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宋元时代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理解这一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掌握宋元时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第一节 北宋改革思潮
一、宋初的改革思潮
(一)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减少冗员,提高效率。这是范仲淹等人所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
1、改革官员选拔制度,确保选拔到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充实官僚队伍。第一,改革科举制。第二关于萌荫制的改革。
2、改革官员管理制度。以实际政绩、才干作为黜陟赏罚的依据,建立奖优汰劣的管理体制。
(二)改革经济和国家财政状况,达到富国的目的。李觏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富国主张。
1、他在理论上首先要做的就是辨析义利问题。他深知贵义贱利论的危害,对之进行了批判。此外,他还揭示了义利的内在统一性,肯定了谋利求欲的合理性。这是其富国主张的理论基础。
2、对国家而言,其发展也离不开财利。治国必须解决财用问题。他分析了财用的具体作用。政治秩序的建立、维持,政令的推行都离不开财用。要治好国家就要解决好财用问题。用强本节用从根本上解决富国的问题。强本节用又以强本为先。强本即巩固国家经济基础。强本就是要重农,改善农业生产的状况。他认为改革应当从土地问题和劳动力问题两个方面着手。
(三)整顿军队,加强国防力量,实现强兵的目的。李觏力主强兵,希望通过整顿军队、加强军备来巩固国防,改变宋积弱的局面。第一,选练精兵强将。第二,实行军屯制度。第三,设置乡军 。
此外,范仲淹也重视军事问题。他的观点为;其一,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其二,重视军事人才的选拔。
二、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
(一)财政思想
1、为理财正名。他把理财视为政治的当然内容,并认为理财本身就符合义的要求。他还把理财作为重要的政治问题提出,认为理财是正大光明的事情,为的是天下而不是为私欲和私利。
2、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作为增加政府收入、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途径。3、重视节约。
(二)立法与变法思想
1、法之善恶系天下之治乱,立善法是致治的关键。他认为要想维持政权,就必须申明各项法令制度。
如果法令制度既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又符合形势,则可以治平天下。
2、鼓吹法令制度的改易更革,并以之为政治上最急迫的任务
3、法令制度的变革的指导思想是法先王之意
他以先王为旗号,为改革寻找历史依据,减少改革阻力。
4、制定法令制度要从现实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才能真正确立并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人才思想
人才思想也是王安石改革思想的重要 内容。
1、他批评国家人才状况,极论人才对改革求治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才对于国家至关重要,得到人才,国可包安全和兴盛;反止,则必衰落、败亡。从改革需要的角度看,人才的现状也是不适合改革要求的。人才匮乏是变法求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独特的人才标准
第一,赞同改革,主张变法。这是对人才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要求,是决定对之是否任用的先决条件 。
第二,具有治国理政的实际才能。即有出谋划策、办理行政事务并能收到实际成效的本领和才能。
3、人才的培养
他认为在教育上,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城乡普遍建立学校,设置专门管教学的学官;
第二,学习内容主要是国家典章制度、刑法、政治等管理国家事务必须的东西。
第三,进行思想教育和训导。
在人才培养上,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饶之以财”,满足人才基本需求。
第二,“约之以礼”,用严格礼法约束其行为。第三,“裁之以法”,用法律加以约束。
4、人才的选拔
人才的选拔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从下至上。
第二,严格审查。
第三,以才取才。
5、人才的任命
第一,是因德授任。
第二,是久任。
评价: 王安石勇于进取,又非常务实,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对增强宋国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他的改革和实践是为了巩固君主统治,因此,其改革只是为了立足于缓和社会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朝积贫积弱的问题。此外,他依靠君主和封建管理制度来推进改革,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第二节 理学思潮的政治意义
了解:一、理学的主要学派及重要思想
宋初三子:胡瑗、孙复、石介、
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
二、理与理一分殊
