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19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1月18日 共有 929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二十、水的电离?溶液的pH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是电解质溶液的重点和难点,是高中与大学的重要衔接点,同时也是高考化学试题的热点。分析多年的高考化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水的电离和溶液pH这一知识点试题每年考并且常考常新。因此,有必要认真加以训练。
    相关知识点
    1、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跟水的电离密切相关。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
    H2O H2O      H3O OH—,可简写为:H2O        H OH—。此电离平衡易受外界条件(温度、电解质等)影响,但遵循平衡移动原理。实验还证明,在纯水或电解质的稀溶液中,当温度一定时,c(H )与c(OH-)的乘积是一常数,即c(H )?c(OH-)=Kw。Kw简称为水的离子积。它只是温度函数,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5℃时,Kw=1×10-14,100℃,Kw=1×10-12。
    2、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 )与c(OH-)的相对大小。在常温下,
    中性溶液中c(H ) = c(OH-) = 1×10-7mol/L;
    酸性溶液中c(H ) > c(OH-);c(H ) > 1×10-7mol/L;
    碱性溶液中c(H ) < c(OH-),c(H ) < 1×10-7mol/L。
    3、电解质稀溶液的酸碱性可用pH大小来统一度量,其定义式:pH = -1g c(H )。pH的通常范围是0 ~ 14,若pH < 0,则直接用c(H )来表示已比较方便了[c(H ) > 1mol/L];若pH > 14,则直接用c(OH— )来表示也已比较方便了[c(OH-) > 1mol/L]。
    同样可定义:pOH = -1g c(OH-),在常温下,同一溶液的pH + pOH = 14。
    4.强酸、弱酸与碱、与活泼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的比较
    (2)相同pH、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的比较
    ☆结论:
    ①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产生H2的多少是由酸最终电离产生H 的物质的量决定的;产生H2的快慢是由酸中c(H )决定的。
    ② 酸中和碱的能力强弱是由酸最终电离产生H 的物质的量决定的。
    5.证明某酸(如醋酸)是弱酸的实验原理
    ①    测定0.01mol/L 醋酸溶液的pH,发现大于2 。[说明c(H )< c(醋酸),即醋酸末完全电离]
    (该方案简单可行)
    ②    用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测定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发现呈碱性。
    [说明CH3COO—发生了水解,即CH3COOH是弱酸](该方案亦简单可行)
    ③    向滴有石蕊试液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H3COONH4晶体后振荡,发现红色变浅。[CH3COONH4晶体中由于NH4 、CH3COO— 对应的NH3?H2O和CH3COOH在常温时电离常数几乎相同,故它们的水解程度相同,所得溶液呈中性,但在醋酸溶液中增加了醋酸根浓度,石蕊试液的红色变浅,酸性减弱,说明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且逆向移动了,亦即说明醋酸是弱酸](该方案亦简单易行)
    ④    取等体积、pH都等于2的醋酸和盐酸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前者中和NaOH多。
    [说明n(醋酸) > n(盐酸)         c(醋酸) > c(盐酸)         c(醋酸) > c(H )      醋酸是弱电解质       ]
    (该方案的缺点是:难以配得pH等于2的醋酸)
    ⑤    取等体积、pH都等于2的醋酸和盐酸与足量的Zn粒反应,并将产生的氢气分别收集起来,发现醋酸生成的H2多。[原理同④]
    (该方案的缺点是:难以配得pH等于2的醋酸,且操作较繁)
    ⑥    将10 mL pH=2的醋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成1L,再测定其pH,发现小于4。
    [说明稀释100倍后,溶液中c(H )稀 > c(H )浓/100,n(H )有所增加,即又有醋酸分子电离了](该方案的缺点是:难以配得pH等于2的醋酸)
    ⑦    在相同条件下,将表面积相同的锌粒分别跟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反应,前者反应速率快,后者反应速率慢。[说明醋酸电离产生的c(H )小于同浓度盐酸的,即醋酸末完全电离] (该方案的缺点是:锌粒的表面积难以做到完全相同)
    6.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比较
    电  离  平  衡    水  解  平  衡
    实    例       H2S水溶液(0.1mol/L)     Na2S水溶液(0.1mol/L)
    研究对象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强电解质(弱酸盐、弱碱盐)
    
    实    质
    弱酸      H 弱酸根离子
    弱碱      OH— 弱碱阳子
    H2O H2O     H3O OH—
    离子化速率 = 分子化速率  弱酸根阴离子 H2O     弱酸 OH—
    弱碱阳离子 H2O     弱碱 H
    水解速率 = 中和速率
    
    程    度
    酸或碱越弱,电离程度越小,多元酸的一级电离远远大于二级电离,大于三级电离……       “越弱越水解”,多元弱酸根一级水解远远大于二级水解,大于三级水解……
    一般中和程度远远大于水解程度
    双水解程度较大,甚至很彻底。
    能量变化       吸热(极少数例外)    吸热
    表达式    电离方程式:①用“      ”
    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H2S     H HS—
    HS—     H S2—
    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①用“     ”
    ②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 ③除了双水解反应,产物不写分解产物,不标↑或↓
    S2— H2O     HS— OH—(主要)
    HS— H2O     H2S OH—(次要)微 粒 浓 度   大小比较       c(H2S)>c(H )>c(HS—)>c(S2—) >c(OH-)       c(Na )>c(S2-)>c(OH-)>c(HS-)>c(H2S)> c(H )
    电荷守恒式    c(H )= c(HS-) 2c(S2-) c(OH-)  c(Na ) c(H )= c(HS-) 2c(S2-) c(OH-)
    物料守恒式    c(H2S) c(HS—) c(S2—)=0.1mol/L    c(H2S) c(HS—) c(S2—)=0.1mol/L= c(Na )/2
    影 响 因 素  温  度    升温促进电离(极少数例外)    升温促进水解
    浓    度       稀  释    促进电离,但浓度减小,酸性减弱    促进水解,但浓度减小,碱性减弱
    通H2S    电离平衡向右移动,酸性增强,但
    电离程度减小,电离常数不变。       S2— H2O     HS— OH—
    H2S OH—    HS— H2O 促使上述平衡右移,合并为:H2S S2—    2HS—
    加Na2S  H2S     H HS—
    S2— H     HS—促使上述平衡右移,合并为:H2S S2—    2HS—    水解平衡向右移动,碱性增强,但水解程度减小。
    ☆结论:酸按酸,碱按碱,同强混合在中间,异强混合看过量。
    (3)如两强酸或两强碱pH值相差两个单位以上[c(H )、c(OH-)相差100倍以上],等体积混合后,相当于pH值小的强酸或pH大的强碱加水稀释一倍[忽略稀溶液中的c(H )或c(OH-)],pH值变化0.3个单位(1g2=0.3)。即:
    强酸混合时,pH混= pH小 0.3                    强碱混合时,pH混= pH大—0.3
    

 

相关新闻

科学家研制光学燃料或可取代石油燃料
孔雀石绿
考点:有机化学几个基本概念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考点 钠及其化合物
化学高考考点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高考考点2 离子反应
化学高考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
2008年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化学实验
2008年高考化学分类解析11-化学计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硒和碲
硫的含氧化合物
硫和硫化物
氧专题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卤化物
卤化氢和氢卤酸
卤素单质
碳族元素疑难点解析
硝酸专题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