融市场时才显得无能为力,严谨可靠如物理学也有因为相关的局限条件太难掌握而显得无能为力的时候。最典型的情况就是,物理学无法预测赌博的结果。以最简单的掷硬币为例吧。只要物理学家能准确、迅速地掌握硬币从抛出到落下过程中会起关键作用的所有局限条件——如抛出的力量大小与方向、重力、空气摩擦力、风力等——,使用最简单的牛顿定律他已经能够准确无误地推断硬币的哪一面会朝上。但因为这个过程太短,物理学家根本不可能及时掌握相关的局限条件。物理学家能做到的,只是指出多次抛掷之后哪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是正面与反面各为    50    %),但具体某一次到底是哪面朝上,他却是预测不了的。经济学(金融学)其实也只能做到这一步,告诉你某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多少,但从来就无法排除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97    年的诺奖得主们就是给小概率事件击倒了!中国俗话有云“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概率事件就是那个万一,但一旦发生它是足以致命的!)
        
        从这对比的例子可以看到,局限条件变动的“时间性”是最关键的麻烦所在。时间太短,固然是导致经济学家与物理学家无法及时掌握全部重要的局限条件,也导致了他们就算掌握了,很快又会失去作用。同属金融学里的保险学也是用概率来进行推断的,但就没有受到时间性的很大影响。另外,同是投资行为,不是金融市场内的其它投资(实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古董艺术品投资等),虽然也面临局限条件太多太复杂的困扰,但至少在局限条件的有效性时间太短、变化太快这一方面远没有那么困难。所以,作为科学的经济学是无法预测金融市场的,正如作为科学的物理学是无法预测赌博结果一样。一切告诉你他有万无一失的办法在股市上赚钱的人都是骗子!这就相当于一切告诉你他有万无一失的办法在赌场上赚钱的人都是骗子一样。
        
    

        想凭着学了经济学就能在金融市场上有所斩获的人可能还是会死心不息地追问:如果经济学无法预测金融市场,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证券分析师?还有那么多人花钱去请他们做市场预测?首先,那些做“基本面”、“消息面”分析的,实际上是在做调查时间性较长的局限条件的事。当然,事实上会影响到股价的关键的局限条件不可能只有那些时间性较长的局限条件,所以这种只基于时间性较长的局限条件而作出的推断,难免还是会有偏差。其次,那些“图表派”其实根本没有做调查局限条件的事,只是用过去发生过的情况来猜测未来,除了刚才我指出过的问题之外,还犯了马歇尔所批评的“用事实解释事实”的错。可是,这世上用一套貌似有理、其实本质上是乱猜的方式来赚钱的人,金融市场上的图表派可不是最早的,算命先生才是最古已有之的同性质职业!人们不是照样付钱给算命先生吗?其实买的是一个心安理得而已。顺便说一句,美国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以胡乱投掷小飞镖的方式来选股(也就相当于是抛硬币来做选择),结果一段时间下来这样随机乱选出来的股票组合的收益率与根据那些证券分析师建议的股票组合的收益率相比,丝毫不落下风!
        
        好了,花了那么长的篇幅讲“其它因素不变”这个条件的重要性。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所谓的“不变的其它因素”到底是什么因素呢?如果你说,“其它因素”就是除了价格以外的所有其它因素,那问题就来了:如果价格以外所有的其它因素都不变,价格又怎么会变啊?是什么促使了价格改变的呀?这一想,你就会觉得“其它因素”其实是个不简单的问题啊!有些其它因素不能变,但不能真的所有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都不能变。也就是说,必须把其它因素分成可变、不可变两大类。所以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哪些其它因素不可变、哪些其它因素可以像价格一样随心所欲地变都行的。
        

 

相关新闻

经济学讲义-第八讲:需求定律(3)
经济学讲义-第八讲:需求定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我们新致2343
12222
我们新致2018
老丁看市180228
即使文件上的签名并非本人所签,但有其他证据证明当事人对公司成立知情且出资的,不能否定其股东身份
影视剧著作权合作中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
参考资料:关于推进企业培训的一般建议
关于推进企业培训的一般建议
特朗普民调首次领先
美国民调普遍预测希拉胜选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