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版《美国创新战略》的提出背景
2008年经济危机后,美国对过去以房地产和金融驱动的经济增长进行了深刻反思。2009年9月21日,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公室联合发布《美国创新战略》,旨在提高科技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应对危机后美国经济的衰退,促进美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推动高质量就业。这一战略建立在《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支持创新、教育和基础设施等计划的基础之上,内容主要包括“对美国创新要素的基本投资”、“推动竞争市场、激励有效创业”以及“促进国家在优先领域取得突破”三大部分。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美国创新战略》于2011年进行了更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维持创新生态系统的新政策,内容也更加具体和充实。2014年7月,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STPO)和国家经济委员会(NEC)联合开展了针对新战略的全民创意征集活动。2015年10月21日,美国再次正式发布新版《美国创新战略》。
美国此次发布新版《美国创新战略》基于以下考虑:第一,在创新战略指引下,2014年美国企业创造就业机会的速率实现质的增长,验证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刺激了美国进一步优化创新战略的意愿。第二,世界各国对研究和开发投入增长引发了美国的危机感,“考虑到我们经济竞争对手不断承诺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美国希望更新和优化《战略》来保持创新领导地位。第三,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和新社会问题的出现,创新战略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正如战略中所阐述的:《战略》旨在推进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和实现未来几十年美国的共同繁荣,提升和协调创新投资,确保美国在下一代领导世界尖端的创新。
二、新版《美国创新战略》的主要内容
新版《美国创新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包含6个部分,即3个创新基础工程和3个战略计划。3个基础工程为:政府投资创新基础、带动私营部门创新活力、建立创新者国度;3个战略计划将重点集中在创造高质量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催化国家优先突破点、建立创新政府。
(一)政府投资创新基础
一是在基础性研究投资上领先世界
《战略》强调为保持美国在创新上的领先地位,美国的大学、联邦国家实验室、工业试验室必须坚持长期研究,从而在突破性技术产品、服务改进、新公司等方面占据领导地位。联邦政府将通过加强对研究开发的投资来提升国家创新力和经济竞争力,尤其加强对私营部门投资意愿不强领域的投资。为此,美国制定了一个投资水平目标:把GDP的3%以上用于研究与开发。2016年美国财政预算提出了670亿美元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比2015年增长3%。美国将继续鼓励对联邦支持的高风险、高回报领域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对高级能源计划署能源计划(ARPA-E)、美国国防先进项目研究局(DARPA)、国际卫生研究所(NIH)、美国航天局(NASA)的财政投资。
二是促进STEM教育发展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一直是美国保持创新的核心,《战略》提出推进高质量STEM教育,投资培养明天的工程师、科学家以支撑未来的经济竞争力。通过改善STEM教育满足未来美国对STEM人才需求,提高美国学生数学和科学学习能力的世界排名,应对“逆向人才流失”。同时,促进STEM人才性别、民族结构的合理化。美国2016年财政预算将对STEM教育投入30亿美元资金支持,比2015年增加了3.8%。
三是为移民铺平融进创新经济之路
移民在美国创新经济的活力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战略》指出要改进移民制度,以方便高技术工人、毕业生、企业家的引进,这些移民在美国创新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美国通过对高技术人才颁发“绿卡”、为移民企业家清除障碍、吸引美国培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等措施发挥移民对创新经济的作用。
四是建设21世纪领先的物理基础设施
《战略》指出,现代基础设施使商品和服务的运输速度满足了市场需求,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出口,增加了就业机会,从而加速了企业的扩张。美国将进一步投资国家货运网络,以确保企业供应链的独立和完整,政府将通过对交通系统的创新,例如构建快速公交系统、空中交通系统现代化计划等,将私人资本和专业知识应用到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实现交通部门和可私营创新部门的双赢格局。
五是建设新一代数字化基础设施
《战略》指出数字化基础设施对美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十分必要。政府需要加大对宽带、无线网络、电信技术的创新投资,以促进新一代网络的发展。并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在区域内合理分配,从而改善数字化网络的质量和服务。
(二)推动私营部门创新
一是政府将提高研究和实验税收抵免
《战略》指出,私营部门的科研投入对长期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生产力的提高发挥至关重要作用。自1981年以来,美国实施研究和实验研发税收抵免,激励私营部门创新和纠正市场失灵问题。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美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抵免的优惠幅度。2016年,将对创新企业给予更优惠、更广泛、更便捷的税收政策,并承诺税收优惠的稳定性。
