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系列文章的作者是本博客管理员(不是张五常教授)!
第二十四讲 货币理论(中)
从上一讲的学习大家就知道了,由于货币的价值来自于物品的价值,因此要使货币的价值(购买力)保持稳定,必须要使一国之内的货币数量是紧随着实体经济中的物品数量的变动而变动的。
然而,这是理论上的说法,在现实中要贯彻这个原则,面临着两大困难:其一,是发行货币的人根本就不打算贯彻这个原则,只想胡作非为、瞒天过海地滥印钞票;其二,是很难清楚地知道什么是一国之内的货币数量,或者说,怎么去量度一国之内的货币供应量。
先谈第一个困难。趁着把这个问题从头说起,这里顺便向大家介绍一下纸币产生的历史,以及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前一讲介绍货币发展的历史时已经说过,早期人类曾以盐、贝壳等充当货币,但后来都转向天生最适合做货币的黄金(我国因为极为缺乏黄金而普遍使用白银)等贵金属。为了方便小额的交易,各国也都发行了以贱金属铸造的辅币。它们称为辅币,是因为黄金(及白银)是主要的货币,称为本位货币,辅币的价值是由它们所含的贱金属与贵金属的比价来确定的,起辅助的作用。也就是说,古代社会的货币制度都是金本位制(中国是银本位制)。在一国之内,可以使用辅币,但国与国之间的交易(国际贸易)都以黄金来结算,于是各国的辅币之间的比率是固定的,即通行的是固定汇率制。举例来说,如果英国的 10 英镑相当于 1 盎司黄金,而中国的 20 元相当于 1 盎司黄金,则英国的 1 英镑就相当于中国的 2 元,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汇率)是固定不变的。
但不管是黄金、白银等贵金属铸造的本位货币,还是铜、铁等贱金属铸造的辅币,它们都比较沉重,携带、运输不便。随着长途贸易的发达,这种不便就变得非常的麻烦。我国早在宋代的时候开始出现一种叫“交子”的纸币,本质上其实是一张收据。是商人把黄金存在钱庄(银行的前身)里,钱庄给他开具一张收据,说明什么时候什么人存进多少黄金。商人拿着这张交子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向该地的同一家钱庄的分号(相当于现在的银行的分行)出示,提取交子上所记载的数量的黄金。显然,那时的钱庄其实是负责保管商人的黄金,商人享受了相当于今天银行提供的异地提取存款的服务。拿着一张交子就可上路的商人,免却了携带、运输沉重的黄金的麻烦,还减少了在路上被人打劫抢黄金的风险。
随着贸易经济的发达,有些商人在购买商品要支付货款时,索性就把自己持有的交子转让给卖家,由卖家拿着交子去钱庄提取黄金。当然,由于那时的交子上写的是买家的名字,不是卖家的名字,买家需要在交子的背后注明:某个时候我将这交子的提款权转让给某人。这称为“背书”。实际上,直到今天,商业票据也可以这样通过背书而实现票据上所注明的金额的转让。卖家拿着这张交子去钱庄,展示其后面的背书,钱庄就把之前其实是买家存进来的黄金按交子上所写的金额兑付给卖家。久而久之,有信用的钱庄发放给有信用的商人的交子大家都接受,卖家不再急于去找钱庄把黄金兑换出来——因为他相信那个有信用的商人的确在钱庄里存了那么多的黄金,也相信那个有信用的钱庄里有足额的黄金给他兑付这张交子——,而是拿在手上,等到他自己也要购买商品时,就通过“再背书”来再转让给下一手的卖家,从而免去了提取沉重的黄金支付货款的麻烦。然而这样不断地背书,交子后面的空间有限,很快就写不下那么多的背书了。于是到了最后,索性是由有信用的钱庄发行格式化的交子,票面金额都一样——例如都是 1 两黄金,存进 10 两黄金的商人就给他发 10 张这样的交子——,而且不再注明是谁存进了黄金,这样交子在转让时就不需要再作背书,只注明是哪个钱庄发行这交子,凡是持有交子去这个钱庄的人,钱庄都一律按着票面金额兑付黄金给他。这样一来,交子实际上已经具有了纸币的性质!
