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P区元素(二)
§14、1 氧 族 元 素
14、1、1 氧族元素概述
氧族元素包括氧(O)、硫(S)、硒(Se)、碲(Te)和钋(Po)五种元素。除O外其余称为硫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增大,电负性减小,从典型的非金属元素O和S过渡到准金属元素Se和Te,Po为金属元素。
氧族元素价电子构型为ns2np4。氧族元素与其他元素原子化合时有共用或夺取两个电子以达到8电子型稳定结构的倾向。O与大多数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型化合物(如Li20,MgO,Na 2 O ,A12O3,等);而S,Se,Te只与电负性较小的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型化合物(如Na2S,BaS,K2Se等),与大多数金属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如CuS,HgS等)。O常见的氧化数是一2(除过化物和氟氧化物OF2外),S的氧化数有一2, 4, 6。其他元素常以正氧化态出现,氧化数有 2、 4、 6。从S到Te正氧化态的化合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14、1、2、氧及其化合物
1 氧
(1)物理性质
氧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元素,其丰度居各种元素之首,其质量约占地壳的一半。氧广泛分布在大气和海洋中,在海洋中主要以水的形式存在。大气层中,氧以单质状态存在,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约为21%,质量分数约为23%。海洋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89%。此外,氧还以硅酸盐、氧化物及其他含氧阴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岩石和土壤中,其质量分数约为岩石层的47%。
自然界的氧有三种同位素,即16O,17O,18O,其中16O的含量最高,占氧原子数的99.76%。18O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可以通过水的分馏以重氧水的形式富集之。18O常作为示踪原子用于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氧有O2和O3两种单质。氧分子的结构式为O二O,具有顺磁性。在液态氧中有缔合分子O4存在,在室温和加压下,分子光谱实验证明它具有反磁性。
氧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在一183℃时凝聚为淡蓝色液体,冷却到一218℃时,凝结为蓝色的固体。氧气常以15 MPa压人钢瓶内贮存。氧分子是非极分子,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标准状况下,1 L水中含溶解氧49.1 mL。尽管如此,这却是各种水生动物、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通常氧气由分馏液态空气或电解水制得。实验室利用氯酸钾的热分解制备氧气。
臭氧(O3)是浅蓝色气体,有鱼腥臭味。雷击、闪电及电焊时,部分氧转变成臭氧。在离地面20~40km的高空有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对地球99%的紫外线辐射,有保护地球生物的作用。臭氧分子为极性分子,臭氧比氧气易溶于水(0℃时1 L水中可溶解0.49 LO3)。液态臭氧与液氧不能互溶。臭氧可以通过分级液化的方法提纯。
与氧气相反,臭氧是非常不稳定的,在常温下缓慢分解,在200℃以上分解较快:
202(g)→ 302(g); =一285.4 kJ•mol—1
二氧化锰的存在可加速臭氧的分解,而水蒸气则可减缓臭氧的分解。纯的臭氧容易爆炸。
(2)化学性质
氧单质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氧化性。比较氧单质的电极电势可看出,O3是比O2更强的氧化剂。它无论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臭氧是最强氧化剂之一。除金和铂族金属外,它能氧化所有的金属和大多数非金属。
酸性溶液 02 4H 4e-≒ 2H20 (02/H20)=1.229V
O3 2H 2e—≒O2 H20 (03/H20)=2.076V
碱性溶液 02 2H20 4e—≒40H— (02/OH—)=0.401V
O3 H20 2e-≒ Oc 20H— (O3/OH—)=1.24V
①与单质直接化合 氧分子的键解离能较大,D(O—O)=498 kJ•mol-1,常温下空气中的氧气只能将某些强还原性的物质(如NO,SnCl2,H2S03等)氧化。在加热条件下,除卤素、少数贵金属(如Au,h等)以及稀有气体外,氧气几乎能与所有元素直接化合成相应的氧化物。氧与变价金属化合生成高价氧化物。在平常条件下,臭氧能氧化许多不活泼的单质如Hg,Ag,S,I2等,而氧不能。例如湿润的硫磺能被臭氧氧化
S 303 H20→H2S04 302