二是大力支持创新的企业家
《战略》对美国的创新状况进行了分析,强调目前美国风险资本支持型创业的领导人员中妇女、非裔美国人比重过低,能够得到创新型创业资本的领域过窄,美国新公司构建和经济活力的比率在过去几十年呈下降态势等问题。美国将通过疏通资本渠道加速创新,实施国家中小企业信贷计划、推行创业计划、白宫演示日、一日启动计划、奖励最佳实践、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员工培训计划等,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创业系统。
三是加快联邦资助研究的商业化进程
为解决资助研究商业化的缓慢和不确定性等问题,美国推出实验研究商业化计划。包括环境事务部推出清洁能源计划(NIICE)支持清洁能源商业化,美国能源部推出试点计划促进国家实验室向小企业转移技术。《战略》提出,下一时期美国将优化联邦政府研究机构专利的管理,提高创新性,促进超过100,000件专利的商业化运用;利用企业家和创新者提高联邦研究机构设备的利用率;激励相关联邦机构和雇员进行研究商业化;确定开发人力资本与技术的经验的步骤;保证小企业创新研究项目(SBIR)和技术转让项目(STTR)最大化功效;树立技术转让典范。
四是确保为创新提供制度框架
建立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体制。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确保在创新的各个阶段对创造者发挥激励作用并吸引重要投资。为此美国将进一步健全专利立法,完善专利体系,解决滥用专利诉讼的问题。
建立平衡的反垄断制度保护创新。反垄断法的基本目标保障消费者适当利益和推动创新。通过平衡各方利益,这些法律可以让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享受更好的科技产品和服务。反垄断法通过禁止不正当竞争合并、共谋和排他的垄断权利的使用保证正当竞争。在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2011年版同业兼并指南》的指导下,相关机构将更多考虑合并对创新活动激励的影响。
强化网络安全监管机制。《战略》提到,为确保关键数字网络的安全,美国政府将制定全面的策略以加强政府的防御,同时加强与私营部门合作共享。此外,美国将继续保持网络中立,保证互联网环境的开放。在保持互联网开放、自由的创新平台的同时,建立监管完善的网络机制。
五是利用公开联邦数据为创新者提供服务
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公开数据计划,在健康、能源、气候、教育、金融、公共安全等领域开放数据和信息,促进创新的突破,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美国将进一步扩大联邦数据公开范围和受用对象的范围,尤其扩大高价值数据资产,美国政府将探讨如何进一步扩展收集和分析工业竞争和创新相关的数据。
六是支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
《战略》强调推动创新的资源、制度、基础设施和人才形成 “创新生态系统”,其形成创新产业链,强化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劳动力市场专业化、提高生产力增长以及降低成本。美国政府在支持区域生态系统建设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2015年近1500万美元被资助全国39个项目,美国2016年预算将分配额外的2500万美元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上。
七是在国外市场帮助美国企业创新
国际市场对于美国企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美国将进一步为创新者打开海外市场,从而维护美国全球领导地位。奥巴马政府将继续致力于维持提振出口、消除市场准入壁垒、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贸易议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奥巴马政府的主要焦点贸易议程。TPP协定将有助于“美国制造”的出口和经济增长,知识产权标准也在其中体现。《战略》强调美国将继续反对并削减不利的贸易壁垒,加强对商业秘密和其他专有信息的保护,保护知识产权。
(三)建立创新者国度
一是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美国人民的创造力
在过去的6年里,美国政府通过创新激励吸引广大公民和企业参与相关领域部门的竞争。激励机制有利于社会公众和企业全身心的投入创新,集思广益,增加效益。自2010年,国会通过了《美国竞争再授权法案》,赋予所有的联邦机构广泛的权力实行创新激励机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战略》指出美国政府将设立激励奖激励前沿领域的创新,致力于继续培养联邦政府工作人员对于何时、如何使用激励奖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专业知识,并促进激励现有技术的市场化和激励机制的领域均衡化。
二是通过众包和公民科学开发创新者潜能
《战略》指出,通过众包和公民科学挖掘创新人才,是推动国家优先领域突破的关键一步。众包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许多科学领域也正尝试将这种方式应用于自己的研究中。因此,美国政府将继续建立联邦机构、公司、学校等组织广泛的联合战线,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公众创新,同时,联邦政府通过设计策略与公众合作创新,通过众包和公民科学处理社会和科技问题。
(四)创造高质量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
一是强化美国在先进制造领域的优势
《战略》强调了制造业在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奥巴马政府提出全面的议程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推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来恢复美国在高精尖制造业创新中的领先地位。在2016年的美国财政预算中,提出将分配20亿美元用来在十年内建成完整的45所研究所的网络系统。美国将加大对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再投资力度,供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和不断创新。与此同时,美国将继续扩大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规模,美国将投资100亿启动公共和私有“制造业增长投资基金”,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技术,扩大其规模,达到“在美国的发明的新技术可以在美国制造”的目标。
