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无机化学讲义49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1月17日 共有 2042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12、3、4、盐类
    1、盐类的性质
    (1)晶体类型
    碱金属盐大多数是离子晶体,它们的熔点、沸点较高(见表12-15)。由于Li 离子半径很小,极化力较强,它的某些盐(如卤化物)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共价性。
    碱土金属带两个正电荷,其离子半径比相应碱金属离子小,故它们的极化力增强,因此碱土金属盐的离子键特征比碱金属差。但同族元素随着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大,键的离子性也增强。
    (2)溶解性:
    碱金属的盐类大多数都易溶于水,少数碱金属的盐难溶于水,如氟化锂LiF、碳酸锂Li 2CO3、磷酸锂Li3PO4.5H2O等。Li 的半径小,所以许多锂盐难溶(极化作用大);少数大阴离子的碱金属盐是难溶的。例如,六亚硝酸根合钴(Ⅲ)酸钠Na2[Co(N02)6]与钾盐作用,生成亮黄色的六亚硝酸根合钴(Ⅲ)酸钠钾K2Na[Co(N02)6]沉淀,利用这一反应可以鉴定K 。四苯基硼酸钠与K 反应生成K[B(C6H5)4]白色沉淀,也可用于鉴定K 。醋酸铀酰锌ZnAcz•3U02Ac2与钠盐作用,生成淡黄色多面体形晶体NaAc•ZnAc2•3lJOzAc2•9H2O,这一反应可以用来鉴定Na 。此外,Na[Sb(OH)6]也是难溶的钠盐,也可以利用其生成反应鉴定Na 。
    钠、钾盐溶解性的差异
    在钾、钠的可溶性盐中,钠盐的溶解性较好,但NaHCOa的溶解度不大但NaHCO3小; 钾盐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这是常见的钠盐中两个溶解性较特殊的盐。钠盐的吸湿性强,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它溶易形成结晶水合物,如Na2SO 4•10H2O ,Na2HPO4 •12H2O ,Na2S2O3 •5H2O等。
    标准试剂多为钾盐;作炸药用钾盐。
    碱土金属的盐比相应的碱金属盐溶解度小,而且不少是难溶的,通常碱土金属与半径小、电荷高的阴离子形成的盐较难溶。例如,碱土金属的氟化物、碳酸盐、磷酸盐以及草酸盐等都是难溶盐。钙盐中以CaC2O2的溶解度为最小,因此常用生成白色CaC202的沉淀反应来鉴定Ca2 。碱土金属与一价大阴离子形成的盐是易溶的。例如,碱土金属的硝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酸式碳酸盐、磷酸二氢盐等均易溶,卤化物除氟化物外也是易溶的。碱土金属的硫酸盐、铬酸盐的溶解度差别较大。一般阳离子半径小的盐易溶,例如,BeS04和MgCr04是易溶的,而BaS04和BaCr04则是难溶的。BaS04甚至不溶于酸,
    (3)、热稳定性高,但NO 3 - ,CO 3 2-易分解
    热稳定性是指化合物受热时易否分解的性质,如果分解温度很高,则认为热稳定性高,否则热稳定性底。
    由于碱金属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离子的极化能力最弱,因此碱金属盐是最稳定的盐。只有锂的盐稳定性较差。碱金属的硝酸盐热稳定性差,加热时易分解,例如:
    4LiN03→2Li20 4N02 02
    2NaN03→7302NaN02 02
    2KN03→670~C 2KN02 02
    碱土金属盐的热稳定性比碱金属差,但常温下也都是稳定的。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硫酸盐等的稳定性都是随着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强,表现为它们的分解温度依次升高。铍盐的稳定性特别差。例如,BeC03加热不到100℃就分解,而BaC03需在1 360℃时才分解。铍的这一性质再次说明了第二周期元素的特殊性。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规律可以用离子极化来说明。在碳酸盐中,阳离子半径愈小,即z/r值愈大,极化力愈强,愈容易从C032-中夺取O2-成为氧化物,同时放出C02,表现为碳酸盐的热稳定性愈差,受热容易分解。碱土金属离子的极化力比相应的碱金属强。因而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稳定性比相应的碱金属差。Li 、Be2 的极化力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中是最强的,因此Li2C03和BeC03在其各自同族元素的碳酸盐中都是最不稳定的。
    2、几种重要的盐
    
    §12.4  对角线规则
    
    在S区和p区元素中,除了同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外,还有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呈现出“对角线”相似性。在周期表中某一元素的性质与其右下方的元素的性质相似的现象,称为对角线规则。这种现象在IA族的Li与ⅡA族的Mg,ⅡA族的Be与ⅢA族的Al,ⅢA族的B与ⅣA族的Si之间表现明显。处于周期表中左上右下对角线位置上的邻近两个元素,由于电荷数和半径的影响恰好相反,它们的离子极化作用比较相近,从而使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由此反映出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内在联系。
    课堂小结:
    
