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
作者:张华 申领版权
2010年07月20日 共有 2608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自觉地把经济增长作为政府首要的经济政策目标,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最早是美国,于二十世纪50年代率先实现了转变,原联邦德国于60年代、英国、法国、日本分别于70年代相继实现了转变。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中,亚洲的新加坡、中国香港特区和台湾省于80年代,韩国于90年代,也相继实现了转变。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虽然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相继提出了生产集约化方针,要求经济发展转向集约化为主的道路,但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剧变时,没有一个国家达到预期目标,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状态。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则迄今尚未实现转变。(见表)
          表:
                      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序表
      

    
国别(或地区)
    
实现经济增长转变年份
    
GDP年均增长速度(%)
    
对GDP增长的贡献(%)
    
粗放型增长期经历时间(年)
    
总要素投入增加
    
总要素投入提高
    
美国
    
1950-1960
    
3.3
    
47
    
53
    
100
    
原联邦德国
    
1960-1970
    
4.4
    
30.9
    
69.4
    
 
    
英国
    
1970-1980
    
2
    
20.5
    
79.5
    
200
    
法国
    
1970-1980
    
2
    
32.8
    
67.2
    
 
    
日本
    
1970-1980
    
2
    
28.8
    
71.2
    
100
    
新加坡
    
1980-1993
    
6.9
    
38.0
    
62.0
    
20-25
    
香港特区
    
1980-1993
    
6.5
    
43.5
    
56.5
    
 
    
台湾
    
1980-1993
    
7.9
    
49.4
    
50.6
    
 
    
韩国
    
1990-1995
    
7.2
    
38.8
    
61.2
    
30-40
    
阿根廷
    
1990-1995
    
5.7
    
108.8
    
-8.8
    
 
    
巴西
    
1990-1995
    
2.7
    
80.3
    
19.7
    
 
    
墨西哥
    
1990-1995
    
1.1
    
145.5
    
-45.5
    
 
    
前苏联
    
1980
    
 
    
70.5
    
29.5
    
 
    
保加利亚
    
1980-1986
    
 
    
70.5
    
29.5
    
 
    
匈牙利
    
1980-1986
    
 
    
63.2
    
36.8
    
 
    
捷克斯洛伐克
    
1980-1986
    
 
    
83.2
    
16.8
    
 
    
波兰
    
1980-1986
    
 
    
117.1
    
-17。1
    
 
    
罗马尼亚
    
1980-1986
    
 
    
118.8
    
-18.8
    
 
    

 
     ———————————
     注: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量化指标,主要以全要素生产率(投入产出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示:等于或小于0时为完全粗放型,大于0小于0·5时为粗放型为主;大于0·5小于1时为集约型为主,等于或大于1时为完全集约型。
     资料来源:据《世界发展报告》1983年、1995年、1997年资料综合计算。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般都首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活劳动耗费,使劳动力的增长低于经济的增长,实现劳动力使用的集约化。然后注意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果,尽力缩减投资增长超前于经济增长的系数,进而达到低于经济的增长,实现投资使用的集约化。这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呈现出从单项到综合、从局部到全面、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例如英国、`韩国;见表2
      
     表2              英国、韩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

    
 
      
      
    
 