二是对未来工业的投资
通用技术如蒸汽机、电力、互换部件、晶体管和互联网等对美国的经济和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美国政府将推动其发展和适用,把研发资金优先投资于国家纳米技术计划、国家机器人计划、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网络物理系统(CPS)、生物经济、能源转化技术等有潜力的通用技术的领域,促进美国未来工业发展,提高就业率,实现美国经济的长足发展。
三是构建包容性创新经济
为解决美国地方科技资源分布不平等的问题,美国政府将进一步挖掘国家的创新潜力,通过推动培训、专利援助律师、建立科技创新中心等工作的进行,保证落后地区可以获得优势技术资源。《战略》还强调了个人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性。2015年,美国政府推行了“技术雇佣计划”,旨在为需要的市民提供高收入的技术性工作和培训机会。美国号召各地依据应聘者实际能力进行招募和安置,并为个人提供高效技术培训。
(五)催化国家优先突破点
一是解决科技及重要国内国际问题的大挑战
《战略》指出,美国将加强投入以应对重大的挑战,利用科学、技术、创新解决国内外重大问题并提高美国公众的创新能力。目前,美国能源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国家机构在支持和扶助相关的重大挑战研究项目。美国将鼓励企业、学校以及其他组织加入到识别和追求解决重大挑战的研究和管理中。
二是利用精密医学解决重大疾病难题
目前,大多数医学治疗是为大众患者而设计,这种“一刀切”的方法对有些病人来说很成功,但有些很失败。精密医学协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病人的健康程度,疾病细节和身体状况,更好地预测哪些治疗方法最有效。2016年,美国预算投资2.15亿美元启动精密医学研究,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推动基因组学、大型数据集分析、和健康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是通过大脑计划发展新神经技术
社会和经济负担造成的神经疾病时有发生,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美国计划通过基因对大脑进行全方位的认知,协助科学家和医生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神经类疾病,奥巴马政府预算3亿美元支持大脑计划。
四是在卫生保健领域实现突破性创新
目前,美国医疗保健系统并未充分利用其资源。《战略》强调推动卫生保健领域的创新突破的核心在于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创新中心(CCMI)。该中心的工作包括开发和部署新的模型、快速严密的评估工作、识别和推广最佳实践结果。2010-2013年,中心提出的倡议取得显著效果,提高了卫生保健领域服务质量。该中心提出的改变临床实践的倡议将帮助医生实现大规模的转型。
五是构建智慧城市
越来越多的社区管理者、数据科学家、技术人员、和企业联合建立“智慧城市”。奥巴马政府2016年财政预算3000多万美元用于投资智慧城市新研究和部署智慧城市设施。
六是促进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提高能效
在过去六年的时间里,美国来自风能和太阳能的电力生产增加了20多倍,联邦政府决定通过部署和开发清洁能源技术、鼓励投资倾向气候变化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升美国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继续保持新能源生产量增加这一势头。
七是实现教育领域的变革
目前,美国教育领域科技的使用与其他领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统计,过去5年里,受过数字化训练的海军学生比98%的通过传统训练的海军学生表现更为优秀。总统提议为99%的学生在2018年之前接通高速宽带网络。此外,为取得教育领域新技术突破,美国2016年将投资5千万美元建立教育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ED)。
八是发展空间技术
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演说中强调“投资太空技术十分重要,太空探索的长期目标是留在太空,而不仅仅是到达”。美国除在2017年之前重点投资发展商业载人太空运输技术外,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开始支持多项项目研究,如保护宇航员免受太空辐射、让人类在外太空能生存的相关技术(能源生产、氧气制造和水生产等)、先进推进系统等。美国财政预算2016年将有12亿美元用于美国宇航局的商业航天计划,其中7.25亿美元用在美国宇航局的太空技术任务上。
九是追求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新前沿发展
高性能计算(HPC)将有利于公共服务的改善,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社区环境和安全,促进科学发现。2015年7月,美国制定国家战略性计算机计划(NSCI)来应对投资HPC面临的挑战,它将刺激创建和部署前沿计算技术,从而提升政府经济竞争力、促进科学发现和提升国家安全。政府还将继续投资有利未来战略计划的通用技术,这些通用技术将会持续的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如纳米技术、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系统,先进材料、生物学和工程学等。
十是2030年前终结极端全球贫困
《战略》提出美国应在“2030年终结极端全球贫困”的挑战上起示范作用,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指出东道国政府、公民社会和私营部门应加大合作,并利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来推动创新和寻求变革。基于此,美国于2014年成立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全球开发中心。采用新的开放式创新的方法和全球参与的形式,为解决这一人类的最大挑战提供超过10000种想法,促进应对食品安全、健康、气候变化能源,经济增长挑战的300余种创新方案在全球进入到测试阶段。
