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财富与资产都要使用市场利率来作为折现率,所以没有市场时就没有财富、资本可言,或者说是无法量度。这时要从边际变动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变化。
前面用到“投资决策”、“投资项目”等术语,那是日常生活中的俗称,经济学上的“投资”( Investment )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先说狭义的投资,是指企业投入资金从事生产的行为,俗称“做生意”,即实业投资。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核算公式中的“投资”就是这个狭义的概念,它只认企业“做生意”的支出是投资。而广义的投资其实跟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储蓄”( Saving )没有本质的区别,即都是放弃现在的消费以换取未来的消费。通常来说,现在的收入扣除消费的部分后余下的叫“储蓄”,现在的收入中余下不消费的部分等到未来再消费叫“投资”,显然这是同一回事,只是前者站在现在的时间上看,后者是站在未来的时间上看。这样,现在的收入不马上用于消费,而是存起来——只要不是闲置在那里不用,而是存进银行让银行作为中介机构把钱转贷出去(这叫“间接金融”),或是购买股票、债券直接借给发行有关证券的企业(这叫“直接金融”),都会转化为社会上另一些人的投资。( PS :凯恩斯认为收入不是全部用于消费、而是有部分变成储蓄“漏出”是导致总需求少于总供给的主因、从而造成生产过剩,那是他完全忘记了除非是人们把钱藏在家里,储蓄总会变成投资,所以收入不是构成消费支出就是构成投资支出,根本不可能出现什么总需求少于总供给的情况。)
更广泛地看,一切行为都可以看成是投资。如张五常在旧版《经济解释》卷二的《利息理论》中有这么一段话:“今天晚上你多读几页书(不赶着享受睡觉),将来的收入会增加一小点,是投资。……明天有重要的工作,今天晚上早一点睡(不看电视了),也是投资。”从前一句话来看,“睡觉”是消费,可是从后一句话来看,“睡觉”是投资。这跟前面说过的,生产要素与最终消费品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是类似的逻辑。把床看成是最终消费品的话,睡觉就是消费;把床看成是生产要素(生产“人”这种生产要素),睡觉就是生产,也就是投资,也是储蓄(积蓄了体力)。所以,重要的是你选择从什么角度来看人的行为,而不是这些行为真的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前面说过,利息的存在可从消费与生产两个角度来看,而利率的高低是由一国的生产能力或生产效率客观地决定的。有人可能会由此产生疑问: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利率应该是取决于人们对时间的偏好,而不同人有不同的时间偏好,怎么可能是客观的呢?答案是:只要借贷的交易费用足够低,不同的人的时间偏好(主观利率)可以通过借贷调整至与客观存在的市场利率相一致。
课本的 405 页上的图跟以前大家学消费者理论时见过的等优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决定了最优消费选择的图是一样的,只是横轴的内容改成是现在的物品,纵轴的内容改成是未来的物品,等优曲线反映的是人们对时间的偏好,预算线的斜率就是利率,并通过财富的初始禀赋点 E 。消费者在时间上的最优选择是 C* 点,即现在只消费一部分财富,余下的存起来投入生产以增加未来可用于消费的收入。人们就是通过调整自己的现在消费与未来消费,从而将自己对时间的偏好调整到与市场决定的利率一样,以达至最优的均衡状态。
以上是没有生产时的情况,一般化到有生产的情况,则是课本 410 页上的图。阴影边缘的曲线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 PPC )。一般的 PPC 的两轴是代表两种不同的物品的产量,反映经济体里只有两种物品时,所有资源都充分地运用起来后所能达到的各种最大的产量组合,其凹向原点的形状反映的是边际成本递增定律(即边际产量递减定律)——随着 X 轴上的物品产量增加, PPC 的斜率越来越大,意味着所要放弃的 Y 轴上的物品产量越来越大,即增加生产 X 轴上的物品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关于 PPC 曲线的详细讲解可见课本 373 到 375 页的内容)。这里的 PPC 的两轴换成同一种物品在不同时期的产量,因此反映的是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的产量组合。价格线 NN ——这时不能称为预算线,因为它只以其斜率反映 X 轴上的物品与 Y 轴上的物品的交换比率(即相对价格),没有通过表示初始禀赋的 E 点,所以并不反映收入或财富水平——与 PPC 的切点是最优生产点,与等优曲线 U’’ 的切点是最优消费点。由图可见,这生产点与消费点是分离的,说明在有借贷(价格线 NN 的斜率就是利率,因为它是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的交换比率)的情况下,生产决策与消费决策可以分别独立地进行,互不相关。这就是“分离定理”( The Separation Theorem )。
这个定理的经济含义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选择什么职业(从而获得消费所需的收入)与选择什么消费模式——如有人喜欢多存钱以备未来,有人喜欢做月光族,有人喜欢不同时期的消费量都差不多,有人喜欢消费量时多时少——是没有关系的,只要选择的职业能给个人带来最高财富(所有收入的折现值之和最大)就行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的生产与每个人对时间的偏好也是毫无关系的,只要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技术与制度这些局限条件的约束,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或生产效率达到最大,从而达到社会财富最大化就行了。而客观存在的市场利率是由后者决定的。
当然,现实世界存在着交易费用,因此并不能完全满足分离定理的要求。例如一个人从刚刚出生到成年参加工作之前,基本上是只有消费没有收入,根据分离定理这段时间他可以借钱消费,直到参加工作有收入后再归还。但由于他以后工作的收入能有多高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信息费用很高),通常不会有人借钱给他。人类社会为此创造了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孝顺父母的道德观念,正在工作的成年父母以其收入支付子女未成年时的消费,子女以在成年之后的收入供养年老退休没有收入的父母作为回报。通过血缘纽带加上道德观念来界定参与这隐含的借贷合约的各方产权,降低了有关的交易费用。由于这不是明确受到法律保护的明文合约,因而约束性较弱,这意味着它能降低交易费用,但没能将交易费用降低至明文合约的程度。然而,考虑到明文合约在订约时的交易费用要高得多,因此实际上根本就无法订立那样的明文合约,所以虽然明文合约在执行时的交易费用较低,但综合来说将总的交易费用降得更低的是道德观念所促成的父母之女之间互相供养的隐含合约,而不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陌生人之间互相借贷的明文合约,人们选择了前者而不是后者来解决人类出生后要先消费再有收入的问题,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本讲课后作业:
作业一:(课本433页的“思考讨论题”中的第5题)全世界的货币利率(名义利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般都比战前高。指出以下哪一点可能提供了部分的解释,并分析一下:(a)时间偏好更高(口味改变);(b)时间生产率更高(投资机会改变);(c)现期收入对预期未来收入的比率更低(现期禀赋的相对稀缺性增加);(d)通胀率更高(对政府货币政策的预期改变)。
作业二:张五常《经济解释》卷二的《利息理论》中有这么一段话:“你购买了一幅古画挂在墙上,认为将来是会升值的。概念上,你可能一起做了三件事。一、你欣赏该画时,是消费;二、买价低于一个时期的收入但高于欣赏所值那部分,是投资;三、买价高于一个时期的收入的那部分,是财富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