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公共基础120题详解版(4)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2月12日 共有 1214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36) 下列工具中属于需求分析常用工具的是______。
    A. PAD
    B. PFD
    C. N-S
    D. DFD
    (36)
    [答案]D
    [考点]软件工程基础
    [评析]
    PAD,问题分析图,常用于详细设计;
    PFD,程序流程图,常用于详细设计,我们很多如C、VB…程序设计书上都有简单的实例;
    N-S,方框图,比程序流程图更灵活,也常用于详细设计;
    DFD,数据流图,远离具体在计算机上的实现,不懂计算机的用户也能看懂,用于需求分析。
    什么叫详细设计?它与我们编程有什么区别?
    这样理解吧,公司的高级程序员,就是软件设计师,他们会搞详细设计的(在概要设计之后),比如用PAD或N-S画个图,它不涉及具体的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实现,但程序员们都能看懂,程序员再用某种语言(比如C、VB、JAVA…)按照图来写代码。这个过程,高级程序员完成设计工作,程序员完成写代码工作。
    (37) 下面不属于软件设计原则的是______。
    A. 抽象
    B. 模块化
    C. 自底向上
    D. 信息隐蔽 
    (37)
    [答案]C
    [考点]软件工程基础
    [评析]
    我们无论是设计与编写代码,无论是画数据流图还是程序流图,习愦性思维都是先有输入才有输出,从下至下。自底向上不是软件设计的原则。
    (38) 索引属于______。
    A. 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概念模式
    (38)
    [答案]B
    [考点]数据库设计基础
    [评析]
    要特别记住此题的答案。
    索引的写入修改了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而不是简单的逻辑设计。内模式规定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物理组织方式、记录录址方式。
    (39) 在关系数据库中,用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是______。
    A. 树结构
    B. 网结构
    C. 线性表
    D. 二维表 
    (39)
    [答案]D
    [考点]数据库设计基础
    [评析]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用二维表表示,A为层次数据模型的,B为网状数据模型的。
    数据库模型分为: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40) 将E-R图转换到关系模式时,实体与联系都可以表示成______。
    A. 属性 B. 关系
    C. 键
    D. 域
    (40)
    [答案]B
    [考点]数据库设计基础
    [评析]
    基本概念题,实体与联系可以表示成关系,关系可以表示成二维表。
    (41) 在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一个算法一般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______。
    A. 确定性
    B. 可行性
    C. 无穷性
    D. 拥有足够的情报
    (41)
    [答案]C
    [考点]程序设计基础
    [评析]
    算法具有确定性、可行性,并拥有足够的情报。
    (42) 希尔排序法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排序法______。
    A. 交换类排序法
    B. 插入类排序法
    C. 选择类排序法
    D. 建堆排序法
    (42)
    [答案]B
    [考点]数据结构与算法
    [评析]
    Shell排序法 输入:数组名称(也就是数组首地址)、数组中元素个数
    思想为: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中,每次插入一个数,使有序序列只增加1个节点,
    并且对插入下一个数没有提供任何帮助。如果比较相隔较远距离(称为
    增量)的数,使得数移动时能跨过多个元素,则进行一次比较就可能消除
    多个元素交换。D.L.shell于1959年在以他名字命名的排序算法中实现
    了这一思想。算法先将要排序的一组数按某个增量d分成若干组,每组中
    记录的下标相差d.对每组中全部元素进行排序,然后再用一个较小的增量
    对它进行,在每组中再进行排序。当增量减到1时,整个要排序的数被分成
    一组,排序完成。
    下面的函数是一个希尔排序算法的一个实现,初次取序列的一半为增量,
    以后每次减半,直到增量为1。以C语言为例。
    void shell_sort(int *x, int n)
    {
    int h, j, k, t;
    for (h=n/2; h>0; h=h/2) /*控制增量*/
    {
    for (j=h; j<n; j ) /*这个实际上就是上面的直接插入排序*/
    {
    t = *(x j);
    for (k=j-h; (k>=0 && t<*(x k)); k-=h)
    {
    *(x k h) = *(x k);
    }
    *(x k h) = t;
    }
    }
    }
    故属于插入类排序法。
    (43) 下列关于队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 在队列中只能插入数据
    B. 在队列中只能删除数据
    C. 队列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D. 队列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
    (43)
    [答案]C
    [考点]数据构与算法
    [评析]
    队列是先进先出的,栈是先进后出的,2者的区别一定要搞清楚。
    (44) 对长度为N的线性表进行顺序查找,在最坏情况下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______。
    A. N 1
    B. N
    C. (N 1)/2
    D. N/2
    (44)
    [答案]B
    [考点]数据结构与算法
    [评析]
    很简单,我们的二级程序设计语言书中都有此算法,另外还要掌握二分法查找,这也是我们二级中常考的。
    那么二分法最坏的情况为多少次呢?
    >log2 n的最小整数值。
    比如n为4,最坏的情况要比较3次;
    n为18,最坏的情况要比较5次。
    二分法适用于已排序的顺序表(我们二级语言中都是数组),考二级书里的,这里不再罗嗦。
    (45) 信息隐蔽的概念与下述哪一种概念直接相关______。
    A. 软件结构定义
    B. 模块独立性
    C. 模块类型划分
    D. 模拟耦合度
    (45)
    [答案]B
    [考点]软件工程基础
    [评析]
    模块独立性越强,则信息隐蔽性越好。
    举个例,
    VB:
    在多重窗体设计时,每个窗体里的变量尽量与其它窗体里变量无关,比如少用Public声明的变量,即全局变量,当多个窗体共享全局变量越多时,窗体的独立性就越差。
    C:
    头文件里的一些函数,一般不用到全局变量,否则在主程序里出乱子的情况很多,我们在模块化开发时,尽量使每个模块独立,强功能内聚,分工明确,调试程序也要方便得多。
    C :
    考此项的朋友估计不用我多讲,类的封装性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46)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的面向过程的方法有本质不同,它的基本原理是______。
    A. 模拟现实世界中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B. 强调模拟现实世界中的算法而不强调概念
    C. 使用现实世界的概念抽象地思考问题从而自然地解决问题
    D. 鼓励开发者在软件开发的绝大部分中都用实际领域的概念去思考
    (46)
    [答案]C
    [考点]软件工程基础
    [评析]
    我们举个例,
    从各种语言的结构体类型出发,我们知道,结构体中可以定义很多变量,对每个变量执行相同的操作,挨个挨个写出,很麻烦。假设该结构体有如下变量:
    草鱼、田鱼、鲫鱼……
    它们都在一口池塘里,现在执行:它们都上来
    传统的程序设计是:
    草鱼上来
    田鱼上来
    鲫鱼上来
    ……
    一条一条都写出,是不是很麻烦?
    改进一下,我们用个循环:
    n等于从1到10(假设共有10种鱼)
    第n种鱼上来
    还是很麻烦,现实中我们很易想到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池塘里所有的鱼都是一个结构体变量,名为鱼,执行:
    鱼上来
    意思即所有的鱼都上来。
    现特定于面象对象语言中的类,鱼,就可以看作为一类。
    这就属于 C 项:
    使用现实世界的概念抽象地思考问题从而自然地解决问题
    这样罗嗦的解释望大家别晕,旨在帮助部分人的确难想通的,为应试,你能背下答案也行。
    
