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应具有波粒二相性:
光的波动说无法解释光电效应,但粒子说可以解释。它的思想是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的起源。
第三节 光谱的研究
一、巴尔末发现氢光谱规律
1.背景:杨的干涉实验提供了测定波长的方法。
1814——>夫琅禾费对太阳光谱也进行了细心的检验。
1859——>基尔霍夫在研究碱金属光谱发现了铯和铷。
1868——>埃格斯特朗首先找到氢光谱的谱系。
2.瑞士科学家巴尔末(1825-1898)的贡献
如何从浩繁的光谱资料中找出其中的规律?
巴尔末,瑞士的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哈根拜希教授的指点下将氢光谱的规律总结出来,于1884年6月25日正式发表:
,n=3,4,5,……
次年发表了论文。
1)由于埃氏对氢谱线的精确测量,提供了氢的可见光部分的四条谱线的精确波长,从中巴尔末提出了一个共同因子:B=3645.6×107毫米。
2)氢的前四根谱线的波长可以从这一基数,相继乘以系数9/5,4/3,25/21,9/8。初看起来,这四个系数,没有构成规则数列,但如果将第二项与第四项分子、分母分别乘以4,则分子为3×3,4×4,5×5,6×6,而分母的完全平方相应的差4,这样就出现了的规律。
由于巴尔末公式的发现,光谱成因的神秘大门被打开了,人们研究原子内部结构,又有了一个新的依据,此后光谱规律不断被揭示, 一门新的系统的科学——原子光谱形成了。
二、广义巴尔末公式
巴尔末公式发表以后,不少科学家受到进一步的启发和鼓舞。又有人从恒星的光中拍摄到氢光谱,在紫外区的一些光也可从巴尔末公式中将n取7,8……等得到。
1890年,瑞典人里德伯将氢光谱规律总结为:
,n=3,4,5……
其中R=4/B,被称为里德伯常量。
该公式发表在《论化学元素线光谱的结构》一文中。
第四节 光速的测定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能否准确测定是物理实验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标志。
一、早期的实验
1.伽利略提出:在已知距离的两个高山峰上,放两盏灯,利用接收灯闪亮的时间去除间距,来测光速,但误差较大。
二、天文学方法
丹麦人奥罗斯·罗末(1644-1710)于1675年提出。
木星有13个卫星, I0(木卫一)是木星的一颗卫星,绕木星旋转一周的时间约42小时28分16秒,因此在地球上看木卫蚀也应是42小时28分16秒一次,但是观测后时间却不一样,原因是两次观测木星与地球的距离不一样,从发出的光信号所传递的空间距离不同。用两次木卫蚀的时间差去除两次木星与地球的距离差,即可求得光速。
现代人用此法可测光速为2.998×108米/秒。
三、地面方法
1849年,法国人菲索(1819-1896)用齿轮旋转法测得光速为米/秒。他是第一个首次证明光速可以在实验中测得的人。另外,法国人付科、美国人纽克姆等都对光速测定做过贡献。
下面介绍阿尔伯特·迈克尔逊((1926)旋转棱镜法:
棱镜旋转的转速可以测定,由发光和接收光的时间、棱镜转速和光来回传递距离的数学关系,可以导出光速来。
1907年,他是第一位获诺贝尔物理奖的美国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