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今年录取的2010级本科新生中,有63人未办理入学手续。虽然,全国高校未报到新生每年都会有一批,但均没有超过教育部控制的1%的比例。武汉大学此次弃学人数也并不算多,只占0.76%。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能到武汉大学这样的名校读书,是不少人求之不得的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选择了放弃?放弃,又意味着什么呢?
或出国或担心就业
武汉大学与这63名学生分别进行了联系。其中9人因联系方式变更无法联系上。其他联系上的54人中,有14人明确要出国,明确表示专业不对口而复读的学生不到10人,其他人表示放弃入学资格,但并未说明原因。63人中,调剂专业录取的学生只有15人。
从弃学学生所录取的专业看,较多的是医学院护理专业10人,国际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0人,动力与机械学院材料专业等6人,哲学学院6人,外语、新闻、信息管理、历史、数学、物理电信等专业也有个别学生。我们了解到,护理、软件、材料等专业都是社会上的“热门”专业,就业率在武汉大学都排在前列,其中护理学就业率达100%;哲学学院近年就业率均在90%左右,而且就业层次较高。
在软件学院未到的10人中,有4人为第二学位学生,因为已找到工作而选择放弃;有3人决定出国,1人因病不能到校,还有2人未说明原因。动力与机械学院的6人中有3人明确出国,哲学学院6人中也有2人表示出国学习。护理专业未报到的学生全部是武大后来征集志愿录取的。
据了解,该校在与这些学生联系沟通时,也介绍了武汉大学宽松的转专业政策。护理学专业小别表示,自己没有来报到,主要是因为担心不好就业,而且社会上也有一些偏见;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小刘则表示,虽然知道遥感专业是武大的王牌专业,但已经拿到了国外大学的通知书,想选择走另一条路。
录取后“弃学”不妥
高校生源未来将越来越紧张。有报道说,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占毕业生总量的比例并不高,但在逐年上升。以南京为例,2007年,应届高中毕业生被国外大学录取的学生约占0.7%,2009年达到1.7%。在一些省、市级示范学校,这一数字可占到应届高中毕业生总数的5%至10%。
有位业界的人士说,10年前,出国留学的本科生群体,除个别尖子生外,主要集中在考不上大学或只能考取“二本”学校的学生;5年前,出现了一些能够考取国内“一本”学校,但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最近,一批综合素质拔尖的学生,选择了出国留学读本科,而且获得了国外名校的奖学金。
社会上对高校一些专业的认识有偏差。一些家长和学生,对专业情况不是真正了解,就做了决断。如哲学,是武大的优势专业,超过60%的本科学生都有继续深造的机会。偏见遮挡了视线,如护理学专业,国内各大医院急需该专业人才,但因为传统认为,这是“照顾别人”的工作,不受尊重。
也有人认为,“弃学”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这种现象,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选择的多样化,本身就是社会进步一种表现。
但不管怎么说,这给社会带来了一些麻烦和损失。如果这些人在录取之前,就明确选择放弃,那么,就会有其他人补充进来,而现在,则不可能了。虽然现行的政策,对这些人明年再次报考大学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是,这些“放弃”者多少应该感到一点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