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塔那古墓群距吐鲁番市区约40公里,位于火焰山之南,高昌故城之北约2公里的地方。那里有一片开阔的土地,地上可见隆起的土丘,古墓就深藏在这些土丘之下,如今已有三处墓穴开放,供游人参观。
在阿斯塔那古墓群旁还有哈拉和卓古墓群,它们分别是两个相邻的居民村的名称。阿斯塔那是维吾尔语“首府”的思,因高昌回鹘王国的都城离此不远而得名。哈拉和卓是古代维吾尔王国一位大将的名字,他死后,人们就将其生前驻地命名为“哈拉和卓”。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西面,哈拉和卓古墓群位于东面,本是两个墓区,后统称“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是古代高昌王国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各位知道,高昌故城在吐鲁番的历史上曾经是汉代以后、元代以前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高昌故城北郊、东北郊和西北郊的地方就成了当年各族居民寻求死后安乐的幽静之地。在这方圆10多公里的戈壁沙丘之中,堆积着密密麻麻的古冢,埋葬在这里的有达官贵人,也有将军和武士,更多的是平民百姓;经历代沿袭,再加上吐鲁番地区特殊的地理状况和气候条件,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就成了一座著名的反映高昌故城风貌的地下历史博物馆。
墓葬的形制
游客们,阿斯塔那古墓群现清理出三座斜坡式墓道土洞墓供游人参观,我们在参观前,先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墓葬形制。
阿斯塔那墓葬形制为斜坡墓道洞室墓。古墓平面形状如“甲”字。墓室前方,是一条10米长的斜坡墓道,墓道尽头连着墓室,是死者安息的地方,墓内一般为夫妻合葬,有的一男二女或三女,此外还有少量的单人葬。墓室顶为平顶或穹隆形,一般高为2米以上,长宽4米见方。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墓室后墙的壁画,绘有人物、鸟禽、花卉、山水,形象逼真,线条流畅。人们可由此来判断墓主人的身份。据考证,墓室主人大多数是居住在当地的汉族人,少数为兄弟民族。这说明当时高昌王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