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DNA的复制(DNA replication)
绝大多数DNA的复制是在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中进行。复制的简要过程是:① DNA双链分子的碱基对间的氢键逐步脱开,两条多核苷酸链彼此逐渐分开;② 双链一面分开,一面以每一条单链为模板各自将对应的核苷酸聚合起来;③ 新核苷酸链与原有的多核苷酸链形成新的双螺旋。这样,在DNA聚合酶和其他多种酶的作用下,一个DNA分子就复制为两个结构上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图3-10)。
亲代DNA分子(1)的螺旋打开,每一条链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2),最后形成两条相同的 新DNA分子(3)
1.DNA复制是半保留方式
DNA复制所产生的两条新DNA分子与原来的DNA分子完全相同。由于每条子代DNA分子的两条核苷酸链中,一条来自亲DNA分子,另一条是新合成的,所以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关于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机理最初是Watson和Crick(1953)根据实验提出的模型。在1958年Meselson 和Stahl用实验证实了这一设想。他们采用了氯化绝离心实验(图3-11)。
把大肠杆菌在含15N的NH4Cl的培养基中培养15代,使所有的细菌DNA都被15N标记,然后把细菌迅速转移至含14N的NH4Cl的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间隔时间取出样品,将细胞裂解,把裂解液放在CsCl密度梯度中离心(60000转/分,48小时)。由于在超速离心时,Cl– 和Cs 被强大的离心力抛向离心管底部,但离子扩散力又使这些离子上浮,2种相反力达到平衡时,在离心管中形成CsCl分布梯度,从离心管顶端往下浓度逐渐递增,越向下密度越大。不同的DNA分子将按照各自的密度停留在相应的密度的某一位置上,形成一条带。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在紫外光下观察到不同密度的DNA分子不同位置上形成区带。
当把所有的细菌分别进行离心后发现,经15N标记的DNA在离心管下层形成一条带(下层带);经在14N中培养一代的DNA,由于含有一重链(15N)和一轻链(14N),结果有有一条带,位于15N和14N的带之间(中间带);而在14N中生长两代的DNA,又经过了一次复制,形成一条l4N/15N 杂种分子(中间带)和一个14N/14N的轻分子(上层带),即在离心管中形成2 条带:一条带位于14N和15N中间,另一条同14N带相一致。这样就证明了DNA复制是半保留的,并有力地否定了DNA的全保留和不保留等复制方式。
2.DNA复制的方向是按5′ →3′ 进行的
复制过程中,新加入的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总是以它的5′位磷酸与DNA链上3′端的–OH-缩合脱去焦磷酸,形成了3′ 磷酸酯键。也就是说,DNA新链的延伸生长总是在3′端。那么复制方向总是5′→3′。
3.DNA复制所需的各种酶
DNA复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酶促过程,它需要30多种酶和蛋白质共同作用。人们常把这些酶和蛋白质称为复制体系,其中一部分酶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协同动作,构成复杂的复制体系——复制体(replisome)。
(1)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
DNA聚合酶在不同的生物中其结构、功能各不相同(表3-5)。
表 3-5 3种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性质比较。
性 质 聚合酶Ⅰ 聚合酶Ⅱ 聚合酶Ⅲ
3′→5′外切校正
5′→3′外切校正 — —
新生链的合成或聚合 — —
相对分子质量/103 103 90 900
细胞内分子数 400 ? 10~20
生物学活性 1 0.05 15
已知的结构基因 polA pol B polC(dnaE、N、Z、X、Q等)
在真核细胞中主要有5种DNA聚合酶,分别称为DNA聚合酶α、β、γ、δ和ε,其特性如表3-6。真核细胞的DNA聚合酶和细菌DNA聚合酶基本性质相同,均以dNTP为底物,需Mg2 激活,聚合时必须有模板链和具有3′-OH末端的引物链,链的延伸方向为5′→3′。但真核细胞的DNA聚合酶一般都不具有核酸外切酶活性,推测一定有另外的酶在DNA复制中起校对作用。真核生物中的DNA聚合酶α的功能主要是引物合成;β活性水平稳定,可能主要在DNA损伤的修复中起作用;δ主要负责DNA复制的酶,参与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合成;ε的主要功能可能是去掉RNA引物后把缺口补全。
表 3-6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特性比较
性 质 聚合酶α 聚合酶β 聚合酶γ 聚合酶δ 聚合酶ε
3′→5′外切校正 无 无 有 有 有
5′→3′外切校正 无 无 无 无 无
功 能 DNA引物合成 损伤修复 mtDNA复制 核DNA复制 核DNA复制
在细胞内分布 核内 核内 线粒体 核内 核内(?)
