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遗传学 第七章 第四节 病毒或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2月10日 共有 3328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病毒和噬菌体是现今所知最小的、也是化学成分最简单的生物,噬菌体是细菌的病毒。它没有一般的细胞结构,只是有蛋白质外壳,里边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呈裸露状态。利用噬菌体可以研究基因的转导、转化、重组DNA技术及基因的精细结构等。
    
    一、病毒或噬菌体基因组的特点
    
    1.遗传物质的种类复杂
    病毒就其化学本质讲,有RNA、DNA、单链、双链、正链、负链、线状、环状等不同的结构,但以双链环状正链DNA为多。其蛋白质外壳也多种多样,侵染途径各异。
    2.基因组绝大多数属于能编码的结构
    病毒基因组很少含有重复序列和充填区域,绝大部分DNA序列都编码蛋白质,也就是说,大都是结构基因。
    3.存在着重叠基因
    有多种重叠方式,如大基因套小基因、前后基因公用一段DNA序列、双链均可作为模板编码蛋白质,这样可提高基因的重复利用能力。
    4.基因调控方式多种多样
    主要以自我调控方式为主,也受宿主调节基因的制约。每个操纵子常有多个调节基因的制约。
    若从噬菌体与寄主的关系来讲,可分为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
    
    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很快在细菌细胞内进行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和组装,最后导致细菌细胞裂解,这类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如Tl 、T2 、……T7 等。由于这类噬菌体繁殖迅速,世代周期短,子代数量大,常用于噬菌体的基因定位和基因精细结构分析等。
    1.噬菌体的繁殖周期
    当噬菌体的尾丝接触细菌的细胞壁后,把它的DNA注入宿主细胞质中,它的蛋白质外壳却留在宿主细胞外面。这时在噬菌体释放的酶的作用下,宿主细胞的DNA停止活动,由噬菌体的DNA指导合成作用,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最终组装成新噬菌体。这一周期在37℃下大概只要20~40分钟,就可产生100多个子代噬菌体(快速裂解类型比此时间更短)。以后,宿主细胞裂解,释放出的新噬菌体又去侵染临近的细菌。
    2.基因重组
    噬菌体的基因重组是于40年代首先在E.coli T2 噬菌体中发现的。把寄主范围突变型(h)与快速溶菌突变型(r)噬菌体混合感染野生型细菌(品系1),然后收集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接种于混合着野生型(品系1)和抗性型细菌(品系2)的培养基平板上。结果有4种噬菌斑。根据子代中出现的各种噬菌斑数就可计算两基因间的交换率。
    两基因间的交换率 =  (公式7-3
    :有人用寄主范围突变型(h r )与几种快速溶菌突变型(h r)噬菌体混合感染野生型细菌,然后将子代噬菌体再感染含有野生型和抗性型细菌的平板。所得结果见表7-6。
     7-6    h r )与(h r混合感染E.coli的结果
    
    
    
    

杂交组合
    
子代基因型
    
h r
    
h r
    
h r
    
h r
    
 重组率
    R(r-h)
    
子代表现型
    
混浊、大
    
清亮、小
    
混浊、小
    
清亮、大
    
h r ×h r (a)
    h r ×h r (b)
    h r ×h r (c)
    
子代百分率
    
34.0
    32.0
    39.0
    
42.0
    56.0
    59
    
12.0
    5.9
    0.7
    
12.0
    6.4
    0.9
    
24%
    12.3%
    1.6%
    

求:(1)这3种杂交组合中,r-h间的交换率各为多少?
    (2)绘制几个基因的连锁图。
        :在这3组杂交中,将所得的子代噬菌斑数归纳成重组型和未重组型,即可计算出每一杂交中r-h间的交换率或重组率。
    依据公式7-3,得(a)组r-h = 24mu;(b)组r-h = 12.3mu;(c)组r-h = 1.6mu。
    这些重组率或图距暗示着3个r基因的位点是不同的。因此,可能有4种连锁图(图7-27):
    