    思  考  题
    
    1.s区元素单质的哪些性质的递变是有规律的,试解释之. 
    2、IA族和ⅡA族元素的性质有哪些相近?有哪些不同? 
    3、 (Li /Li)比 (Cs /Cs)还小,但金属锂同水反应不如钠同水反应激烈,试解释这些事实。
    4.试述过氧化钠的性质、制备和用途。
    5.解释s区元素氢氧化物的碱性递变规律。并推测LiCl,BeCl2,MgCI2,CaCl2溶液的酸碱性,再简单说明之,或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6.解释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变化规律。
    7.通过s区元素化学的讨论,说明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单质的制取方法以及单质、化合物的用途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内在联系。你怎样理解“性质是元素化学中最基本的内容”这句话?
    8.试述对角线规则,比较锂与镁、铍与铝的相似性。与同族元素相比,锂、铍有哪些特殊性。
    10.城市路边的钠蒸气照明灯所发出的黄光产生于电子从3p轨道跃迁到了3s轨道,钠光谱谱线波长为589nm。(1)写出钠发光时,其原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2)计算钠原子3P与3s轨道间的能级差。
    11、卤化锂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顺序为:LiI >liBr>liCI>LiF,试解释之。
    
    习    题
    1、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Na H2→                  (2)LiH(熔融) →
    (3)CaH2 H20→                (4)NaH HCl→
    (5)Na2O2 Na →               (6)Na202 C02→
    (7)Na202 2Mn04- H →
    (8)Ba02 H2S04(稀、冷) →
    2.写出下列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并予以配平。
    (1)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两种二元化合物;
    (2)在纯氧中加热氧化钡;
    (3)氧化钙用来除去火力发电厂排出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4)惟一能生成氮化物的碱金属与氮气反应;
    (5)在消防队员的空气背包中,超氧化钾既是空气净化剂又是供氧剂;
    (6)用硫酸锂同氢氧化钡反应制取氢氧化锂;
    (7)铍是s区元素中惟一的两性元素,它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了气体和澄情的溶液,
    (8)铍的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9)金属钙在空气中燃烧,将燃烧产物再与水反应。
    3.商品NaOH(s)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03,如何鉴别之,并将其除掉何配制不含Na2C03的NaOH溶液?
    4.用两种不同的简便方法区分Li2COs(s)和K2C03(s)。
    5.NaOH(s),Ca(OH)2(s)都是强碱,自行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区分这两种碱。如何区分KOH(s)和Ba(OH)2(s)?
    6.某溶液中含有MgCl2和BaCl2,试设计一实验方案将Mg2 和Ba2 分离开。如何分离NaCl 和MgCl2?
    7.下列物质均为白色固体,试用较简单的方法,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常用试剂区别它们,并写出现象和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Na2C03,Na2S04,MgCO3,Mg(OH)2,CaCl2,BaC03
    8、将1.00 g白色固体A加强热,得到白色固体B(加热时直至B的质量不再变化)和无色气体。将气体收集在450 mL的烧瓶中,温度为25℃,压力为27.9 kPa。将该气体通人Ca(OH),饱和溶液中得到白色固体C。如果将少量B加入水中,所得B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的水溶液被盐酸中和后,经蒸发干燥得白色固体D。用D做焰色反应试验,火焰为绿色。如果B的水溶液与H2S04反应后,得白色沉淀E,E不溶于盐酸。试确定A,B,C,
    D,E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9.以Na2S04,NH4HCO3和Ca(OH)2为原料可依次制备NaHC03,Na2C03和NaOH,试以反应方程式表示之。
    10.在工业生产中,以氯化钠为原料所能得到的化工产品有哪些?简述其工艺过程或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11、写出Ca(OH)2(s)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该反应在298 K下的标准
    平衡常数 。如果CaCl2溶液中含有少量MgCl2可怎样除去?
    12.计算298K标准状态下金属镁在C02中燃烧的焓变。根据计算结果说明能否用C02作为镁着火时的灭火剂。
    13、计算反应MgO(s)十C(石墨)≒CO(g)十Mg(s)的 (298 K),  (298 K)
    和 (298K)及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相关新闻

testtest
上善制度的炼成
新时代呼唤管理理论创新——大卫�梯斯与动态能力理论
创业的不变逻辑
创新管理需要回答的5个问题
十一、弥离
十、转院
九、生机
八、传染
七、求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硒和碲
硫的含氧化合物
硫和硫化物
氧专题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卤化物
卤化氢和氢卤酸
卤素单质
碳族元素疑难点解析
硝酸专题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