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接着说:“如果全团只有一位游客拍桌子骂人,骂的是餐厅的一位服务员,但是他以前并没有这样骂过人。你说,会是什么原因呢?”
小康说:“我想是那位服务员的服务没有针对性,没有把服务工作做好。”
“如果全团只有这位游客拍桌子骂人,他以前也没有这样骂过人,但是他骂的不是某一位服务员,而是见到哪一位服务员都骂。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那就是这个餐厅的服务没有针对性,没有把服务工作做好了,比如,这位游客是个回族,却发现所有的菜里都有猪肉。”
“如果全团的游客都拍桌子,而且是在整个旅途中经常拍桌子。看不出有特定的对象。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那大概就是这个团里的游客都对旅游计划不满了。”
“对。不过也可能是游客拉帮结派,帮派之间的矛盾扩大化了。好,我们再接着往下说。如果全团的游客都拍桌子,但以前并没有这样,只是在早晨才这样,而且大家是冲着同一位服务员。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是这位服务员的服务态度出了问题。”
“如果全团的游客都拍桌子,也只是在早晨才这样,但并不是都冲着同一位服务员。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那肯定是这个餐厅出了严重的差错,比如,把自助餐改成了桌餐。”
小梁说:“你看,这样来找原因,思路就清楚多了。不过,也不能说只要这样一想,就什么都清楚了,有些情况还需要再进一步去了解。但是,这样可以分清哪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处理问题时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
分析
本案例所讨论的是“归因”的过程。归因理论众多,从实践和理论指导的易操作性来看,凯利的归因理论最适合旅游团内的归因分析。凯利认为,“归因”的思维过程有三条线索:其一,是从行为的主体来看行为是否具有“一致性”;其二,是从时阃上来看行为是否具有“一贯性”;其三,是从行为的对象来看行为是否具有“区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