严格来说,这时的纸币其实是银行券——英语中可以用 note 、 bill 等单词表示货币,就是这个时期的银行券充当纸币的情况残留在文字中的痕迹——,任何私人银行都可以发行。但另一方面,这些纸币是有足额的黄金在背后支撑它们的,并非信用货币或法币( Fiat Money )。如前所述,由于交子是商人往钱庄里存进了相应数额的黄金之后才由钱庄发给商人的,所以每一张银行券的背后都有相当于其面值所示的黄金储备存在于银行的库房之内,这称为“有足额储备的纸币”。有足额储备的纸币其实是一种代币(与贱金属铸造的辅币不完全是同一回事),即它们只是用来代表黄金这种本位货币的。以前大家读书时到学校的饭堂吃饭,饭堂一来是为了阻止学校以外的人进来吃比外面更便宜的饭菜,二来是为了防止饭堂的工作人员偷偷把钱收进自己的腰包,在饭堂用餐的学生都要先去购买饭票, 1 元人民币购买到的是 1 元饭票。这饭票就是一种代币,是用来代表人民币的,只是它能流通的范围只限于饭堂。然而,这跟一国发行的纸币只能在该国之内流通本质上不就是同一回事吗?还有,大家去游戏机室玩游戏,也是要先去购买圆形、塑料的代币,这是因为能使游戏机启动的是这种代币。
显然,代币的特征是,它都是严格地按照它所代表的货币来发行。这种代币性质的纸币制度,可称为“真本位制”——如果黄金是本位货币的话,就是“真金本位制”,这与之前由黄金直接充当货币的“金本位制”相比区别不大。因为在真金本位制中,真正的货币还是黄金,纸币只是在形式上代替了黄金在市面流通,货币供应量还是由库存内加流通中的黄金数量来决定的,只是纸币的流通相比于黄金当然是更节省了交易费用。由于纸币是严格地按照收进来的黄金发行出去的,因此在真金本位制下不可能出现滥印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发生货币危机。只要黄金的数量没有突然大幅增加,远超实体经济中物品数量的增长,也不可能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然而,问题就在于,一旦纸币能被大家接受而在经济体中流通,发行纸币的银行就会受到巨大的诱惑去脱离它持有的黄金储备而滥发纸币,从而实际上脱离了“真金本位制”,变成“伪金本位制”。试想一下,一张面值 100 元的纸币,其印制的成本可能只需 1 分钱!可是人们要从银行那里得到这张纸币,却要十足真金地支付价值 100 元的物品!也就是说,银行如果悄悄地多发一张面值 100 元的纸币,它的获利是 99.99 元!这奇高无比的利润被称为“铸币税”——之所以叫“税”,是因为后来国家垄断了发行货币的权力,这高额的利润由国家得到了,相当于是一种税收。
还记得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吗?人是自私的!在如此之高的利润的诱惑下,银行开始胡作非为,滥印纸币。后果,自然是通货膨胀!当然,一家银行刚开始乱印钞票时,外界是很难发现的。但久而久之,大家慢慢就会觉得不对劲,开始不相信这家银行有那么多黄金可以支持它发行如此大量的纸币。一旦不相信,人们就会拿着银行发行的纸币去兑换黄金。可是滥发钞票的银行当然没那么多黄金可以兑付,厚道一点的会把库存里的全部黄金能兑的都兑出去才跑路,不厚道的一见前来兑换黄金的人很多就已经关门大吉、卷款潜逃了。从微观的角度说,这是金融诈骗;从宏观的角度说,这是金融危机,如果涉及面广的话,就是经济危机了。
是的,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很多国家还没有中央银行,也不存在什么货币政策的概念,但经济危机已经频频发生——虽然远不如 1929 年的大萧条那么严重——,以至于马克思质疑资本主义制度、市场经济有天生的缺陷。但问题并不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或市场经济本身,而在于当时的纸币发行是完全自由的野蛮生长,货币制度混乱不堪。前一讲已经分析得很清楚,在有货币的世界里,货币价值不稳定会带来通胀通缩、从而误导经济主体作出错误决策、最终导致经济波动(商业周期),这是货币制度所带来的交易费用增加。只不过是,美国大萧条、凯恩斯之后,主要是政府滥用货币政策而造成通胀,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则是纸币发行毫无管理,任何一家私人银行都可以胡乱地滥发纸钞而给整个社会带来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