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宋代的黎族服饰就以“机杼精工,百世千华”驰名于全国,招来了远近商贾,畅销两广,并被征为朝廷贡品。
黎族的服饰艺术主要表现在丰富多彩的花纹图案上,常见的图案有:植物、动物和人物等三大类,计约200多种。
黎族的纺织品有:黎锦、黎单、黎幕、花被等,瑰丽可爱,光彩夺目。
清代文人程秉钊用“黎锦光辉艳若云”的诗句来赞美巧夺天工的黎锦,是并不过分的。黎锦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主要是做工精细,美观实用,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黎锦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且极广。各地黎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喜爱,创造了多种织、染、绣技术。经如,白沙县黎族人民有一种两面加工的彩绣,制作精工,多姿多彩,富有特色,有似苏州“双面绣”之美。总的来说,各地的黎锦风格多样,有的古朴淡雅,有的华贵富丽,有的潇洒轻盈,充分表现了黎族人民的才能和智慧。
黎族的纺织艺术不仅具有漫长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而且在纺、织、染、绣等方面,对我国的棉纺织业的发展都有过重要的贡献。
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镇的黄道婆,来到海南岛的崖州。崖州的黎族姐妹热情地接待了她,并手把手地教她纺纱和织布的技术。黄道婆勤劳好学,又肯动脑筋,很快就学会这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