(六)建立美国人民的创新政府
一是采用创新工具包解决公共部门问题
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在包括人员与文化、采购、资助、数字服务、绩效管理和内外部协作等核心流程上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灵活性,在这些领域开拓创新方法,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美国政府通过创建创新工具包来促进更创新方法的广泛的采用以及提高创新的意识,这些创新工具包括高质量的在线资源、“实践联盟”等。美国政府将通过雇佣高科技工作人员、发展创意实验室、人性化服务、多领域合作等措施来解决公共部门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政府部门购买来刺激突破性技术形成与发展。
二是利用联邦创新实验室培育创新文化
创新实验室网络通过授权机构成员和社会公众实施其想法服务美国大众以培养联邦机构的创新文化。目前,相对于美国一线工人而言,政府机构雇员缺乏机会实施其想法,同时,联邦政府在各机构之间的创新能力也存在差异,难以有效地为美国公众创新服务。为提高联邦政府的创新能力,政府正在支持联邦机构创新实验室的发展,包括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思想工作室在内的几家机构通过创新实验室模式,在发展内部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2016年预算中,将资助包括商务部、教育部、财政部和小型企业管理部门在内的其他机构创造为其业务所量身定做的创意工作室。
三是数字化服务政府
美国公民和企业希望通过诸如网站、电子邮件和移动应用等数字渠道与他们的政府进行互动。通过发展数字化服务,联邦政府可以更好地满足美国公民和企业的需求,使政策和程序的传达更有效。为确保机构能够有效地建立和传送重要的数字服务,2016年预算中将投资几所联邦机构,建立由专家组成的数字服务团队,这些专家在设计、软件工程、产品管理等学科中带来最好的实践经历,对机构最重要的服务产生影响。
四是建立和利用数据推动社会创新
《战略》指出,当前的美国迎来了一个数据驱动的社会创新时代。美国将确认以数据为基础的方案解决机制,加快解决社会紧迫问题的进程。自2011年以来,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公司的社会创新基金(SIF)、教育部及白宫对相应项目的投资和补助等极大地促进了政府数据的建设。为深化对数据和社会创新的投资,美国政府将在保护隐私的同时更好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并为激励计划(Pay For Success)创建激励基金。2016年美国政府预算将为扫清障碍以实现政府部门基本数据的共享进行投入,并通过国会立法来投资3亿创建激励资金,激励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动PFS计划。
三、新版《美国创新战略》的特点
(一)新版《美国创新战略》极具前瞻性
不管是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美国的创新战略,都是用来发展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性、协调性的计划和行动。在当前技术更新换代飞速发展的时代,新技术的快速扩散缩短了技术的生命周期,竞争优势给予了能够迅速反应、高瞻远瞩的国家和企业,突破性的技术能够摧毁原有技术并创造新的市场,优先建立的优势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是利润和成功的来源。从《战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对于创新把握的方向和动态,美国政府强调新领域的战略机遇,集中精力推进先进制造、精密医疗、大脑计划、先进汽车、智慧城市、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教育技术、太空探索、计算机新领域的创新,战略中的9大重点产业都是具有很大成长空间的技术领域,能够在这些领域中占据领导地位,对于增强国家竞争能力具有战略价值。通过清晰明确9大技术领域,给这些产业释放出良好的信号和愿景,刺激提升这些产业的发展信心。
此外,美国对于有目的性的培育“下一代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投资也是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未来的竞争永远是下一代的竞争,科技和管理是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投资于“下一代科学家和工程师”是赢得未来竞争的前瞻性和基础性工程。如果人才储备只满足于“当前人才库”是不足以满足战略的前瞻性要求的,如何培养出更具有创造力的下一代是一个国家应该考虑的大计。
(二)明示优先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域
美国政府对于前沿性技术领域进行特殊激励,集中创新资源来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挑战性问题,技术创新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先性。《战略》集中关注9大技术领域,明确国家创新有限突破点,优先集中资源办大事。科学技术的“百花齐放”是创新型国家的愿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某一技术领域突破会往往成为春天到来前的独秀,推动更多领域的欣欣向荣,形成创新生态系统。美国新能源技术特斯拉引领着新能源汽车的潮流,美国苹果公司更是科技领域的典范,一项新技术加一个优秀的品牌对于创新型社会的带动具有积极作用,技术发挥领域的优先性不仅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是战略选择所必须具备的合理次序排列。
(三)强调知识产权制度的平衡性
知识产权制度是美国创新的制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一直主导建立的强有力知识产权体制不仅鼓励了发明者,也吸引了关键的资本投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通过明确划定边界的保护又允许竞争的出现,促进知识产权激励与合理的商业竞争的平衡;美国将一方面强化专利制度,促进和激励创新,但同时美国又要求解决滥用专利诉讼的问题,实现激励与防止滥用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四)激发全民参与创新
