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2月12日 共有 1621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一、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
    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
    
    1... 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由中学教育目的决定的,也是物
    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的
    学校的课堂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
    发智力的主要手段。
    
    物理学科对于完成德育教育任务,有重要的作用。物理教学大纲中
    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重视科学态度
    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要鼓励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要结合物理教学进行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物理教学,学生在学习有关物
    质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知识中,受到观察、实验、物理
    思维等等优良品质的熏陶。这些,都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投身于祖国
    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必要的基础。
    
    2... 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和
    评价的重要依据
    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最终要求和评价表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而
    在综合素质中,政治思想品德是第一位的,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教学都有教育性。物理知识及其发展的本身有
    着诸多的德育教育因素,但在教学时却又要通过教师的思想、观点、方
    法和品德所取舍。课堂不可避免地成为任课教师宣扬他的政治思想观点
    的阵地,表现他的思想道德水准的场所。中学时期正是从少年走向青年
    的时期,也是成长的重要时期。做为物理教师通过物理教学,促进学生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研究
    问题,培养坚毅、顽强、钻研、创造、渴望求知、满腔热情和实事求是
    等优良品质,应该成为他的一项基本教学任务。
    
    (二)可能性
    
    1.物理学本身有着德育教育的因素
    物理知识及物理学的发展都贯穿着大量的德育因素。这不是外加
    
    
    的,而是其内在所具有的功能。
    
    (1)物理学的发展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大至宇宙星
    系,小到基本粒子,从力、热、电、光到原子物理,从实物到场,无不
    证实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多种形式的运动及其规律性,从而证实了马克思
    主义的唯物论;力的相互作用、电磁的统一、原子中的正负电荷、光的
    波和微粒二象性等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物态变化、物体运动的临界状
    态的改变、原子核的转变等等都是量变引起质变规律的实例,人们对光
    的本性的认识发展等说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价值。这些都说明自然
    界的运动发展是遵循辩证法的。至于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得出、
    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知识的应用、物理实验的进行,也都充满着辩证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和方法。
    (2)我国科技的发展充满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光辉事例。我
    国古代科技的卓越贡献,除了四大发明外,还有做为现代文明基础的诸
    多的发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技术,在短短四十年里走完
    欧美资本主义几百年走过的路程,一些物理分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这些成就说明我国有一大批热爱祖国的优秀物理学家和科学技术工作
    者。以这些事例教育学生会使学生自豪、自信,并坚定其投身社会主义
    建设的奋斗志向。
    (3)物理学家的高贵品质是学生学习的典范。物理学家那实事求是的
    态度、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刻苦钻研和探索的精神、只讲奉献不图索
    取的美德等无数事例和轶事,都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
    2. 物理学提供了进行某些德育教育的条件和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
    理论联系实际。物理实验的操作,物理现象的观察,为培养学生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依据的观念等教育提供了条件和
    方法。
    
    物理概念的引入,物理规律的得出,物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为培
    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树立相信科学、应用科学的观
    念创造了条件。
    
    物理实验的有趣,物理现象的释疑,物理规律的应用,物理计算的
    巧妙,物理科技的前景,物理故事的阅读,物理学家的轶事,物理教具
    的创制等又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和追求真理的愿
    望。
    
    二、怎样寓德育教育于
    物理教学之中
    
    (一)提高物理教师自身的政治思想品德
    素质和进行德育教育的自觉性
    
    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认清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而应该是人类灵
    魂工程师,既教书又育人,应该清除“课内教书,课外育人”、“科任
    教书,班任育人”、“传授知识技能靠教学,发展能力靠课外活动,思
    想政治教育靠集中突击”、“只管考分高低,其他一概不管”、“做不
    
    
    做实验一样,会算题就行”等错误认识。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修养,为人师表,人师者必自重。
    
    想想看,哪位学生不希望他的物理老师是一位积极上进,为人正派,
    满腔热情,情绪饱满,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呢?哪一位学生不
    希望自己在一位师德高尚,学业精湛的物理老师教育和熏陶下健康成长
    呢?教师的示范作用是最好的教育,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二)钻研大纲与教材,挖掘
    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
    
    物理教师要同时深刻理解、掌握《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中学德
    育大纲》两个大纲中对德育的要求。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在物理教学中
    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要挖掘出教材中德育的内在因素,以便把它转化为课堂教育的
    实践。教材中有些是明显的德育内容,更要充分的加以利用。例如:课
    文中、插图中、习题中、阅读材料中都提到了哪些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科
    技发明、成就?哪些物理学家的名字?哪些不朽的物理著作?哪些可进
    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哪些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哪些可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
    
    (三)要掌握必要的德育教育材料
    
    物理教师应广泛学习,博览群书,以掌握进行德育教育的丰富素材
    和大量知识。特别是那些鲜为人知的材料和易被人视而不见的内容。
    
    1.要系统地学习一些经典著作
    如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矛盾论》、
    《实践论》等。这些书尽管已经学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己教学经
    验的积累,再反复地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实际地学,就必然会有新的体
    会。并将使自己的观点、方法逐渐成熟。
    
    2.要学习物理学史,特别是我国物理学发展史
    通过学史的学习,将懂得许多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从物理学的
    发展中归纳概括出来的,许多物理学发展的事例也不断证明辩证唯物主
    义的正确,因而将会更自觉地、更深刻地将物理知识与辩证唯物主义结
    合起来。通过学史的学习,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对全人类的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朽贡献,能更好地了解建国四十年来现代科技的伟
    大成就和飞速发展,更加自豪和体会出社会主义优越性。通过学史的学
    习,知道我国科技发展曾有过一段停顿落后的时期,也知道我国现在还
    有差距的方面,从中更能激起责任感和紧迫感。
    
    3.要翻阅报纸、刊物、杂志和传记
    从而了解更多的国内外物理学家的生平、成就和轶事,积累生动的
    素材,如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对我国物理学科和科技工作有过重大
    贡献的专家学者的卓越成就,一定要为广泛宣传我国物理学家而占有大
    量的素材。同时,也要适当收集一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的成就和他们的
    轶事,特别是教材中提到名字的物理学家(包括单位中涉及到的)。要
    
    
    突出他们的爱国心,坚毅不拔的精神,绝妙思维的方法等。以做为学生
    学习的榜样。

    

 

相关新闻

高中化学物理性质
打造超级DOS系统(上)
DOS下能使用USB2.0设备
DOS命令基础应用(5)
DOS命令基础应用(3)
DOS命令基础应用(2)
DOS命令基础应用(1)
用DOS命令查QQ好友IP地址
DOS命令八大经典案例
在DOS下复活注册表数据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第7讲 综合分析BIM在运用与推广中的障碍问题
考核学生质量的困难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初步分析
论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
中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
财政科技资金的审计重点和内容
软科学研究机构在政府决策中的功效、困境及对策研究
打造超级DOS系统(下)
DOS命令基础应用(6)
打造超级DOS系统(上)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