亚基数 4 1 2 2~3 ≥1
(2)DNA连接酶
DNA聚合酶虽能充填缺口,甚至聚合了很长的DNA互补链,但都无法使缺口接合,只有DNA连接酶可以完成这一任务。在当缺口的3′-OH和5′-P相邻并且各自的碱基处于配对状态时,DNA连接酶才能起作用(图3-12)。由于连接反应是在3′-OH和5′-P之间进行。因此必须水解ATP或NAD供应能量,真核生物中连接酶使用ATP,E.coli使用NAD。
(3)螺旋酶(helicases)或解旋酶
是促进DNA的两条互补链分离的一类酶,细胞中含有多种螺旋酶。它们的功能相互重迭或平行。这大概是由于许多反应都需要DNA螺旋的分离,特别是DNA复制这个精确度要求特高的反应更是如此。绝大多数螺旋酶在解链过程中都需要水解ATP供应能量,它们具有依赖于DNA的ATPase活性。
螺旋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应后酶分子按化学计量方式与产物单链DNA结合,如螺旋酶Ⅰ螺旋酶Ⅱ,另一类是仅仅催化DNA双链的分离,它们常与单链DNA结合蛋白(简称SSB 蛋白)配合,以防止链间或链内“退火”。如E.coli的rep蛋白,螺旋酶Ⅲ,T4的基因4蛋白等。人们相信,在E. coli中rep蛋白是最主要的螺旋酶,它解开一个碱基对,需要水解2个ATP分子。
(4)DNA旋转酶
是大肠杆菌中重要的拓扑异构酶,大多数天然DNA都具有负超螺旋,它不但可以变为泡状单链形式,有利于许多蛋白质的结合,而且在复制的开始阶段,可以缓解由于复制叉的移动而造成的超缠现象。
DNA旋转酶有4个亚基,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DNA断裂后,两个5′-P末端共价连接于两个α-亚基。这样,断裂双链DNA两端连接于同一个酶分子上,而不致于造成开 环;另一方面,它储藏了磷酸二酯键断裂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在转变符号后重新连接时不再 需要活化。然而,这一过程仍要消耗ATP。
(5)单链结合蛋白(SSB蛋白,single strand binding protein)
这是四聚体结构,单体有177个氨基酸,每个真核细胞中有800多个拷贝。其作用主要是:参与DNA复制引发体的组装;消除使pol Ⅲ停止前进的二级结构;促进大肠杆菌polⅡ、polⅢ的活性;能提高DNA复制的忠实性。避免单链退火或形成链内氢键,单链区必须与SSB蛋白结合。
(6)RNA聚合酶
主要是在DNA复制时,先由它产生一段RNA引物。进而才在DAN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DNA,真正进行DNA复制。
4.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DNA复制时,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双链解开,每条单链都作为模板,合成新链。这时,一条新链可以按5′→3′方向进行连续复制。但另条链的合成不能按3′→5′进行,必然仍按5′→3′方向进行。
1968年,日本的遗传学家冈崎(Okazaki)利用3H胸腺嘧啶标记大肠杆菌,发现这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实际上,随着复制叉的延伸,双链DNA分段逐渐解开,其中一条链连续复制,另一条链也按5′→3′方向合成新链片段,即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然后这些片段 再由连接酶接成一完整的单链(图3-13)。那么,紧随复制叉进行复制的一条单链称为前导链(leading strand),另一条先合成冈崎片段,再连接成的单链称为后随链或延迟链(lagging strand)。
实验证明,在原核生物中(主要是细菌),每一冈崎片段约有1000~2000个核苷酸;在真核生物中,每一冈崎片段约长100~200个核苷酸。
5.DNA复制时需有RNA做引物
已知的DNA聚合酶都不能在复制时直接起始DNA新链或冈崎片段的合成,只能在已有引物的3′-OH上聚合核苷酸,延伸DNA链。因此,在合成冈崎片段时,必须先借助RNA聚合酶,以 DNA为模板,合成一小段RNA(约含几十个核苷酸),叫做“引物RNA”。然后DNA聚合酶再合成DNA片段。当整条链合成完毕或冈崎片段相连后,DNA聚合酶I 再把RNA引物去掉,替换上相应的DNA片段,最后由DNA连接酶把片段完整地连接起来。
