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4 年,当李比希决定返回德国时,两位教授专门给德国政府写了推荐书。
这样,当李比希来到德国吉森大学任教,便被破格提拔为“编外教授”。
这时,他才21 岁!两年后,他被承认为正式教授。
从粗心到细心1826 年,李比希从法国的《物理和化学年报》上,读到了法国青年化学家波拉德的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吃了一惊!波拉德在论文中说,两年前,他才17 岁,是法国一个药学专科学校的学生。
当时,他在他的故乡——蒙培利埃研究盐湖水,从湖水中提取食盐之后,往剩余的母液中通进氯气,得到红棕色的液体。
他知道,那红棕色的东西大概是“氯化碘”(请注意,李比希看到“氯化碘”这几个字时,几乎要跳起来了)。
光是“大概”不行。
波拉德决定证实一下是不是“氯化碘”。
照理,氯化碘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化,加热一下就会分解。
可是,那红棕色的东西不会分解,而且有一股刺鼻的臭味。
波拉德还研究了海藻。
他发现,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取,再往里通进氯气,这时,除了得到紫黑色的固体——碘的晶体以外,也得到了红棕色的液体。
波拉德经过仔细研究,断定那红棕色的液体是一种未发现的化学元素。
波拉德把它命名为“■”,按照希腊文的原意,就是“盐水”的意思。
波拉德把自己的发现通知了法国科学院。
科学院把这个新元素改称为“溴”。
按照希腊文的原意,就是“臭”的意思。
李比希看完论文,直跺脚,后悔莫及!为什么呢?几年前,曾有一位商人,拿着一瓶从海藻灰中提取的红棕色的液体,请他鉴定。
他没有深入研究,却告诉商人那是“氯化碘”,贴上了标签。
就这样,由于他的粗心,想当然,坐失良机,错过了发现新元素的机会。
李比希非常惋惜。
他发表文章说道:“不是波拉德发现了溴,而是溴发现了波拉德!”波拉德由于发现溴,他的名字载入了化学史册。
李比希勇于改错。
他把那张贴在样品瓶上的“氯化碘”标签,小心地取了下来,挂在床头,作为教训。
他还常常把它拿给朋友们看,希望朋友们也能从中吸取教训。
后业,李比希在自传中谈到这件事时,曾这样写道:“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不过,李比希是一个性急的人,一下子要改掉粗心的缺点,并不容易。
从1831 年起,他负责主编德国化学界的《年鉴》。
他李对每篇论文加以评论。
要评论,就得验证论文,要重复别人的实验。
李比希匆匆忙忙地做着,常常出错,使他所写的评论不准确。
于是,李比希遭到许多人的指责。
好在李比希是个痛快的人。
别人的批评即使很尖锐,只要说得对,他就接受。
他说,他追求真理,服从真理。
渐渐地,他变得细心起来。
他1837 年,李比希访问了英国。
在英国的所见所闻,使他深为激动。
他曾说:“我乘的是火车,这就是文明!每小时行驶10 英里,用鸟飞的速度前进!我激动得像个小孩子一样,简直高兴得跳起来!”有一次,英国同行陪他到一家工厂考察。
这家工厂正在生产蓝色绘画颜料“柏林蓝”。
他看到工人们把原料倒入大铁锅之后,一边加热,一边用铁棒吃力地搅拌着溶液,发出很大的响声。
一位工长告诉李比希:“搅的响声越大,柏林蓝的质量就越好。
”李比希细心地听着。
回去以后,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搅拌的声音越响,柏林蓝的质量就越好呢?”后来,他终于查出原因,写信告诉那家工厂:“用铁棒搅拌使铁锅作响,无非是使铁棒和锅磨擦,磨下一些铁屑来,使它与溶液化合。
如能在生产时加入一些含铁的化合物,不必用力磨蹭铁锅,柏林蓝的质量同样会提高。
”那家工厂照李比希的话去做,果真那样。
从此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大为减轻了。
两次争论李比希和维勒是好朋友,他们之间有过激烈的论战。
李比希虽然没有在柏济力阿斯身边学习过,但是他也非常尊敬这位化学界的前辈,把他作为自己的老师。
他与柏济力阿斯之间常常通信。
就在他们之间,也曾有过尖锐的争论。
第一次论战是从1836 年开始的,李比希和柏济力阿斯争论了10 多年。
那时候,人们发现一种奇特的化学现象:一杯双氧水,安安静静地搁在那里,如果放进一块铂(白金),马上会气泡翻滚,放出氧气。
反应结束后,铂好端端的,未损一根“毫毛”!说是铂参加反应了吧,它好端端的,一切如旧;说铂没有参加反应吧,可是,铂一放进双氧水,立即气泡翻滚。
把铂一取出来,气泡便不见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1836 年,柏济力阿斯发表了论文,第一次提出新名词——“催化反应”。
他认为,催化反应是“在这样一些物质的参加下引起的,这些物质的成分不包含在最后产物中,因此它们在反应中没有被利用。
”他还认为,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力”的作用下发生的,而“催化力”是“对原子极性的某种影响,它可以增大、缩小或改变这种极性..”李比希猛烈地反对柏济力阿斯的观点。
他发表论文,认为接受“催化力”这个概念,“会导致以一个以知解释另一个未知”。
他们热烈地争论着。
论战把讨论引向深入,使人们逐步深入了解催化作用原理。
争论表明,柏济力阿斯的许多观点是可取的,而李比希也在争论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使理论得到完善。
如今,“催化化学”已成为化学中一个新的学科。
当人们谈论起这门新学科时,称赞柏济力阿斯与李比希的论战本身是一种“催化剂”,加速了“催化化学”的诞生。
第二次论战是从1843 年一直延续到柏济力阿斯去世。
“有机化学”这一概念,是柏济力阿斯首创的,是他对化学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