    (47) 在结构化方法中,软件功能分解属于下列软件开发中的阶段是______。
    A. 详细设计
    B. 需求分析
    C. 总体设计
    D. 编程调试 
    (47)
    [答案]C
    [考点]软件工程基础
    [评析]
    从先到后一排,是:
    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
    需求分析远离在计算机上的实现,谈不上功能的分解;
    有了需求分析的报告,软件设计员可以思考我要让软件怎么做,开始总体设计,其间将软件的功能分解,确定模块之间的接口;
    有了每个模块功能的分解,再对每个模块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接下来再是程序员的任务,编写代码,开始编程调试。
    (48) 软件调试的目的是______。
    A. 发现错误
    B. 改正错误
    C. 改善软件的性能
    D. 挖掘软件的潜能
    (48)
    [答案]B
    [考点]软件工程基础
    [评析]
    倒!
    一个程序调试是为了干什么?
    还不是为了改正错误?
    发现错误?这只是一个过程,改正错误之前必须先发现错误,总不能目的就仅为发现错误吧。
    (49) 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其关系代数表达式为______。
    A. R|X|R
    B. R|X|R
    f
    C. бf(R)
    D. ∏f(R) 
    (49)
    [答案]C
    [考点]数据库设计基础
    [评析]
    C是选择一行,D是投影一列,二者要区分开。
    如果不仅谈此题的话,有关关系代数,内容有些多,这里不是一两句能说清,可以看看相关《数据库》的资料中的关系代数,里面写得很详细。为应试,情急之下能记住几个题答案就行。
    (50)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中,视图设计一般有三种设计次序,以下各项中不对的是______。
    A. 自顶向下
    B. 由底向上
    C. 由内向外
    D. 由整体到局部
    (50)
    [答案]D
    [考点]数据库设计基础
    [评析]
    通常有如下几种方法:
    1、自顶向下。先全局框架,然后逐步细化
    2、自底向上。先局部概念结构,再集成为全局结构
    3、由里向外。先核心结构,再向外扩张
    4、混合策略。1与2相结合,先自顶向下设计一个概念结构的框架,再自底向上为框架设计局部概念结构
    (51) 在计算机中,算法是指______。
    A. 查询方法
    B. 加工方法
    C. 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D. 排序方法
    (51)
    [答案]C
    [考点]数据结构与算法
    [评析]
    A、B、D都过于片面,此题直接选答案也很简单。
    (52) 栈和队列的共同点是______。
    A. 都是先进后出
    B. 都是先进先出
    C. 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D. 没有共同点
    (52)
    [答案]C
    

 

相关新闻

第1篇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SQL优化34条
学习存储过程
大家来看一些不错的sql语句
SQL操作全集(1)
c语言 位运算 解析
C语言复习习题-程序改错
C语言复习习题--循环结构
C语言复习习题-选择结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第7讲 综合分析BIM在运用与推广中的障碍问题
考核学生质量的困难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初步分析
论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
中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
财政科技资金的审计重点和内容
软科学研究机构在政府决策中的功效、困境及对策研究
打造超级DOS系统(下)
DOS命令基础应用(6)
打造超级DOS系统(上)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