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分析
细菌细胞由一层或多层膜和壁所包围,每个细胞中多数只含有1条染色体或DNA,每个染色体附着在细胞膜上的一定区域,但没有核膜包裹,因此称为拟核(nucleoid)。在拟核区以外的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核糖体和其他成分,但没有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
在适合的条件下,繁殖速度惊人,代谢旺盛,故可用于精细结构的分析。
一、细菌的遗传物质
1.细菌的染色体
细菌的染色体大都是环状裸露的双链DNA分子,其长度约为250μm~3500μm,DNA不象真核生物那样与组蛋白和其他蛋白质结合,也不形成核小体结构,因此它们比较易于接受带有相同或不同物种的基因的DNA片段的插入(表7-4)。
表 7-4 一些细菌的基因组结构
细菌的种类 |
核酸 |
染色体形状 |
染色体长度(μm) |
碱基对 |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cruginosa) 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 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大肠杆菌(E.coli)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人型枝原体(Mycoplasma hominis) |
ds DNA ds DNA ds DNA ds DNA ds DNA ds DNA |
环状? 环状? 环状 环状 环状 环状 |
3480.0 2600.0 1350.0 1100.0 505.0 253.0 |
10 440 000 7 800 000 4 050 000 4 000 000 1 515 000 760 000 |
E.coli染色体长约为1100μm,需经多次折叠或螺旋才组装入细胞内。有实验证实,在DNA分子螺旋时,有RNA分子参与。如300μm的环状DNA是通过RNA分子的连接作用将DNA片段结合起来而形成环(loop),从而导致DNA长度缩小,大肠杆菌基因组约有100个这样的环(图7-9)。每个环内DNA进一步螺旋,使DNA长度进一步缩短为1.5μm,而形成更高级结构的染色体。
2.细菌基因组的特点
(1)不具备明显的核结构,只有DNA的集中区,为拟核。
(2)基因组较小,只有一条环状染色体,一个复制起点,一个基因组就是一个复制子。
(3)染色体不与组蛋白结合。
(4)基因的结构简练,重复序列和不编码序列很少,大部分为功能基因;无断裂基因,不含内含子。现已知越简单的生物,基因数越接近用DNA分子量所估计的基因数。如MS2 和λ噬菌体,它们每一个基因平均约含1300bp。如果扣除基因中的不编码功能区,如附着点attP,复制起点、粘着末端、启动区、操纵基因等,几乎就没有不编码的DNA区段了。
(5)基因调控方式多种多样。
(6)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常高度集中,越是简单的生物,集中程度越高。如λ噬菌体7个头部基因A~F和12个尾部基因Z~J 都各自相互邻接,而头部和尾部基因又相邻接。又如有关DNA复制基因O、P;整合和切离基因int、xis;重组基因redα、redβ;调控基因N、cI、cⅡ、cⅢ、cro也集中在一个区域,而且和各自有关的结构基因邻近。这种集中现象在真核生物是极少见的。
(7)存在转录单元。在DNA序列中功能相关的RNA 或蛋白质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部位,形成一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可被一起转录含多个基因的mRNA分子,即多顺反子mRNA。如乳糖操纵子就含有3个结构基因,组氨酸操纵子含有7个结构基因。
(8)常通过接合方式传递遗传物质。
在自然界,细菌种类繁多,常用于遗传学实验的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杆菌等。由于大肠杆菌对人类毒性小,利于培养,故研究价值很大。
二、质粒
1.质粒的概念和结构
质粒(plasmid)是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裸露的DNA分子。这个名词是J.Lederberg(1952)提出的,不过现在习惯上已用来专指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生物中染色体以外的单纯的DNA分子。某些既能独立地存在于细胞质中、又能整合在染色体上的DNA通称为附加体(episome)。质粒的结构大致可由3部分组成(图7-11):
(1)转移区(transfer region,tra)和转移起点ori:长约33kb,最少含有22个基因,位于质粒基因组的60~93kb之间。现已知基因的产物是所有转移基因的转录所必需的,而ori位点又直接调节结构基因的转录,所以ori大概是负责控制后面的多个基因区,而这些基因都决定着合成与转移有关的蛋白质。
(2)自我复制区(rep):由3个位点组成,即正常的复制起点oriV、复制基因frp、不亲合性基因 inc,该区域直接关系到质粒的自身复制。
(3)插入区(insertion region):由IS2、IS3、rs 等插入因子组成,其中IS3 是重复的,包们可直接与细菌染色体同源区段配对,发生重组,插入到细菌染色体中。