    r(a)   r(b)        r(c)  h
    —|———|———————|——|—————————————
    
    r(a)              r(c)  h             r(b)
    —|——————————|——|—————————|————
    
    r(a)   r(b)             h  r(c)
    —|———|—————————|——|———————————
    
    r(a)                   h  r(c)         r(b)
    —|————————————|——|———————|————
    
     7-27   根据3r基因与h的重组率,确定这4个基因的4种连锁图
    
    3.连锁和连锁群
    如果噬菌体的混合感染涉及两个基因,可根据公式7-3求得两基因间的交换率或图距,多次后可绘制连锁图。如果涉及3个或3个以上的基因时,仍可按连锁交换定律中基因定位的方法绘制3个基因或3个以上基因间的连锁图。
    :用T4噬菌体的两个品系混合感染E.coli。一个品系是:小噬菌斑(m)、快速溶菌(r)、混浊噬菌斑(tu)突变型;另一品系对这3个标记基因都是野生型( )。把这种感染的溶菌产物涂在平板上,结果见表7-7:问:
    (1)m-r、r-tu、m-tu间的连锁距离各是多少?
    (2)这3个基因的连锁顺序怎样?
    (3)在这一杂交中,并发系数是多少?它意味着什么?
     7-7   大肠杆菌噬菌体T4的三点测验(m r tu /
    
    
    
    

序号
    
基因型
    
噬 菌 斑 数
    
百分率
    
1
    2
    3
    4
    5
    6
    7
    8
    
m       r       tu
                  
    m             
            r       tu
    m       r       
                    tu
    m               tu
             r       
    
3467
    3729
    520
    474
    853
    965
    162
    172
    
0.335
    0.361
    0.05
    0.046
    0.082
    0.093
    0.016
    0.017
    
 
    
 
    
10342
    
 
    

 
    :(1)依据公式7-3,得
    R(m-r)
    R(r-tu)
    R(m-tu)
    双交换率
    校正值 = 2×双交换率 = 6.4%
    (2)这3个基因的连锁距离和排列顺序是:
    
    m       12.8       r              20.8               tu
    —|————————|————————————————|—
    ←———————  27.2 6.4 —————————→
    
    (3)并发系数
    由于并发系数大于1,表明有负干扰存在,所谓负干扰是指在双链DNA分子中,一个位点上发生了单交换,促进了附近的基因位点再发生交换的现象。原因是噬菌体DNA呈裸露状态,那么在一个位点上发生了一次交换必然解链,附近位点更容易断裂,发生交换。
    通过对噬菌体的遗传分析,证明噬菌体的染色体含有很多连锁基因,而且是环状的(图7-28),它在侵入细菌时暂时地变为线状,随后断口再粘连,成为环状。
    三、温和噬菌体
    
