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荒唐的发行,投资者拒绝买入
2014年1月9日,奥赛康(300361.SZ)发布IPO公告称,本次发行股份5546.60万股,其中新股数量为1186.25万股,公司控股股转让老股数量为4360.35万股。发行价格72.99元/股,发行市盈率为67倍。申购日为1月10日。如果按照发72.99元/股的发行价估计,持有三年以上的老股东东南京奥赛康将在此次IPO中直接套现31.8亿元,是新股融资量的3.68倍,引发投资者一致声讨,市场称其为“有史以来最荒唐的发行”。
2014年1月10日,在市场的一片声讨之声中,在各方的压力之下,奥赛康发布公告称暂缓发行股票,时隔一年重启的IPO刚开始就发生事故。1月13日,在奥赛康IPO紧急叫停事件过去四天之后,包括汇金股份、东方网力、慈铭体检在内的5支股票新股,在其申购前夜又再度被暂缓。与此同时,有关新股定价规定的补充性协议《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也于12日晚间火速出炉。
问题所在:
纵观以上几家暂停IPO的公司,凸显出两个问题:一是新股发行中定价问题;二是老股转让问题,即IPO阶段的存量发行问题。
奥赛康定价过高之原因
第一是存在老股东急于套现动机。老股可转让比例是新股发行的3.7倍,客观刺激公司愿意高价发行。市场有关报道称,奥赛康和主承销商中金公司接触的机构投资者,从不同渠道暗示他们渴望高价发行的意向。新股发行一般只安排公开路演,中金针对奥赛康组织分析师推介会,是业内是第一次。想尽快套现,发行价就要高,剔除比例就会小;如果不想马上套现,都不想发偏高的价格。因为如果新股上市半年内破发,将要延长限售股的锁定期6个月,这对股东日后减持不利。
第二是发行报价剔除比例太低。在新股发行中,首次IPO,应当通过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根据询价对象报价,将最高报价的10%以上部分剔除,确定最终发行价格。在具体操作中,削去最高报价的比例因公司而异,有的仅仅满足规定剔除比例10%的要求,有的剔除80%的最高报价比例。奥赛康此次剔除最高报价的比例只有12.23%。
第三是机构之间存在互相抬价的人情关系。尽管监管层一再强调审慎定价,要求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不要试图通过投价报告、路演推介、人情报价、私下诱导等方式来引导高价。奥赛康网下询价的87.41元的最高申报价也是由融通基金给出的,广州南方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自有资金账户给出23.50元最低申购价,二者落差高达近四倍。奥赛康最终报价一出,市场哗然。为何手握高文凭、头戴光环的基金经理给出如此高的价格,中间是否存在见不得人的利益输送,成为网友普遍的质疑。
第四定价市盈率机制失效。奥赛康发行市盈率不仅高于可比公司2012年49.01倍的平均市盈率,也高于巨潮资讯网发布的创业板医药制造业55.31倍的加权平均静态市盈率。
IPO阶段的存量发行问题
IPO存量发行存在制度漏洞。根据证监会发布的IPO阶段的存量发行相关规定,在公司IPO时。具有三年以上股东资格的原有公司股东可对外公开出售一部分股份。在海外资本市场,存量发行是新股发行中常见的一种操作,中资公司境外发行也经常引入这种安排。IPO存量发行,可避免发行过多新股造成募集资金过多,同时有助于增加新股上市首日股票供应量,降低市场炒作因素,减少限售股份积累。但是这一制度存在缺陷,存量发行卖掉股份所得资金归股东个人所有,会造成部分股东提前套现,扭曲公司融资的初衷。此次奥赛康事件就是转让老股数量过大,定价过高,导致市场投资者强烈不满,有人在论坛称其为“有史以来最荒唐的发行”并号召大家拒绝申购,拒绝买入!
结合以上案例思考:
1、存量发行制度有哪些规定和适用范围,改制的的作用和漏洞有哪些?
2、新股发行要经过哪些程序,如何制定合理的、公开透明的发行价格,以及如何建立相关激励惩罚机制?
3、结合奥赛康事件,今后我们在分析IPO相关问题是应注意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