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22 每日经济新闻
金融衍生品市场并未随着次贷危机偃旗息鼓,投行刚离虎口又进狼窝。
9月15日,瑞士联合银行盘前发布简短声明,称投行部门一交易员违规操作造成大约20亿美元的损失。18日,瑞银再发声明,将持续3个月的违规交易损失额提高到23亿美元。祸有先兆,9月14日,高盛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宣布,将在10月底之前关闭全球阿尔法(Global Alpha)对冲基金。遭遇清盘的名牌基金,曾是高盛的一颗掌上明珠。
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大规模缩减,上述事件并未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但上述现象无疑再次宣告,投行随意创造金融衍生产品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人们在质疑瑞银的内部风控系统之余,纷纷推测瑞银受损的产品交易真相。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指出,这是疯狂扩张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惹的祸。目前的ETF已经与我们理解的上证ETF等投资品种截然不同,是一连串衍生品组合投资计划,称为“合成ETF”。
次贷危机之后,投资者如惊弓之鸟,在厌恶风险之余纷纷追逐安全岛,ETF被认为安全的投资品种。搞笑的是,恰恰是安全的投资品酿就了最不安全的投资。
合成ETF与次贷产品本质有些类似,所设计的产品包括衍生品在内的琳琅满目的产品,市场中45%的ETF是所谓的掉期基准ETF,通常与衍生金融协议相关,由投资银行设计,为避免风险,交易对手方需要购买其他产品对冲风险,或者为追逐利润,持有流动性极低的资产,导致传导链条极为复杂,所谓的对冲手段大多数时候骗人骗己,风险薄弱环节摇摇欲坠。
所有的指数包括衍生品指数都可以合成ETF产品,交易者表面上可以购入其他产品对冲风险,但高杠杆的操作使得市场的任何一些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亏损,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暴露于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中,有可能巴西央行加两次息,或者中国房地产下挫5个百分点,就会出现亏损。
后金融危机时代,投行以ETF取代了臭名昭著的次贷衍生品,但臭气并没有消散。
据报道,EFT投资品近10年来该市场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据财经网站DealBook的估计,ETF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4万亿美元。在美国,ETF的成交额甚至已经超过股票:据纽约-泛欧交易所称,2008年五大ETF的日均成交额是三家最大上市公司股票日均成交额的三倍。
早在今年四月,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曾经撰写名为“由最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最近的趋势依法的潜在金融稳定问题”的文章,对ETF提出警告,指出ETF不再是值得信任的既便宜又透明的交易工具。瑞银的巨亏,很快验证了他们的先见之明。
只要风险机制不改,金融衍生品与对冲交易的风险难以排除,魔鬼交易员将层出不穷,让普通民众更加厌恶金融衍生品。
ETF投资之所以受到追捧,就是因为亮眼的赚钱效应。业内预期,2010至2012年,华尔街来自Delta 1的收入平均增长9%。而此次瑞银议事魔鬼交易员阿多博利于短短五年间平步青云,从见习生一跃成为明星交易员,年薪达英镑七位数。而在三年前,法国兴业银行的“魔鬼交易员”克尔维耶尔(Jerome Kerviel)同样效力法兴Delta 1 交易。
事件将促使欧美等国尤其是欧洲进一步严控金融衍生品交易,直至将高风险、高杠杆交易变得无利可图,实际上,这些交易员未来只能到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谋生。
高盛关闭全球阿尔法(Global Alpha)对冲基金,则非内部风控顽疾,“势不能也”。据报道,全球阿尔法基金创建于1995年,以量化交易,根据计算机模型寻求微小的获利机会,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投资理念相似,2005年,该基金涨幅高达38%。
有人归咎于瑞士央行。正是9月6日瑞士央行决定,将瑞郎汇率与欧元汇率挂钩,让做多瑞郎者大亏其钱。由于金融杠杆高至30倍至50倍,市场小幅波动就会引发蝴蝶效应。
不论事实是不是如此,央行直接干预汇率,政府直接干预大宗期货价格,意味着市场价格不可预期,量化交易方法将越来越多地扔进储物箱。
严厉的监管,行政定价体系,加上投行的贪婪,共同葬送了金融衍生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