1、理或称为道、天理,是理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最高范畴。理是本体论层次上的范畴,其他范畴均为理所统摄。理是理学家对本体的认识,是儒学长期演变、不断进化的结果。
周敦颐融合儒道,提出了新的宇宙生成图式“太极无极说”。天地万物和人类最终都归于太极。
张载提出“太虚”本原说,太虚是气的本然状态,气则是太虚的具体形式。世间万物都有具体形态,这些具体形态都是由气形成的。所以,太虚即气为万物本原。
程颢、程颐,二程开始用理、天理取代太虚,以理为天地本原,万事万物皆由理派生。
朱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理的学说,认为理是宇宙本原,气则是理的具体形式。理通过气形成万物。在理气关系上,他认为理气同源,不分先后。但在逻辑上,理是第一位的,气是第二位的。
2、理一分殊
第一,这一概念是二程率先提出的。二程、朱熹对理一分殊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首先,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同时它们的理又都根源于天理,是天理的具体表现。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理一分殊解决了一与多、同与异的对立统一问题,使儒学理论更趋以严密化。
第二,理、理一分殊最终要应用到政治领域,为实现政治服务。它在政治上的价值就是为儒家伦理纲常和等级秩序提供了精巧论证。首先,伦理纲常是理的社会政治内涵,诸子都将道德伦理视为天理。天理与道德实际上属于同一事物,由于天理是绝对的、普遍的、恒常的,所以伦理道德也是绝对的、普遍的、恒常的。其次,理派生万物,所以理在物先。世间也是先有规范社会关系的纲常,才有社会关系。再次,万物与人都根源于理,具有共同性,但人与人并不平等。人与人之间有等冀差别,这是天理使然,不可改变的。
三,性说与进修之术
性说是理学的人性学说,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政治学说的基础之一。理学诸子对先前儒家人性说进行了综合和改造,形成了系统的人性学说。
1、理学性说的一个突出方面是区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命之性,体现了人性与理的内在联系。张载认为,性皆源于太虚,他进一步将性划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为“太虚”本性,是永恒存在的。而气质之性则是万物的具体属性。天地之性在道德上尽善尽美,是圣人之性。气质之性是则善恶不一,因人而异。
二程把气引入了性说。他们提出“天命之性”与“生之谓性”的划分。
朱熹又进一步作了补充:首先,区别了人性与物性。人性高于物性。其次,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缺一不可。
2、在政治上,理性学说也是服务于君主政治的。首先,它说明人之贤愚、寿夭、贵贱等方面的差别是天生的、命中注定的,人类社会的不平等是当然的。其次,绝大多数人生来在德性、智能方面存在缺陷,人性完全,是圣人,这样的人,有资格作君作师。再次,伦理道德是天理,人为天理派生,人性源于天理。
3、理学家认为,除圣人之外,人性都有不足之处,因此,必须加以改造。改造自己的人性,至于至善,是人的义务和最终目的,并提出了改造人性的方法,即进修之术。张载的进修之术是“穷理尽性”。二程主张格物穷理。朱熹主张“格物致理”。
他们的进修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是一种个人道德修养的方法。进修的最高境界是“内圣外王”,也就是要以圣人为榜样,以成圣为目的,通过道德修习而在道德上、精神上皈依于圣人。与道德修习相伴随的还有政治实践过程。内圣外王则标志着政治实践与道德完善过程的最终完成。
四、理欲之辨与义利之辨
1、理学家们都把欲看作是须防范、克制和消除的对象。在理欲关系上,必须存天理灭人欲。具体的方法是克己、持敬。
2、为了更好地辨析理欲,他们又提出了义利之辨。天理即公利,即义,人欲即私利,存理灭欲就是存义去利。义利之行与理欲之辨是同一命题,两者是互相注释、互相论证的关系。
3、理欲、义利之辨不仅表明了理学思想水平和对理、性等问题认识的深化,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理欲之辨的最大的政治意义就是对君主政治、封建伦常的绝对肯定,否定任何怀疑、反对的理性,从而有效地地维护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其次,存理灭欲也体现了对君主的约束。
理学家发展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倾向,又吸收了道佛思想中的灭欲成分,提出理欲、义利之辨的命题,主张存理灭欲,并以之为理学、圣人之学的精髓。理学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哲学化转型的完成。
第三节 南宋功利学派(叶适、陈亮)
一、陈亮“倡事功”的政治思想
(一)事功思想
他反对性理空谈,阐扬事功思想。他对性理之学的危害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批判:
首先,性理之学注重正心、诚意,也就是关注个人的道德修养。正心、诚意之学培养了一大批不理世事、麻木不仁的人。
其次,性理之学束缚思想,使人思想僵化。性理之学通常以通圣人之道为旨,结果它使人们终日埋首经书之中,不知变通,不知进取。许多人没有真才实学,又故作高深,只注重一些形式的东西,而轻视实际的技术和才能。总之,性理之学空谈性命,于国无益,于事不补。
(二)君臣关系
第一,他论证了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君臣都是特异之人,他们作为统治者即合民心,又合天地之大义。因此,君主制是合理的,君主的地位和权威是无可质疑的。职责是掌握最高权力,总揽全局。
第二,他还重点论述了为君之道,一是不能过于专断。二是以公行政。不能有私心杂念,应以公为原则。三是引用英豪之士。
(三)王霸之辨
他以其独特的道论为基础,阐述其王霸杂用的观点。