②与化合物反应 氧单质能与多数氢化物如H2S,NH3,CH4和低价态化合物反应。如
2H2S 02→2S(或SO2) 2H2O
4FeCl2 4HCl 02→4FeCl3 2H20
O3 2I— 2H → I2 02 H20
这一反应用于测定臭氧的含量。
氧气的用途很广泛。富氧空气或纯氧用于医疗和高空飞行。大量的纯氧用于炼钢。氢氧焰和氧炔焰用于切割和焊接金属。液氧常用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
O3的强氧化性可应用于面粉、纸浆、棉麻的漂白剂和水的净化,脱色,具有不产生异味,没有二次污染的特点。臭氧与活性炭相结合的工艺路线,已成为饮用水和污水深度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尽管空气中含微量的臭氧有益于人体的健康,但当臭氧含量高于l mL/m3时,会引起头疼等症状,对人体是有害的。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它对橡胶和某些塑料有特殊的破坏作用。
2、氧化氢(H2O2 )
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一般也称为双氧水。过氧化氢(H2O2)纯品是一种无色黏稠的液体,熔点为一1℃,沸点为150℃。一4℃时固体H202的密度为1.643 g•cm-3。H202分子间通过氢键发生缔合,其缔合程度比水大。H2O2能与水以任何比例相混溶。市售品有30%和3%两种。过氧化氢气体和浓溶液对皮肤有较强的烧蚀性,30%H202会刺痛皮肤,不慎弄到皮肤上须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H2O2分子是立体结构。在过氧化氢分子中有一个过氧链—O—O—,两个氧原子都以
SP3杂化轨道成键,每个氧原子都连接两个氢原子。两个氢原子位于象半展开书本的两页纸上。两页纸面的夹角q为94°,O-H键与O-O键问的夹角f为97°。O—O健长为149pm,O—H键长为97pm。主要化学性质包括:
(1)热稳定性差 过氧化氢不稳定,能自然分解
2H202→2H20 02 =一196 kJ/m01
光照、加热会加速分解,故应用棕色瓶储存于阴凉处。浓度高于65%的H202和某些有机物接触时,容易发生爆炸。H202在碱性介质中的分解速率远比在酸性介质中大。微量的Mn2 ,Cr3 ,Fe3 , Fe 2 ,Cu2 ,MnO2,I2,PbO2 、Pb 2 等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而微量的锡酸钠和焦磷酸铂舶抑制H202的分解。浓度高于65%的H202与有机物接触易发生爆炸。
(2)弱酸性 H202是一种极弱的酸
H2O2 = HO2 - H 1 =2.0×10-12 2约为10-25
Na202,CaO2和BaO2则可看成是H202的盐。
H2O2 Ba(OH)2 = BaO2 2H2O
(3)氧化还原性
酸性介质 H202 2H 2e≒ 2H20 (02/H20)= 1.776V
02 2 H 2e≒ H202 (02/H202)=0.695V
碱性介质 HO2-十H20 2e ≒30H— (H02—/OH—)=0.88V
02 H20 2e≒ H02— OH— (02/H02—)=一0.076V
由于H202中O的氧化数为一1,所以H20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从标准电极电势可知,无论在酸性介质还是在碱性介质中H202都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而在酸性溶液中更为突出。例如
2Fe2 H202 40H→ 2Fe(OH)3↓
2Fe2 H202 2H十→2Fe3 2H20
2I- H202 2H →I2 2H20
2[Cr(OH)4]— 3H202 20H—→2Cr042— 8H20
过氧化氢可将黑色的PbS氧化为白色的PbSO4
PbS十4 H202→PbSO4 4H2O
H202的还原性较弱,只有遇到比它更强的氧化剂时,H202才能被氧化,并放出02。例如
2Mn04— 5 H202 6H →2Mn2 502↑ 8H20
MnO2 H202 2H →Mn2 02↑ 2H20
C12 H202→2HCl 02↑
上述三个反应,很有实际意义,可用来测定H202含量,清洗附着Mn02污迹的玻璃器皿以及除去反应系统剩余的C12,以减少大气污染。
一般来说,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H2O2的氧化性强于还原性,因此,它主要用作氧化剂。
过氧化氢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氧化剂使用,其优点是产物为H2O,不会给反应系统引入其他杂质。工业上使用H2O2作漂白剂,医药上用稀H2O2作为消毒杀菌剂。纯H2O2可作为火箭燃料的氧化剂。实验室常用30%和稀的(3%) H2O2作氧化剂。应该注意,浓度稍大的H2O2水溶液会灼伤皮肤,使用时应格外小心!
在酸性溶液中,H 2 O 2能与重铬酸盐反应生成蓝色的过氧化铬CrO5。CrO5在乙醚或戊醇中比较稳定。
Cr2O 7 2 - 2 H 2 O 2 2H →5H 2 O 2CrO 5 (蓝色)
这是典型的过氧链转移反应。这个反应可用于检查H 2 O 2,也可以用于检验CrO42-或Cr2O72-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