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第三章 债券(中)
作者:郑文 申领版权
2015年03月27日 共有 905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目前普通国债有(重点):
     1记账式国债。发行分为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同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发行(跨市场发行)三种情况。特点是:①可记名,挂失,无券形式发行可上市转让期限有长有短,更适合短期发行通过交易所电脑网路发行,降低成本上市后价格随行就市,具有一定的风险
     2凭证式国债财政部发行,纸质媒介
    3储蓄国债(电子式)。()是财政部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储蓄类资金发行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的人民币债券。付息方式分利随本清和定期付息两种。特点:①针对个人投资者,不向机构投资者发行采用实名制,不可流通转让采用电子方式记录债权收益安全稳定,由财政部负责还本付息,免缴利息税鼓励持有到期手续简化付息方式多样
    □凭证式国债和储蓄国债都在商业银行柜台发行,不能上市流通,都以国家信用作保证,免缴利息税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申请购买手续不同。凭证式可持现金直接购买;储蓄国债须开立个人国债托管账户并指定对应的资金账户后购买
    第二,债权记录方式不同凭证式采取填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的形式记录,储蓄国债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
    第三,付息方式不同凭证式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储蓄国债付息方式多样
    第四,到期兑付方式不同凭证式须投资者前往网点办理,逾期不加计利息。储蓄国债,承办银行自动将本金和利息转入资金账户,按活期存款利息计息
    第五,发行对象不同。凭证式发行对象是个人,机构储蓄国债仅限个人
    第六,承办机构不同凭证式由商行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销售,储蓄国债有确认试点资格的7家银行网点销售
    □储蓄国债与记账式国债都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不同之处
    第一,发行对象不同。记账式机构和个人都可购买。(储蓄式仅个人)
    第二,发行利率确定机制不同记账式发行利率由承销团成员投标确定储蓄国债由财政部参照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确定。
    第三,流通或变现方式不同记账式可上市流通储蓄国债不可以上市流通
    第四,到期前变现收益预知程度不同。记账式收益不能预知;储蓄国债收益可预知,适合注重投资安全、收益稳定投资者购买。
    □我国发行的普通国债的总体情况是(1分题)
    一是,规模越来越大。
    二是,期限趋于多样化。
    三是,发行方式趋于市场化91年前,行政摊派,92年后承购包销,96开始招标发行
    四是,市场创新日新月异
     其他类型国债包括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保值债券、基本建设债券等,今年主要有:
     1特别国债。发行了两次。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拨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2007年发行2000亿美元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
     2、长期建设国债。1998年开始。
    知识点309P74):地方政府债券。(多选、单选)
     □地方政府债券是由地方政府发行并负责偿还的债券,也称地方公债或地方债。筹集的资金一般用于弥补地方财政资金的不足或者地方兴建大型项目
     □按资金用途和偿还资金来源分类(重点),分为
     1一般责任债券(普通债券)为缓解资金紧张或解决临时经费不足而发行,通常以本地区的财政收入作担保。不与特定项目相联系。
     2专项债券(收入债券)为筹集资金建设某项具体工程而发行,往往以项目建成后取得的收入作保证。与特定项目或部分特定税收相联系。
     地方政府债券在我国建国初期就存在,如50年,东北人民政府发行东北生产建设折实公债。但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于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债券,即以企业债券的形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知识点:政府支持机构债券p97
    知识点310P97):我国的金融债券。(单选、判断)
     60年代以前,只有投资银行之类才发行金融债券,60年代后,商业银行纷纷加入中央银行债券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债券:一是期限较短,二是为实现金融宏观调控而发行我国金融债券的发行始于北洋政府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始于1982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东京发行外国金融债券1993年,中国投资银行被批准在境内发行外币金融债券,这是我国首次发行境内外币金融债券。品种主要有:
    1政策性金融债券。1999年以后,我国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集中于政策性银行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
    2商业银行债券。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混合资本债券。指商业银行为补充附属资本发行清偿顺序位于股权资本之前但列在一般债务和次级债务之后、期限在15年以上、发行之日起10年内不可赎回的债券。其特征:第一,期限在15年以上,发行之日起10年内不得赎回。第二,到期前如果发行人核心资本充足率低于4%,发行人可以延期支付利息。第三,清偿顺序列于次级债务之后。第四,无力支付时,发行人可以延期支付商业银行金融债券。P99
    3证券公司债券。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是指证券公司以短期融资为目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金融债券。
    4保险公司次级债务。指保险公司经批准定向募集的、期限在5年以上(含5年)、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保单责任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保险公司股权资本的保险公司债务。与商业银行次级债不同的是,其偿还只有在确保次级债务本息后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的前提下,募集人才能偿付本息,并且募集人在无法按时支付利息或偿还本金时,债权人无权向法院申请对募集人实施破产清偿
    5财务公司债券。
    6\证券公司次级债务p101
    知识点311P102):公司债券(单选、判断)
    □公司债券包括(重点):
    1信用公司债券。不以公司任何资产作担保而发行的债券,属于无担保证券范畴。实际上是将公司信誉作为担保。
    2不动产抵押公司债券。以公司不动产(房屋、土地等)作抵押,是抵押证券的一种。当抵押品价值很大时,可分若干次抵押,处理时按顺序依次偿还优先一级的抵押债券。
    3保证公司债券。是公司发行的由第三者作为还本付息担保人的债券,是担保债券的一种。担保人如政府、信誉良好的银行或举债公司的母公司等。
    4收益公司债券。是一种特殊的债券,其利息只在公司有盈利时才支付,。如果余额不足支付,未付利息可以累加,待公司收益增加后再补发。
    5可转换公司债券(金融衍生品中再了解)。
    6附认沽权证的公司债券(金融衍生品中再了解)。
    7、可交换债券104
    我国同时存在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他们在发行主体、监管机构及规范的法规一定的区别
    □(难点)企业债券是指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在境内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但金融债券和外币债券除外
    1984-1986是萌芽期,-1992是发展期,-1995是整顿期,1996年起进入再度发展期
    □变化包括:
    1、发行主体上,突破了大型国有企业的限制。
    2、资金用途上开始用于替代发行主体的银行贷款。
    3、发行方式上,路演询价方式引入一级市场。
    4、期限结构上推出超长期、固定利率企业债券。
    5投资者结构上,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主要的投资者
    6、利率确定上弹性越来越大。
    7、品种不断丰富。
    2006年首次提出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8年,允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企业发行中期票据待偿还余额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
    □(同企业债对比)公司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1年以上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发行人是在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出台。长江电力公司债第一个获得发审委通过,采取一次核准,分期发行方式。
    知识点312P85):国际债券概念。(多选)
    国际债券是一国借款人在国际证券市场上以外国货币为面值向外国投资者发行的债券。发行人主要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及国际组织(无自然人)等,投资者是金融机构、基金、企业和自然人(无政府)。
    是一种跨国发行的债券。特殊性包括:
    1、资金来源广、发行规模大。2、存在汇率风险。3、有国家主权保障。4、以自由兑换货币作为计量货币。  

 

相关新闻

第三章 债券(下)
第三章 债券(上)
宽松货币政策露出马脚 凯恩斯主义宣告结束
密西西比泡沫崩溃是信用垄断与政府套现的结果
证监会四招支持中小企业
2010年证券从业资格《投资分析》基础讲义(2)
证券投资
全球政府赖帐潮开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第一节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第四章 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本章小结】、【思考题】3
【思考题】
第四节 账户对应关系及会计分录
第一节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
要做的事情后记
假设
投资回报率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