     年份
    
GDP
     年均增长
    
劳动力年均增长
    
与经济增长的比较
    
劳动力消费弹性系数
    
 
     类型
    
投资年均增长
    
为经济增长率的倍数
    
英国
    
1950-1960
     1960-1970
     1970-1980
    
2.4%
     2.9%
     2%
    
0. 0.  9%
     0. 0.  6%
     0.5%
    
低于经济的增长率
    
0. 0.  3759
     0. 0.  2059
     0.2500
    
集约型
     集约型
     集约型
    
5.4%
     5.1%
     0.2%
    
1. 1.  25
     1.76
     低于经济增长
    
  韩国
    
1960-1970
     1970-1980
     1980-1990
     1990-1995
    
8.6%
     10.1%
     9.4%
     7.2%
    
3.1%
     2.6%
     2.3%
     1.9%
    
低于经济增长率
    
0.3605
     0.2574
     0.2447
     0.2639
    
集约型
     集约型
     集约型
     集约型
    
23.6%
     14.1%
     11.9%
     7.2%
    
2.74
     1.39
     1.27
     与经济增长率相同
    

 
     资料来源: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世界发展报告》1983年、1993年、1995年、1997年资料计算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显示出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经济增长中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获得的比重,通常是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累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靠要素投入增加获得的比重,从而发生质的变化,使粗放型经济增长转为集约型增长。例如日本,1950-1960年间,经济增长率中靠要素生产率提高获得的比重为31。2%,1960-1970年上升到45。1%,均属粗放为主型;1970-1980年进一步升为71。2%,超过了靠要素投入增加获得的比重,从而使粗放为主型转成了集约为主型。又如新加坡,1960-1970年经济增长中靠要素生产率提高获得的比重为10。1%,1970-`1980年上升为35。5%,1980-1990年进一步上升为64。1%,从而实现了由粗放为主型向集约为主型的转变。其它国家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有的国家,如韩国,则经历了从完全粗放型到粗放为主型,再到集约为主型的转变过程。见下表:
      

    
 
        年份
    
GDP
     年均增长率
    
              其中
    
 经济增长方式
        类型
    
靠要素投入增加获得(%)
    
靠要素生产率提高获得(%)
    