2.质粒的种类
大肠杆菌质粒按表型效应可分为3类:F因子、抗性因子和大肠杆菌素原因子。
(1)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 F因子):这是一种能使细菌致育的质粒,它上面所带的基因能使细菌在表面产生一种性纤毛。带有F因子的细菌菌株称为F 菌株,而不带F因子的菌株为F-菌株。
F因子是一个小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量为62×108dolton,94.5kb,约为细菌染色体DNA的2%,足够编码94个中等大小的蛋白质,而其中的1/3基因(tra区)与细菌接合有关。接合作用是F因子的主要特征,它可以通过性纤毛从一个细菌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使原来的F-菌株也带F因子,从而把某些遗传物质从一个菌株转移给另一个菌株。通常把提供遗传物质的菌株称为供体(donor),而接受遗传物质的菌株称为受体(receptor)。这就常把F 菌株看作雄性,F-菌株这种受体菌看作雌性。
在细菌细胞内,F因子能通过与细菌染色体配对、交换、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一旦F 因子整合到染色体后,由于F因子有转移起点,它能将细菌染色体快速地转移到其他菌株中去,这时受体菌的重组频率大大提高。故这种通过F因子配对、交换、整合到染色体后,使细菌能快速转移细菌染色体片段的菌株,称为高频重组菌株(high frequence recombination strain,即Hfr菌株),见图7-12。
(2)R因子(抗性因子,抗性质粒):包括抗药性及抗某些金属质粒,R因子几乎在所有细菌中都存在。它的大小从几kb 到几十个kb不等,拷贝数多少不一,有的少,仅1~2个,属于严紧型复制控制;有的多,可达几十个,属松弛型复制控制。松弛型质粒的复制需要寄主的DN A聚合酶I及RNA的合成,拷贝数可达2000~3000个。
这类质粒对许多抗生素有抗性,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作外源基因载体,便于筛选。另外,多数R因子保持在染色体外自我复制,不整合进寄主染色体中。
(3)大肠杆菌素原因子(col 因子):大肠杆菌素(colicins)是从大肠杆菌的某些菌株分泌的,专门杀死其他肠道细菌。已知大肠杆菌素都是由质粒编码的。col因子有两类: 第一是colE1因子,分子量小,不具接合作用,是多拷贝的;第二是colIb因子,与F因子相似,具有接合转移的功能,属严紧型质粒,只1~2个拷贝。col因子也与基因工程有关。
3.质粒的性质
(1)能与染色体的配对、结合、整合到细菌细胞的染色体内。
(2)使带有该质粒的细菌具有免疫性:通常两个含有相同基因的质粒不能同时稳定地存在于同一个细胞里。如带有乳糖操纵子的质粒(F′ lac)就不能感染另一个带有半乳糖操纵子的质粒(F′ ga1)的细菌。即一个有质粒的细菌细胞表面可能发生改变,能排斥同基因的其他质粒对它的转移。
(3)受外界环境影响质粒可自行消失:质粒有时在寄主细胞内会自行消失,而且这种现象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在培养基里含有溴化乙锭或抗生素时可能导致质粒的消失。
(4)可自我快速复制:质粒是环形DNA,可自我复制。在质粒复制时,DNA必须附着在细胞膜上的某一接触点,由于仅含有一个复制位点,只能有一个质粒与它接触,所以难有两个质粒共存于一个细菌细胞内。
4.F 菌株和Hfr菌株的差异
F 菌株和Hfr菌株存在着许多相同点。如都含有F因子,细胞的表面有性纤毛;都能与F-菌株杂交:即 F ×F- 、Hfr×F-,F-和F- 之间则不能杂交。但二者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图7-13),主要有:
(1)F因子在细菌细胞内存在的状态不同:F 菌株中的F因子是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能自我复制,可以不依赖细菌染色体而存在;Hfr菌株的F因子整合在细菌染色体内同染色体一起复制和遗传。F 菌株和Hfr菌株可互相转化,F因子经交换整合入细菌染色体上后,也可原位交换从染色体上脱落下来。
(2)与F- 菌株杂交的结果不同:在F ×F- 时,F因子经性纤毛转移到F- 细胞,在此过程中,F因子利用滚环式复制,很快转移到F- 细菌细胞中,使F-变为F 菌株,试验发现:在F ×F- 时,经一小时培养后,约有95%的受体细胞转变为F ,但染色体基因重组频率却很低,常低于1/1000000。
当Hfr×F-时,两细菌的重组率相当高,但很少能使F-菌变为F 细菌。这是因为F因子嵌入到细菌染色体后,转移起点之后就是细菌染色体DNA。当它转移时,先带着细菌染色体进入受体细胞,而致育基因却位于环状染色体的末端,除非所有的DNA都进入受体,才能使F- 变为F 。由于供体基因进入受体,使受体菌变为部分二倍体(partial diploid),即细菌细胞内既含有自身完整的基因组(内基因子endogenote),又含有外来的DNA片段(外基因子exogenote)。
(3)理化因素处理的结果不同:Hfr菌株经理化因素(特别是吖啶橙)处理后细菌细胞变化不大;但F 若用吖啶橙(浓度大约为30微克/毫升,这浓度不足以抑制细胞繁殖)或紫外线处理后能转变为F-细菌;这是因为F 菌株内的F因子独立存在,分子较小,对各种外界因素比较敏感。F 菌株偶尔也能自发地使质粒丢失变为F- 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