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
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就是一种核反应.和衰变过程一样,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和核电荷数都守恒.例如历史上首先发现质子和中子的核反应方程分别为:
,
(1)重核的裂变
(1)裂变:使重核分裂成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核反应,称为裂变.
(2)铀核裂变及链式反应: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生成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同时,总要释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引起其他的铀核裂变,这样,裂变就会不断地进行下去,释放出越来越多的核能,这就是链式反应,原子弹就是利用链式反应制造的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轻核的聚变
(1)聚变: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过程叫轻核的聚变。
(2)聚变的条件及热核反应:要发生聚变反应,必须使轻核之间的距离十分接近,达到的近距离,用什么办法能使大量原子核获得足够的动能,来克服轻核之间的库仑斥力,使它们接近到这种程度呢?当物质的温度达到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时,剧烈的热运动使得一部分原子核具有足够的动能,足以克服相互间的库仑斥力,在碰撞时发生聚变,可见聚变反应需要高温,因此把聚变反应叫做热核反应。氢弹就是利用热核反应制造的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练习题:
1.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粒子( ).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C)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D)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掸回
答案:C
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可能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可能轨道的过程中( ).
(A)辐射光子,获得能量 (B)吸收光子,获得能量
(C)吸收光了,放出能量 (D)辐射光子,放出能量
答案:D
3.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中,比较氢原子所处的量子数n=1及n=2的两个状态,若用E表示氢原子的能量,r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则( ).
(A)E2>E1,r2>r1 (B)E2>E1,r2<r1
(C)E2<E1,r2>r1 (D)E2<E1,r2<r1
答案:A
4.氢原子在下列各能级间跃迁:(1)从n=1到n=2;(2)从n=5到n=3;(3)从n=4到n=2;在跃迁过程中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分别用λ1、λ2、λ3表示.波长λ1、λ2、λ3大小的顺序是( ).
(A)λ1<λ2<λ3 (B)λ1<λ3<λ2
(C)λ3<λ2<λ1 (D)λ3<λ1<λ2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