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的本质与特征★★
法 的 本 质 | 国家性 (正式性 官方性)★ | 形成方式: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 |
实施方式: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 ||
表现形式:法律由国家发布的官方文件表现 | ||
阶级性 |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1 | |
社会性 | 法的内容最终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物质制约性) | |
法 的 特 征 | 规范性 |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不特定性、反复适用性 |
国家意志性 | 法是由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 |
普遍性★ | 普遍有效性: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地) | |
普遍平等对待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 | ||
普遍一致性:法的内容始终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致(法) | ||
权利义务性 | 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 |
国家强制性 | 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 |
程序性 |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遵守程序 | |
法律职业者必须在程序范围内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 | ||
可诉性★ | 法律是可诉的规范体系 |
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 个人的恣意横行。"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正确?(07-1)
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 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 C.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 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2.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惟一方式 B.法的物质制约性和阶级意志性是法的不同层次的本质属性 C.法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性 D.国家强制力可以超越法律,不受法律约束
3.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法律的可诉性特征?( )(07-7)
1 注意:①此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的某个阶层、某个领导人或 其每一成员个体意志的简单相加;②一定情况下,法也反映被统治阶级或同盟者的某些利益要求。
A.下一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因与上一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冲突而被宣布无效 B.公民和法人可以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C."一国两制"原则体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
D.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各地高级人民法 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本解释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 定本地区执行"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依据法理学的有关原理,下列正确的表述是:( )(07-92)
A.该规定没有体现法的普遍性特征 B.该规定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该规定说明:法律内容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经济状况 D.该规定说明:政治对法律没有影响
5.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04-1)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二、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泛指法对社会发生的影响。法的作用可以分为 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法的规范
作用,表现为指引、评价、规 、预测和强制;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不仅执行政治职能(维护阶级统治),而且执行社会公共职能(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规 范 作 用 | ①指引作用:法对 | 本人 | 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 ||||||
| |||||||||
②评价作用:法律具有判断、衡量 | 他人 | 行为合法与否的作用。 | |||||||
③教育作用:通过法律实施,使法律对 | 一般人 | 行为产生影响。示警/示范作用。 | |||||||
④预测作用:预先估计 | 人们 | 相互之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 | |||||||
⑤强制作用:法可以用来制裁 | 违法犯罪行为 | 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 |
指 引 作 用 | ①个别性指引,即通过一具体的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具体情况的指引; |
②规范性指引,即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 | |
①确定的指引,与义务性规则联系(“应为”、“勿为”) | |
②不确定的指引(有选择的指引),与权利性规则相联系(“可为”) |
A.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C.律师法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 D.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1.关于法律与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08-2) A.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 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 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 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由法律来规定
2.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 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该条文中的价值平衡,适用的是下列哪一项原则? (08-3)
A.价值位阶原则 B.个案平衡原则 C.比例原则 D.功利原则
3. 我国《合同法》第 41 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该条款反映了哪两种法的价值之间的冲突,解决冲突的原则是什么?
4. 《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规定:"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 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09-12)
A.该条是关于权利的规定,因此属于授权性规则 B.该规定表明法律保护人的自由,但自由也应受到法律的限制 C.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
益,因此国家利益是我国法律的最高价值
D.该规定的内容比较模糊,因而对公民不具有指导意义
四、法的要素
法律 规则 | 定义 | 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 果的行为规范 |
逻辑结构 | 1.假定条件: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 |
附一: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1、规范性条文是直接表述法律规范(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条文;非规范性条文是 指不直接规定法律规范,而规定某些法律技术内容(如专门法律术语的界定、公布机关和时间、法律生效日期)的条文。
2、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3、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也不是每一个法律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法律规则或者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
附二:法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