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评级机构惠誉数次提醒,中国银行业将有一劫。而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为代表的金融界人士,则讥讽如此评级很嫩很不专业,他们已经在中国银行业改制之前看走了一次眼,这次也不会例外。
惠誉的主要理由是,2008年之后,中国为刺激经济而增发的大量贷款主要流入地方融资项目及地产业,这部分资产可能恶化。惠誉联席董事温春岭表示,“我们评判资产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贷款与GDP增长的关系,2004年-2008年,中资银行的贷款增速与GDP增长基本同步。但2009年,前者突增33%,而GDP的涨幅只有8.7%,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温春岭的意思很明白,银行贷款拉动GDP的效率在下降,投资效率下降,信贷泡沫过大而投资质量太差,目前信贷与GDP之比、信贷拉动GDP的数量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转折关口,三年内危机很有可能爆发。有鉴于此,4月14日,惠誉将中国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展望由稳定调低至负面;此前的2010年6月,惠誉还将中国银行业的“宏观审慎风险指数”从1 调升至3,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较高。
更了解中国国情的金融界人士对惠誉的评级嗤之以鼻。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表示,很多评级公司的一些所谓专业人士提出的问题很嫩,很不专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前,评级公司也没有评出来。在贬低评级公司对宏观经济评级的同时,周小川肯定评级公司对很多项目和公司的分析见解可能还是不错的,但是就国别来讲就不好说了,中国说实在的90年代初经济开始向好发展,那时评级机构给评的相当低,在宏观层面上,还是要有更多的主见。中国最大银行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4月15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承诺,将于三年内基本解决政府融资平台相关贷款(以下简称“平台贷”)的问题。
惠誉一定会输,倒不是因为不专业,而是不了解中国国情。他们没有看到在行政控制下倾举国之力拯银行的决心,正如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前对金融衍生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视而不见。
从2010年开始,一场为银行堵漏的行动如火如荼,至今没有停止。据统计,2010年,16家上市银行总共在A股和H股募集资金达到了4454亿元,如果加上中行和工行发行的共650亿可转债,以及华夏和中信在2010年获批但未实施的468亿元,还有重庆农商行在香港上市的114亿港币,融资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11年伊始,北京银行宣布百亿元再融资,招商银行推出数百亿元融资计划,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都宣布了再融资计划。
为拆除银行的定时炸弹,银监会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对贷款逐笔拆包检查,结果是银行四处融资,最终由投资者买单,并且价格还不低。因为随着贷款的收紧,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大幅提升。以较为市场化的招商银行为例,从2009年末开始公司息差水平一直处于上升通道,2010年招商银行的净息差同比提高了大幅提高了34个基点,带动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再以2010年上市的农行为例,2010年上半年,剔除财政部委托收益,农行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达66%,三季度达46%,快于其他国有大行。其中,传统中间业务占比2/3,增速为10%~20%;新兴业务,如投行、理财业务等全年增速约100%。上述数据显示,只要中国实体经济能够承受并且支付较高的利率,只要理财产品能够大行其道,银行的危机就不会到来。因为中国的实体经济与国民财力将成为银行的后盾。
这正是大型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之前的状态,银行接近破产,上市定价极低,不料实行再贷款、上市等种种举措之后,居然脱胎换骨,虽然内部机制饱受诟病,却拥有了稳定的资本形成通道。
只有出现其他两种情况,中国金融业才会如惠誉所说的一样硬着陆。
首先,房地产硬着陆,目前所进行的房地产压力测试都是在诸多变量下的臆想,事实上,一旦房地产硬着陆,资产价格降为零,银行手里的最大宗的抵押品房地产将一钱不值,但从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情况看,硬着陆的可能性比较小,政府不可能让房地产硬着陆。另一方面,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帐风险已经提前列支。
其次,中国实体经济大幅下降,导致投资者对银行彻底丧失信心,但实体经济大幅下降,政府必然量化宽松,首先受惠的依然是备受呵护的银行,而投资者在银行大举再融资的情况下,对银行都未失去信心,甚至在低估值的诱惑下纷纷买入银行股,可见,投资者没有更好的投资选择。
惠誉必输,因为没有看到各方对银行的紧缩与呵护,没有看到民间资金流入银行的数量。只有经济垮台,银行才会不振,否则,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将再次捧出一份份的亮丽报表供公众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