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化学趣史十一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1月16日 共有 952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1789 年,拉瓦锡出版了他的名著《化学概论》。
    在《化学概论》里,拉瓦锡讲述了自己的实验,清楚地、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燃烧的本质,批判了燃素学说。
    拉瓦锡把自己的燃烧理论,归纳成这样四点:1、燃烧时放出光和热;2、物质只在氧气中燃烧;[19]3、氧气在燃烧时被消耗;燃烧物在燃烧后所增加的重量,等于所消耗的氧气的重量;4、燃烧后,燃烧物往往变成酸性氧化物,而金属则变为残渣。
    在这本名著中,拉瓦锡以大量的实验为根据,用更精确的科学语言,阐述了物质不灭定律。
    拉瓦锡写道:“物质虽然能够变化,但是不能消失或凭空产生。
    ”拉瓦锡还用数学的形式,严格地表达了物质不灭定律,他说:“如果我把硫酸和一种盐一起加热,而得到硝酸和硫酸钾,那么,我完全可以确信这所用的盐是硝石(即硝酸钾——编著者注),因为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我可以把这场化学反应写成下列的方程式:设:x 为生成那种盐的酸;y 为生成那种盐的硷。
    那么(x+y)+硫酸=硝酸+硫酸钾=硝酸+(硫酸+钾的硷)所以x=硝酸y=钾的硷这样,那种盐就必定是硝石(硝酸钾)了。
    ”在化学上,拉瓦锡是第一个根据物质不灭定律,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成为化学方程式的首创者。
    新生事物在一开始,常常遭到旧势力的非难。
    尽管在当时,拉瓦锡已经十分明白地揭示了燃烧的秘密,但是,仍然有一些化学家还不相信拉瓦锡的实验,死抱住燃素学说不放,连著名的普利斯特列在临死时还坚持燃素学说,罗维兹在1786 年还企图用实验证明燃素的存在。
    但“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真理不怕时间的考验。
    当时拉瓦锡的学说虽然未被普遍承认,燃素学说仍占上风,可是到了18 世纪末,拉瓦锡的学说终于被化学界普遍承认,燃素学说终于被推翻了。
    定组成定律自从发现了物质不灭定律,并在化学实验中提倡使用天平以后,化学家们在研究工作中,都开始重视物质的重量,定量地进行研究。
    既然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重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重量,那么,在反应物质和生成物之间,是不是存在着一定的化合比例关系呢?这还是一个谜。
    18 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的老仆人,一大清早便开始在实验室里忙碌着:扫地,整理仪器、书籍和洗刷瓶子。
    门铃响了,邮递员送来了一只木箱子。
    老仆人过去一看,喃喃自语道:“又是水!..这已是第十四次收到装着水的木箱了。
    昨天刚刚收到来自日内瓦湖的水,今天又收到这来自非洲刚果河的水。
    ”普鲁斯特为什么要从世界各个角落,收集各式各样的水呢?难道他当真开办一个水的“博物馆”?这倒真是件怪事呐!原来,普鲁斯特在探索着这样的一个秘密:“十个指头有短长,荷花出水有高低”,那么,世界上不同地方的水,它们的组成是不是一样?实验结果非常有趣:不管是北方的海水,还是南方的海水;不管是欧洲的水,还是非洲的水;不管是河水、湖水,还是井水、泉水;也不管是热水,还是冷水;总之,不管水的来源怎样,除去这些水中所含的少量杂质后,所得的纯水的组成,一律都是含氧88.9%和含氢11.1%(指重量百分比)——没有一个例外。
    [20]普鲁斯特面对着桌子上成排成排的瓶子,翻阅着几个月来辛辛苦苦工作所得的分析结果,终于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斩钉截铁般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水,是具有固定的组成的。
    自然,这里仅仅是水,那么,其他的种种化合物是不是也像水一样具有固定的组成呢?结论还必须从严谨的实验中去探求。
    1799 年,普鲁斯特又拿了一种绿色的铜化合物——硷式碳酸铜(分子式为CuCO3·Cu(OH)2)进行化验。
    硷式碳酸铜这名字听来似乎很陌生,其实,铜锅上的铜绿里就含有它,漂亮翠绿的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也是它。
    普鲁斯特首先化验了各种天然的硷式碳酸铜。
    在他的实验记录本上,有着这样一排排同样的数据:第一种化验结果:含氧化铜69.4%,二氧化碳25%,水5.6%。
    (指重量百分比,下同。
    )第二种化验结果:含氧化铜69.4%,二氧化碳25%,水5.6%。
    第三种化验结果:含氧化铜69.4%,二氧化碳25%,水5.6%。
    ....天然的是如此,人造的怎么样呢?接着,普鲁斯特又把天然的孔雀石溶解在硝酸里,再加入碳酸钾,重新得到绿色的沉淀物——人造的硷式碳酸铜沉淀。
    他化验了这人造的硷式碳酸铜,结果依然是:含氧化铜69.4%,二氧化碳25%,水5.6%。
    又是完全吻合!普鲁斯特对待科学研究工作,既严肃,又缜密。
    他虽然做了不少水和硷式碳酸铜的分析工作,但是,他还觉得作得不多、不够。
    为了进一步获得更丰富的资料,他写了许多信,给各国的科学院和朋友们,请求他们从世界各地寄来各种矿石。
    普鲁斯特接着分析了来自西班牙和日本的两种矿砂——硫化汞,测得的结果都是含86.2%的汞和13.8%的硫。
    他化验了来自秘鲁和俄国西伯利亚的两种氯化银,测得的结果也都是含75.3%的银和24.7%的氯。
    他又分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盐、湖盐、岩盐,测得的结果都是含39.3%的钠和60.7%的氯。
    普鲁斯特前后花了7 年的功夫,认真地做了上千次的化学分析实验,他从大量的事实中,终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任何纯净的化合物都具有固定的组成——不管这化合物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也不管这化合物是用什么方法制取的。
    在化学上,这就是著名的“定组成定律”,又叫“定比定律”。
    科学的发展总是曲折的。
    真理,常常是在争议中才得到进一步的考验和证实。
    1799 年,普鲁斯特发表了定组成定律后,马上受到上法国科学家贝索勒的激烈反对。
    贝索勒是拉瓦锡的学生。
    1799 年,贝索勒在埃及发表了自己的《化学亲和力定律》一文,这个定律,恰恰和普鲁斯特的定组成定律相反。
    贝索勒在《化学亲和力定律》这篇论文中写道:“一个化合物是没有固定的组成的。
    每一种物质可以按照随便什么比数同另一种物质化合。
    ”贝索勒和普鲁斯特一样,也是一个谨严的科学家。
    贝索勒并不是没有根据、凭空臆测地反对定组成定律,他也进行了许多实验,对铁的氧化物进行了定量分析,所测得的结果是:铁和氧可以按各种不同的比数化合。
    这样,这两位科学家便各说各有理,在法国的《物理》杂志上,你一篇论文,我一篇论文地争论开了。
    从1799 年,一直争论到1808 年,前后达9年之久。
    争论并不是坏事。
    
    

 

相关新闻

科学家研制光学燃料或可取代石油燃料
孔雀石绿
考点:有机化学几个基本概念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考点 钠及其化合物
化学高考考点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高考考点2 离子反应
化学高考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
2008年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化学实验
2008年高考化学分类解析11-化学计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硒和碲
硫的含氧化合物
硫和硫化物
氧专题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卤化物
卤化氢和氢卤酸
卤素单质
碳族元素疑难点解析
硝酸专题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