    所谓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是指当噬菌体侵入细菌后,并不很快使细菌裂解,而可以存活或潜伏很长时期的噬菌体类型。
    1.溶源性细菌(lysogenic bacteria)和原噬菌体(prophage)
    所谓溶源性细菌是指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菌。而原噬菌体是指温和噬菌体侵入细菌后通过配对、交换、嵌入到细菌染色体上,随染色体一起复制和遗传的一类噬菌体。
    原噬菌体虽然没有感染能力,可是溶源性却象细菌的其他遗传性状一样,可以稳定地遗传下去。实际上,在其他生物中也广泛存在着大量的原病毒(provirus),在人类中,不少人体内的染色体中也或多或少地嵌着原癌基因(prooncogene),它们的结构、繁殖方式、嵌入过程等都类似于原噬菌体。
    2.溶源性周期(lysogenic cycle)
    原噬菌体和溶源性细菌并不永恒存在,它有各种反应,呈现溶源性周期(图7-29):
    (1)溶源化反应:一些非溶源性细菌(non-lysogenic bacte ria,指那些不含原噬菌体的细菌)被温和性噬菌体所侵染,其DNA进入细菌细胞后嵌入到细菌染色体中,成为隐藏着的原噬菌体状态,而此细菌则成为溶源性细菌。温和噬菌体DNA嵌入细菌染色体的过程同F因子形成Hfr菌株的方式一样。
    (2)失溶源性反应:与溶源性反应正好相反,在自然状态下,溶源性细菌内的原噬菌体通过原位交换,又返回到独立遗传的状态,可能单独生活一段时间,也可能丢失,使溶源性细菌又变为非溶源性细菌。溶源性细菌也会自发地释放噬菌体,但频率很低,为10-2~10-5
    若在此过程中,发生非原位交换,噬菌体可能带上细菌染色体片段,而把自身的某些片段丢失掉,形成缺陷噬菌体,如λd gal ,这就产生了局限性转导。
    (3)裂解反应:与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菌细胞后的反应相同,噬菌体DNA进入细胞后,随即进行复制,并在短时间内噬菌体成熟并裂解细菌,释放出大量的子代。
    (4)诱导释放:溶源性细菌遭受紫外线、丝裂霉素C等处理后,会大量地释放子代噬菌体。这样释放的噬菌体频率却高达90%。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溶源性细菌都能被诱导释放,这与温和性噬菌体所具有的特性有关。
    3.合子诱导(zygote induction)
    对溶源性细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若溶源性细菌与敏感型的非溶源性细菌杂交,在不同杂交组合中,所得的结果却不同。
    前已知,λ噬菌体是E. coli K12中的一种温和噬菌体,在带有λ噬菌体的溶源性细菌与敏感型细菌的正反交实验中,其杂交结果与所用的亲本菌株有关。
    正交:Hfr×F(λ),即F菌株带有λ噬菌体时,可偶尔产生溶源性重组子。
    反交:Hfr(λ)×F,即Hfr菌株带有λ噬菌体时,几乎不产生溶源性重组子。
    产生的原因:当Hfr×F(λ)时,Hfr基因转移到F 菌株中,而F 菌株中虽有原噬菌体,但对外源基因的进来没有什么反应,故有Hfr基因在F溶源性细菌中出现重组子的现象。在反交Hfr(λ)× F 中,由于λ噬菌体嵌入部位就在F因子的转移起点之后,当Hfr前端基因在F 受体中出现后,紧随其后的λ噬菌体也进入到F 受体中,而F 受体细胞是无免疫能力的细胞,当λ噬菌体进入细胞后,噬菌体马上进行复制、组装自己,使细菌细胞裂解,所以不会得到重组子。
    在这种杂交中,含有λ噬菌体的Hfr菌与敏感性F 细菌接合,由于λ噬菌体跟着F因子进入受体菌,虽形成了部分二倍体或部分合子,但随即噬菌体开始复制和组装自身,诱导细菌裂解,不能获得重组子,这种现象称为合子诱导。
    
    
    
    

 

相关新闻

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传奇
海底捞的秘密 做大的烦恼(下)
海底捞的秘密 做大的烦恼(中)
海底捞的秘密 做大的烦恼(上)
遗传学 第七章 第二节 真菌的遗传(二)
遗传学 第七章 第一节微生物遗传的特点
遗传学 第五章 第五节 连锁和交换定律的意义
遗传学 第五章 第二节 交换率及其测定(二)
遗传学 第五章 第一节 连锁和交换(二)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随机事件的概率PPT
遗传学 第八章 第二节 染色体数目变异(一)
遗传学 第八章 第一节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二)
遗传学 第八章 第一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
遗传学 第七章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作图(四)
遗传学 第七章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作图(三)
遗传学 第七章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分析(二)
遗传学 第七章 第三节 真菌的遗传分析(一)
遗传学 第七章 第二节 真菌的遗传(二)
遗传学 第七章 第二节 真菌的遗传(一)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