1960-1970
     1970-1980
     1980-1990
     1990-1995
      
    
  8.6
       10.1
       9.4
       7.2
    
107.5
     51.9
     55.1
     38.8
    
-7。5
     40.1
     44.9
     61.2
    
完全粗放型
     粗放为主型
     粗放为主型
     集约为主型
    

 
     资料来源:据《世界发展报告》1983年、1995年、1997年资料计算
      
     案例评析: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内在规律,是实现社会、经济高效性和永续性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科学选择适应本国国情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并有效地贯彻执行,则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顺利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上述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给我们的启示是:选择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既要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又必须考虑我国国情,资源条件、技术水平、文化背景、生态环境、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所处特定阶段等多方面因素,趋利避害;还必须遵循经济增长方式的规律性,在立足现实环境和对未来趋势正确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总要求,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体而言,主要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立足现实经济基础,注意经济增长的渐进性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基本稳定;二是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引导生产者行为方面发挥基础和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要继续大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三是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科技含量,实现经济增长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增强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四是充分考虑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五是因势利导,将巨大的人口就业转化为现实可利用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阶段,是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10年。根据上述选择原则并结合吸取世界其它国家经济增长的经验教训,在转变过程中需要注意渐进性,分两个阶段完成。先从数量增长型向数量、质量并重型转变,最后转到质量增长型;由粗放增长向粗放、集约并重型转变;最后转入集约型。与此同时,要选择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途径。   
        (一)构建以经济、社会、生态为内容的发展目标系统
          在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必须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效益,但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发展并不是简单线性相加,因此,不能理想化地要求三个方面同时追求最优。而是追求在一定条件下有关联的整体最优。这就要求社会各部门进行高度整合而不是各行其是,即协调发展。在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中,经济发展是其它方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它为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们对高度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追求,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以牺牲环境来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然而,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是目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人能在其中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即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很高的情况下,对生态和社会的发展提出过高的要求,会淡化、模糊甚至冲击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所以,在协调发展过程中,既要克服在社会、生态等方面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倾向,又要防止过分要求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倾向,努力追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和社会的同步发展。
        (二)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选择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一是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和树立国际市场观念,促使企业为赢得市场而主动采用先进技术,加快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步伐;二是可以突破资源对发展现代化大工业和信息产业的制约,扩大选择优质资源的余地,从而保证优质原料的获得;三是可以突破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建立起超过国内市场需求的大批量生产体制,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优质产品率,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四是通过技术转让,国内企业可以节约研究发展费用,加快技术赶超速度,即使引进国外相对陈旧、但仍适合本国比较优势的技术,可以以比较低廉的代价,换取生产效率的提高。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科技和信息技术方面具有先天不足、差距显着的弱点,因而,在实施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同时,不能完全丢掉自身赖以生存的比较优势,如运用中国传统的精湛手工技艺,发展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产业,这有利于发扬悠久传统文化和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同时,要将本国的外贸依存度控制在适度范围内。这种适度性表现为依存比例要与承受能力相对称。还应建立与本国经济金融发展阶段、监管能力及管理水平相适应的防范措施,规避金融风险。
       (三)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层次化和合理化
         采取积极措施促使产业结构高层次化,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并使其合理化,这对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义意。但是,产业结构的高层次化、合理化以及产业类型的演进,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而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要使社会生产正常进行,并且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必须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主要比例关系恰当,产业结构合理、协调。要做到这些,仅靠市场机制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国家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来弥补和修正市场机制的不足。首先,政府应确立产业目标,对高科技产业进行统筹规划与政策支持,提供一揽子保护和扶持目标产业的综合支持措施,如金融、税收、折旧等优惠。其次,政府应提供给企业能够按照政府导向运行的刺激,但不能取代企业家和市场的作用。最后,努力创造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并借助产业政策来推进市场机制的完善,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反垄断的政策,以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基础;通过产业技术政策的推行,来提高新技术产业或战略性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坚持依靠科技推进发展战略
          生产的发展,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到底取决有科学技术进步。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机制就在于不断的科学技术创新及其扩散的多重效应。而且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知识体系,还给人们的内在世界以种种思想的陶冶和满足,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与物质世界相同步的成就感,而科学思想常常使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中,得到信念价值、解释价值、预见价值、认知价值、增殖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提高。因此,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率等外,还需要关注科学技术在提高人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的作用,需要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科技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宣传和普及,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普及国民教育,加强职业教育;要使教育产业化,办学主体多元化,教育投入来源多元化;并在专业设制、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要注重和力求适应实际的需要,从而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满足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践需要。同时,应当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加快对人才培养,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重点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掌握最新理论和最先进科技、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能够承担民族振兴重任的企业家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
        (五)促进企业经济创新扩大企业规模
     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是宏观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和手段,因此,需要改变企业浅层次市场模仿的市场幼稚病,积极培养企业经济创新的五种意识和能力:一是创造经济剩余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创造市场的意识和能力;三是经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四是加入世界一体化的意识和能力;五是生态市场经济意识与协调创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能力。促进企业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技水平,技术革新发展规模经济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但是,集约经营并不排斥企业规模的扩大,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宏观经济效率。在保证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应允许并鼓励企业通过增加投资或市场竞争、企业兼并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企业规模的大小,不能主观任意确定,盲目扩大,也不能用行政方式人为地合并和扩大。应当根据一定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能力来确定企业的最佳规模,以便使场地、物资、劳动力和财力得到最合理及其最有效的利用,获得最大的生产成果。应当建立企业追求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建全技术开发机构,提高技术开发实力和水平;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法律,强制实现包括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老产品的更新换代,淘汰技术水平落后低下的企业和产品等,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使用。
      
     案例讨论:
     1。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有什么特点?
     2.结合实际,说明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关新闻

中美会重蹈日美贸易战覆辙吗?
日本的泡沫教训是否适合中国?
宏观环境分析
“一道作业题:日本东京都的房子真便宜?”的答案——从“海外购房投资诈骗”到“最近国内房价高涨”
科学解释之新探
快乐背后的科学真像
上海科技活动周《科学画报》活动
动脑筋
友谊的小船真的说翻就翻吗
结香的哀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test
《大学及其作用》
书籍目录
大学及其作用
经济学讲义-第三讲:自私的假设
经济学讲义-第二讲: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经济学讲义-第一讲:入门序言
一些不错的经济学相关网站
公开课
4C理论营销――整合营销时代“广而告之”已落伍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