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力的合成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2年01月24日 共有 1556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力的合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3、要求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物理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结果要符合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
    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法
    教学用具:
    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钩码、弹簧秤、细线、三角板
    学生每两人一组: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两条、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如图甲,一个力用力F可以把一筒水慢慢地提起,图乙是两个人分别用F1、F2两个力把同样的一筒水慢慢地提起。那么力F的作用效果与F1、F2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如何?
    学生:效果是一样的。
    老师:那么力F就叫做F1与F2的合力,如果我们要求F1和F2的合力,就叫力的合成。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力的合成符合什么规律。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共点力的概念
    2、知道合力和分力是从力的效果的角度区分
    3、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法则
    4、会用图示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5、知道矢量和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阅读P12,回答下列问题(出示投影片)
    (1)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           与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              一样,那这个力就是这个力的               
    (2)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     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2、如何进行力的合成呢?请同学看下面实验(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帮忙)
    
    (1)把放木板固定在黑板上,用图钉把白纸定字再生放木块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结点自然状态在O点,结点上系着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3)用两弹簧秤分别勾住绳索,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O′点。让学生记下O′的位置,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两条细纸的方向画线,记下F1、F2的力的大小。
    (4)放开弹簧秤,使结点重新回到O点,再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F1、F2和F1的力的图示。
    (5)用三角板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在误差范围内,F几乎是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经过前人们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也就是说,对角线就表示F1、F2的合力。
    (6)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观察学生实验情况,数据处理,要求操作的规范,遵从实验结果,尽量把误差减小到最小。
    要求同学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F1与F2的合力,与实际合力对照,相距多远,差距大不大。
    总结:可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是简单的斤两个力相加减,而是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要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后我们还要利用这个定则进行速度、加速度等的合成,只要是矢量的合成、就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果在实验中,对角线与合力相距比较远,那就找一找原因,是否有错误操作,即使操作完全正确,也会有实验误差,也不会完全重合。
    这种情况很正常,一个规律的得出要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进行许多此实验才总结出来,并不是一次实验就能得到。
    3、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例: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用作图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解:选择某一标度,利用0.5cm的长度表示15N的力,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用刻度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L,利用F=15N×  即可求出。
    教师要在黑板上板演示。
    (1)巩固训练:(出示投影片)
    两个力互成30°角,大小分别为90N和120N,用作图法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如果是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又如何求他们的合力呢?为什么可以这样求?
    学生讨论会得到: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就得到其合力。因为每一次合成都遵从每两力与其合力产生共同效果的思想,所以可以这样合成。
    (3)请同学完成P13的思考与讨论。
    提问,如果两个分力F1、F2,他们的夹角不定,求其合力的范围。(用作图法)
    同学们用作图法得到:
    Fmax=F1 F2(两力夹角为0°)
    Fmin=F1-F2(两力夹角为180°,F合于大的方向一致)
    夹角在0°——180°之间,后介于    Fmin与Fmax之间。
    总结:1、两个供电力的合力大于等于二力之差,小于等于二力之和。
    2、合力F可大于某一分力,也可以小于某一分力。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掌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两共点力的合力,并且用作图法得出两力夹角不定的情况下,F取值范围,我们下课后要多动手练习,掌握这种方法。
    
    
    

 

相关新闻

缔约立富---规则的魅力
财富圣经(4)
淘宝卖家出逃陷两难:要高流量却难控经营成本
简析美国《统一谨慎投资人规则》
未组合BCD码的算术运算调整指令
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
乘除运算指令
整数传送指令
算术运算指令
C 的内部数据类型遵循隐式类型转换规则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分析认为日本核泄漏近期不会影响我国
第2单元 电场的能的性质
第2单元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冲量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theorem of momentum)
动 量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开普勒三定律、回归年、恒星年
万有引力与重力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