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消费习惯的差异
东方人从众心理比较重,希望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有的东西,自己一定要有。产品开发也一样,只要某种产品一旦投入市场,很快就有人跟风,并力求做的一模一样。这使我想起1997年参与的一次中国家用空调的市场调研,由于当时日本人的空调已经在中国市场先入为主,日本人的空调外观设计(尤其是壁挂机和柜式空调机)已经在中国消费者的心目中根深蒂固,想进入中国空调市场分一杯羹的美国人迫切希望能扭转这一局面,因而推出了“是空调,不像空调”的设计理念,其实“是某个产品,不像某个产品”的设计理念在发达国家的很多产品设计过程中都曾被用到过,并且屡战屡胜。但一到中国就被无情的现实打的粉碎,只得放弃了这一设计理念。中国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很浓厚,总是希望能买来一个客人一看就认识的空调,好不好用到无关紧要。
80年代就有很多家庭是拿冰箱当碗架柜使用,不过不是放在厨房,而是放在卧室,后来客厅大了,才挪到客厅,一直到90年代末,才有一些家庭把冰箱挪到厨房。
在国内一些电视剧中,主要场景(例如家庭的客厅、卧室,老板的办公室、会议室等)都要放上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很显眼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组。以显得气派。这和清末、民国初期,在这些场所摆放一台“自鸣钟”、“留声机”等有异曲同工之处。
可是你看国外电视剧,就很少有这样的摆放。这是因为洋人很少有显摆的习惯,只要能够享受到空调就行了,用不着还非要能够看到空调。
记得多年前,几个老家的朋友到深圳看我,一进屋就到处找空调,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用上空调,才是过上现代化生活。但他们不知道,我是中国第一代设计家用分体空调(1987年)的人之一。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消费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众心理已经不那么严重了。
现在很多行业都在采用“是某个产品,但不像这个产品”的设计理念,尤其是手机,基本上都是按照“是手机,但不像手机”的设计理念来设计的,3G手机外观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传统手机的影子了,这就给使用3G手机的人一种全新的感受,感觉特爽。
数码像机也是采用“是像机,但不像像机”设计理念的很好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