1、他以自己对道的看法为基础,重新梳理了王霸关系。他认为王霸义利无根本区别,理论上的王与义,在实践中体现为霸与利。
2、他还为自己的观点寻找历史根据,认为即使是实行王道政治的三代,也杂有霸道。王霸相通,又常混杂,因此,他主张王霸杂用。王霸必须建立在公的基础上。
陈亮的王霸义利之辨的意义在于肯定利、欲的合理性和功利的价值,批评经学专研义理、不问时务的不良倾向,完善了事功思想。体现出较强烈的批判精神,给思想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空气。
二、叶适注重功利的政治主张
(一)功利思想
1、他的功利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对道器关系的辨析。道是他思想的核心范畴和最高价值。道器关系就是指一般原则和具体事物的关系。他人“离器无道”。道存在于事物之中,道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
2、以其道器观为基础,他进一步辨析了义利问题,提出了重功利的观点。他认为古人对义利的真实态度是把利作为“和义”的基础,并非要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他的义利观突破了传统思想忌言物质利益的局限,为正视和解决国家财政和人民的生计问题扫除了障碍。
3、功利思想在政治上,就是要当政者“务实而不无虚”,注重实际效果。
(二)分权思想
1、他认为,宋朝高度集权的体制本身就不是一种很好的体制,因为它并非建立在对实际情况的认真分析上。宋朝高度集权的体制单纯是为了避免出现唐末五代那样权力分散的局面而制定的。他认为,建章立制应综合考察前代得失,并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的情况来进行。
这种体制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而且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对君主来说也是有害的。
2、他针对集权之弊,提出了分权的主张。分权既包括分权给臣子,又包括分权给地方。其中心思想是给各地方政府和长官以一定的自主权,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得以施展才干。他认为,牢固地掌握权势是治理天下、维护统治的根本原则。他认为宋朝政治上的弊端在于体制性的集权,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分权的主张,以理顺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而富国强兵,其见解无疑是十分深刻的。
评价:叶适作一代思想大师,大力倡导经制事功之学,为南宋思想界、政治界注入了新鲜空气。在政治上,他态度积极,提出了整顿内政、改良政治、富国强兵进而谋求恢复的施政纲领。他注重功利,讲求实效,对南宋集权等方面的弊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其观点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即使对今人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第四节 元末政治思想的曲折发展
一、郝经的用夏变夷思想
元朝逐步建立强大的帝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政治的中心开始南移。一些蒙古统治者开始认识到汉法的价值,开始有意识地吸取中原王朝的统治经验。忽必烈广泛招揽汉族和其他民族知识分子,探讨治国之道。与此同时,儒学也在积极尽心能够自我调整,以适应政治形势,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推动统治者接受汉法,以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郝经提出了“用夏变夷”的主张。
1、他明确提出“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他认为儒道是政治权力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只有践行道,所获得的政治权力、政治地位才是合法、正当的。而且民众对于统治者是承认还是服从也在于其是否有道。
所以,君主的民族并不是天命所归、人心归附的依据,关键在于统治者是依从还是背离儒道。
2、具体到当时,如果蒙古统治者能尊崇儒学,重用儒生,推行儒道,他就可以合法地据有天下,统治汉族及其他民族。对于这样的政权,儒生也应积极合作,为之尽忠效力。
评价:郝经的这一观点突出了儒家伦理纲纪原则的神圣性、权威性,为蒙古统治者提出了建立其统治全国合法性的可能性和途径,也为儒家与新统治者合作作出了理论辩护。这也表明儒家试图从思想上对蒙古统治者进行改造,使之代表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即用夏变夷。
这也是儒家传统权变思想的一次运用,是权变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用夏变夷体现了儒家文化强大的适应能力,客观上有利于汉蒙文化的交流,也使儒学得以保存。
二、许衡与理学的官学化
许衡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事情,如下:
1、论证实行汉法的必要性。他认为蒙古到了中原,就应该顺应客观情况,因地制宜,适应中原长期实行汉法的情况,也实行汉法。
2、对理学加以改造,以便于推广。首先,他强调“道以致用”,强调了对道的践履,弱化了抽象思辨的内容。其次,致力于理学的简单化、操作化和实用化。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感悟道,践行道。
3、重视并主要从事教育事业。在他的努力下,理学进入了国家最高学府,理学经典成了国子诸生的教科书。这是元代理学官学化的标志性事件。
总之,许衡为元代理学的官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