6.DNA复制时具有特定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1)复制起点:经过电镜和其他方法证实,原核生物的DNA复制都只有一个起点,而且是双向进行的。这个复制起点(origin of replication)通常用ori或O表示。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了解到,许多细菌的ori 区域的碱基顺序都十分保守,这段顺序约含有200多个碱基对,经常出现回文对称结构,即反向重复顺序(inverted repeats,IR),所以易与复制有关的蛋白质所识别。真核生物的DNA复制也是从特定的区域开始,向2个方向等速进行的。与原核生物不同的是复制起点不是一个而是多个,甚至达上千个。
(2)复制子:复制从起点开始,双向进行,直到终点为止(图3-14)。在DNA复制时,每个这样的DNA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单元或复制子(rep1icon),这些复制子并不是同时开始复制,它们的激活各有不同的特定时刻。高等生物染色体上有数百至数万个复制子。如果蝇DNA中约有3500个复制子,在酵母中约有500个。而大肠杆菌的DNA只有一个复制子。
(3)终止子:从DNA复制起点开始,经过延伸,到达终止点,完成一个复制子的复制。这个使复制结束的区域称为终止子(terminator)。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如在枯草杆菌中,复制从特定位点开始,但复制叉移动不对称,一个方向只移动1/5DNA,另一个方向移动4/5 DNA,最后相遇。
7.DNA复制的高度准确性
在大肠杆菌中,每复制105个核苷酸可能出现一个误差,在真核生物中,DNA复制出错率在3×109bp的基因中仅有3个碱基发生错误。这种复制的准确性除了由互补碱基配对的严格性外,还有DNA聚合酶的校正功能。在原核生物中,某些DNA 聚合酶具有校正功能,如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I除了起聚合作用外,还具有3′→5′的外切酶活力,它能识别错配的碱基,切去错误的核苷酸,并安放正确的核苷酸。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无校正功能,但另有其他机制来保证复制的准确性。校正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复制中的校正:由DNA聚合酶的3′→5′ 校正外切酶来进行。如果在引物链3′-OH末端是错配的核苷酸,则不能作为有效的模板而继续延长。这时,DNA聚合酶的3′→5′校正外切酶把错配的核苷酸切掉。直到产生一个配对正确并具有3′-OH末端的引物链;然后才以5′→3′的合成活性使链继续延长。因此,DNA聚合酶是种自我校正酶,在它沿着DNA模板前进中随时去掉自己在聚合反应中所发生的错误。
(2)复制后的二次校正:当经过第一次DNA聚合酶的3′→5′外切酶的校正后,为了消除在复制了的新链中仍可能有的少量错误,将进行第二次校正。这二次校阅系统所识别的不是错配的具体的核苷酸,而是由于错配而造成的螺旋外部的扭曲。当识别出某扭曲位点后,必须准确地把新链中的错配核苷酸消除与校正(图3-15)。如果把作为复制模板的旧链中正确的核苷酸去掉,就会以错配链为模板而把错误固定下来,因而产生变异。
(a) 模板链和新生链上不配对碱基及GATC序列的甲基化状况; (b) 错配矫正酶结合于未甲基化的GATC及同一条链上的错配碱基; (c) 错配矫正酶切除一段包含错配碱基的DNA; (d)聚合酶进行缺口充填
8.DNA复制类型的多样性
根据DNA合成的起始方式,复制可分为多种类型。
(1)复制叉式或θ复制:DNA在复制原点解开成单链状态,分别作为模板,各自合成其互补链,则出现两个叉子状的生长点,叫做复制叉。具有双链环状DNA的细菌和病毒的DNA复制形状象希腊字母θ,因而称为θ复制,又叫Cairns复制(是由Cairns首先发现的),其复制子称为Cairns分子。在θ复制中同样有双向复制和单向复制(图3-16),大多数生物为双向等速复制,也有少数双向不等速复制的情况。
