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后,发达国家在凯恩斯的“教唆”下名正言顺地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实际上就是人为制造通胀——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正如上一讲所说的那样,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人们还没发现是发生了通胀的时候,的确可以使实体经济有所增长。但迟早人们会发现是通胀,即使政府再加码阻止经济衰退,最多也只是让经济回到原来没受刺激之前的低迷状况,却多了通胀!因此,在 1970 年代,战后大肆使用凯恩斯开出的药方才过了20多年的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尝到这剂苦药的副作用,面临“滞胀”——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困境。在这凯恩斯的理论里是无法解释的现象,于是在货币理论方面批判凯恩斯的货币学派获得人们的关注。货币学派的主张本质上还是回归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的价值来自于物品,脱离了物品数量的增长而增加货币数量只会造成通胀,因此货币政策的目标不应该是刺激经济增长,而是控制通货膨胀,为经济增长创造一个物价稳定的环境。在那之后,西方国家都普遍认同了货币学派的这一观点。
然而,正因为人为制造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确实有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而西方国家有民主选举的制度,每逢大选年都有政治上的压力要提振一下经济的表现。都说西方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强,但这只是相对而言,中央银行的主事人受到政治家的压力而增加一些货币供应量,搞起点通胀,恰如给经济打上一支兴奋剂,这几乎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公开秘密。事实上,民主制度是偏向于鼓励政治家采取短视行为的,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的发达国家即使没什么很迫在眉睫的财政危机也乐于搞点小通胀,使得 10 %以下的温和通胀成为如此普遍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货币学派的领军人物弗里德曼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规定货币供应量按一个长期固定的增长率——与实体经济的长期平均增长率相一致——来增加,并一直试图推动将这“单一规则”写进美国宪法,使之免受政治家的左右。自然,他没能如愿。
接下来讲第二个困难:即使发行货币的当局愿意遵守纪律,不滥印货币,但它们其实无法知道货币数量为何物!
上一讲举了个极为简化的例子来说明通货膨胀的成因是货币数量的增长与物品数量的增长脱了节,如果有 100 单位的物品就只发 100 单位的货币,物品增长 10 %到 110 单位时,货币就紧跟着增长 10 %到 110 单位,是不会有通货膨胀的。可是在现实中问题没那么简单。首先,物品的数量怎么量度?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如何把不同单位的物品的数量加总起来?其次,货币的数量又怎么量度?看起来似乎量度货币的数量比量度物品的数量简单,因为货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但量度货币数量的困难不在这里,而在另外的方面。
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货币理论里长期盛行的是“货币数量论”。费雪和马歇尔先后提出了“费雪方程式”——注意与《利息理论》中介绍过的“费雪的财富方程式”相区别——与“剑桥方程式”,二者在逻辑上是相通的,这里就只着重介绍费雪方程式: PQ = MV 。这等式的左边反映的是实体经济的货币价值,可以理解为是货币的需求量,因为 P 是物价水平(平均每单位物品的价格),而 Q 是物品的数量,即实体经济中有那么多的物品需要货币去购买(协助交易)。等式的右边反映的是货币的供给量, M 是发行到经济体中的货币数量, V 是每单位货币的周转次数(货币的流通速度)。试想一下,你去买东西时支付了一张 100 元的钞票,这张钞票协助了价值 100 元的物品交易。卖方拿着这张钞票又去购买别的东西,也就是这张钞票又协助了另外 100 元的物品交易。因此,一张钞票在一段时间内所购买的物品可远远不止它的面值所示,还要乘以它所经过的转手次数。
费雪方程式是个套套逻辑,一定是对的。因为等式的左边实际上是从买方的角度来看他购买了多少物品(以货币价格表示),等式的右边则是从卖方的角度来看他获得了多少收入,看的都是同一次交易,只是看的角度不同而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把这方程式改写为 M = P ( Q/V ),加进短期里实体经济的物品数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大致上是稳定不变的局限条件,货币数量 M 的变动直接导致物价水平 P 的变动的逻辑关系就很明显地呈现出来了。这是上一讲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的数学表达。然而,如果实体经济的物品数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不是稳定不变,怎么才是与物品数量的变动配合得正确的货币数量呢?这是个困难的问题。例如在上一讲中提到发生超级通胀时,人们会一拿到纸币就马上花掉换成物品,这时货币流通速度会比正常情况高很多,可谓是火上加油地加剧了通胀的严重程度。
更大的困难在于,现代社会自从有了银行制度之后,货币乘数的出现使货币数量变得越发的难以把握。
以下用一个数字例子来说明货币乘数是怎么产生的。中央银行印刷了一张 100 元的纸币,经济体内的某个人甲以某种方式得到了,将之存入 A 银行, A 银行的账面上就存在着 100 元的存款。但银行不能光收存款不发贷款,否则它怎么能有收入呢?可是银行也不能把所有的存款都贷放出去,否则存款人来提款时它就会没钱兑付。正如上一讲已经提到过的那样,每天都有人存钱进银行,每天也有人提款或借钱出银行,银行根据它日常业务的经验,大致上可以知道每天它所要应付的提款额有多大。例如,有 100 个人存钱进银行,平均每人的存款额是 100 元,也就是银行的库房里有 10000 元。但这 100 人一般不会在同一天都跑去银行要求提款。根据经验,银行知道这 100 个人里每天只会有 1 个人来提款,也就是它只需要留下 100 元在库房里应付那 1 个人提取他的 100 元的存款就行了,其余的存款都可以贷放出去。这留下来不能贷放出去以便应付提款需求的存款称为“存款准备金”,它占银行收进来的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金率”,以下简称“存准率”。
那么假设现在的存准率是 10 %, A 银行收进来的 100 元存款中留下 10 元作为存准金,其余 90 元就能拿去发放贷款了。假设这 90 元贷给了乙,他又把这 90 元存进 B 银行,于是 B 银行的账面上出现了 90 元的存款。 B 银行也根据 10 %的存准率留下 9 元,将其余的 81 元贷放出去给丙。丙又把 81 元存进 C 银行,形成 C 银行账面上的存款……这个过程可以一直无穷无尽地进行下去。
重要的是,大家要明白一点:银行存款也是货币!以前这一点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好理解,现在有了借记卡( Debit Card )这东西之后就很好理解了。大家去消费时可以刷借记卡来付费,卡上的钱就是你的活期存款帐户里的钱,所以你是在直接使用银行存款,跟你使用纸币是一模一样的!实际上就算是以前没有借记卡,人们也可以通过开支票的方式来用活期存款帐户上的钱付费。至于企业之间的交易,更是绝大部分都通过银行划账的方式来进行。所以,不是拿在手上看得见、摸得着的纸币现金才是货币,只是以数字的形式存在于银行账面上的存款也是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