《战略》要求发挥美国人民的参与性和创造性。美国政府通过创新激励措施吸引广大公民和企业参与相关领域部门的创新竞争,激励社会公众和企业全身心的投入创新工作中,通过网络众包和公民科学挖掘各类创新人才,集思广益,增进创新产出效益,加快了相关科技研究的工作进展和创新进度。
(五)明确政府创新服务者的角色定位
美国不断在重申其“创新大国”的地位并加以巩固,在美国国民、企业的心中形成了鲜明的定位,有助于建立全民创新的文化氛围,创新国家的定位似乎给美国产品戴上了创新的光环。《战略》中多次强调联邦政府的创新服务的角色定位,为创新者铺平道路,打造创新者国度。美国联邦政府不仅号召全民积极创新,更以自身切实行动通过完善机构体制提升优化政府机构的创新能力,在创新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创新型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
四、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启示
(一)坚持基础研发的投入是创新的基础
美国历届政府都以基础研究为重点并加以强调。当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的投入一般占研发总经费的10%到20%,但中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总经费的比重仅不到5%。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三,但同年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总投入比重仅为4.8%。基础研究直接关系到我国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增长,因此我国必须加大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面向未来的稳定财政投入机制,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相应政策激励社会资金投入基础研究。
(二)重视制造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是美国的核心创新产业,占据了美国私营部门的研究和开发的近3/4,制造业对于提高美国当前和未来的生产率、高质量就业增长具有战略性意义。同样,中国制造业在中国工业总产值、全球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制造业的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需求,更是未来竞争的重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我国必须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在产业链条中注入知识产权和创意思维从而提高产品“智”价,提高品牌价值。
(三)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为创新提供支撑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若干意见》,着力解决新阶段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和瓶颈问题,寻求重点突破。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要提高对关乎未来竞争的产业、关系民生的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强化知识产权运用,支撑产业顺利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优势;细化对前瞻性产业的保护、激励措施和特殊性扶植政策,促进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形成创新产业链条,继而形成创新生态系统。
(四)重视下一代创新人才的培养
《战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创新人才”(STEM innovators)的培养和财政资金的投入,人才一直都是美国创新和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的关键。我国要加强对下一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培养,在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提供接触科学的机会,为学生追求卓越、发挥创造力提供基础性条件,做好未来创新、竞争人才的战略性储备。
(五)提升国家创新文化氛围
加强创新型国家的教育和宣传,营造浓厚社会认同氛围,使创新精神成为一种人人追求的价值观。扎实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需要加强弘扬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并着力打造一批中国创新企业和创新产品在国民心目中逐步建立创新大国的定位,进而在全球建立“创造大国”的形象。
(六)发挥国民创造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强调:“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即通过互联网整合全社会力量实现企业的创新,这与《战略》所强调的通过众包和公民科学具有一定相似性。基于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基于互联网大环境,加强对众包和公民科学的进一步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七)政府机构提高创新意识
我国政府机关不仅要号召全民创新,更需要通过变革和完善自身体制建设优化政府机构的创新能力,在创新方面起到表率作用,积极打造创新型政府和数字化服务政府。政府部门应该把创造性的改革作为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增进公共利益的基本手段,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和服务方式,拓展数字化利用方式和范围,从而能够更优质地为创新型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