(2)滚环式复制(rolling circ1e replication)或σ式复制:这种复制方式比较广泛,在噬菌体、病毒、线粒体和叶绿体DNA、细菌质粒、两栖类卵母细胞核糖体基因扩增等都有该类DNA复制方式。
现以φX174噬菌体为例说明滚环式复制过程。φX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环形正链单链DNA,它可自身复制或转录,产生RNA,翻译成蛋白质等。当DNA进入宿主细胞后,先合成一条互补的负链,与正链配成双螺旋,从而形成了环状的双链DNA。称为复制型(RF)。复制开始时双链DNA中的正链被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开一个缺口,暴露出了3′末端和5′末端。5′末端可能固定在细胞的某种结构上,同时DNA环进行滚动(图3-17)。随着滚动,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3′末端不断添上核苷酸而延长,为前导链;5′末端则连续延伸成一条尾巴。随后,以5′ 端尾巴为模板合成了互补DNA链,从而使尾巴变成了DNA双螺旋,合成的互补链为后随链。后随链亦按不连续合成方式先合成冈崎片段,然后连接成整链。由于环形DNA多次循环滚动,这条双链尾巴可延伸达噬菌体DNA长度的6~10倍。尾巴被内切酶依环状DNA长度分割成若干段。每段的两条链均具有彼此形成互补关系的5′末端,称为粘性末端。粘性末端配对,形成环形双链DNA。然后,在连接酶作用下,封闭缺口,形成完整的双螺旋DNA环。
与其他复制方式相比,滚环式复制是一种快速的DNA复制方式。
(3)D环式复制(D-loop replication):在线粒体和叶绿体DNA中除发现滚环式复制外,1977年 Jerome Vinograd 等人还发现了 D环式复制。双螺旋的两条模板链并不同时进行复制,轻链(含嘧啶碱基较多的链)先开始复制,稍后重链再开始复制。当复制沿轻链开始时,重链上产生了“D”形环(图3-18)。随着环形轻链复制的进行,D环逐渐增大,增大的方向为5′→3′。重链后来亦开始复制,复制以5′→3′的方向进行。最后,两条轻链完成了复制,形成了两个新的、完全一样的DNA双螺旋环。
(4)差别DNA复制或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在真核生物的某个发育阶段中,DNA分子的某一段顺序反复进行复制,而其他部分不复制,这种现象称为基因扩增。对基因扩增现象研究得比较清楚的是两栖类卵母细胞发育中的 rRNA基因,即rDNA。
爪蟾细胞每个核平均只有两个核仁,rDNA约有800~900份。可是,当卵母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的双线期,核仁数增加到600~1600个,含有的rDNA可达200万份。rDNA 顺序就占了卵母细胞DNA量的75%。这种基因扩增仅发生在卵母细胞中,它适应于胚胎发育中对大量核糖体的需要。当胚胎期开始时,这些染色体外的rDNA拷贝即失去功能并逐渐消失。
9.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DNA复制上的差别
(1)复制起点数:真核生物的每条染色质上可有多处复制起点;原核生物一条DNA分子上常只有一个起始点。
(2)任一复制起点是否重复复制: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在全部完成复制之前,各个起始点上DNA的复制不再开始,即在一个复制点上不能进行重复复制,但可有多个复制叉。原核生物的DNA可重复复制,一条DNA分子上仅一个复制叉。
(3)复制子的长度:真核生物的每个复制子较短,包括保守区,长约15000~90000bp。原核生物的复制子较长,大约长100000bp。
(4)复制起始时是否需原点识别物:真核生物复制起始时需原点识别复合物(ORC)参与;而原核生物则不需要,可直接启动。
(5)复制速度:真核生物复制时移动速度慢,大约复制50bp/秒;原核生物复制快,大约为1000bp/秒,为真核生物的20倍。
(6)复制机构:真核生物复制所需酶和蛋白质的种类及结构多且复杂,原核生物则较少而简单。
(7)复制的精确度:真核生物复制的精确度非常高,出错率仅为3bp/109bp;而原核生物的精确度则稍低,出错率为1/105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