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明清政治思想的裂变与反思思潮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0月09日 共有 2132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明清时代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理解这一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掌握明清时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第一节  朱元璋强化集权的统治思想
    朱元璋的治国思想如下:
    一、强权与集权主张
    (一)整顿纲纪
    朱元璋以正纲纪为当务之急。要建立君臣吏层层节制,君臣吏层层服从的体制,以保证君主的政令、意志得到严格、认真的贯彻。
    (二)制度建设与调整
    (三)思想文化专制    
    具体做法是:第一,尊奉程朱理学。第二,以八股取士;第三,大兴文字狱。第四,禁止异端邪说。
    二、安民思想与人才观
    (一)安民思想
    朱元璋确立了以宽治民的原则。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
    (二)人才观
    1、人才的作用
    2、人才标准和人才选用
    朱元璋评价人才的指标是德和才。
    对于人才,他认为:第一,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第二,不计出身;第三,不拘亲疏。第四,不限民族;第五,不论资格。
    3、重视儒生  
    4、对人才的限制和扼杀。他重视人才,重用人才,但也猜忌人才,残害人才。
    三,严整吏治思想
    (一)严刑苛法;(二)注重惩诫;(三)鼓励民众告奸
    第二节   王守仁心学的政治价值
    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批驳了程朱理学的疏漏之处和空疏学风,以心为宇宙本体,认为封建道德内含于人们的心中。由此,他提出了致良知、破心中贼、知行合一等一系列观点。
    一、心的学说与理想政治
    1、在他的思想中,心有多层含义;心是人的感知和认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心的本质是至善之德,良知、天理则是心的不同表现,心在观念、心理层次上是良知,在理论、原则层次上则是天理。他又提出万物一体说,认为万物与人都是一体,它们彼此相通、和谐统一的基础就是心。良知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各种事物因良知而存在,又因良知而得以统一。
    2、他又把这种认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提出了他的理想模式,即“天下一家”。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经过两个步骤;即圣人致其良知,发明天理,确立万物一体的信念——明明德;圣人将其明德施及百姓,使其也明其明德——亲民。
    3、理想政治的实现模式仍是儒家传统的由内向外、由己及人,将自己的仁推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最终使己大彻大悟,并与万物融为一体。人人如此,就可以形成理想社会。
    4、他的理想政治模式并非人人平等,而是区分亲疏等级的,仍然讲究君臣、夫妇、父子等伦常关系。民众只有忍受剥削、压迫的义务。
    二、致良知与破心中贼
    (一)良知的含义
    他认为,良知是人的是非之心,良知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自然本能。纯善无恶的良知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有的,但人的私有欲会蒙蔽良知,使人表现出恶,所以要去恶,就要重新发明良知。即所谓“致良知”。
    (二)致良知的方法和途径
    他认为修身、诚意、致知、格物相连,是正心即修习的不同侧面,致良知是为了存理灭欲。
    (三)存理去欲的方法   存理去欲的方法是克己。即用功不已,持之以恒;省察克治等。
    (四)致良知的政治意义
    1、他的致良知、存理灭欲,最终还是要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旨在维护现有理论道德和政治制度的良知之学去规范社会,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解决社会政治危机,稳定明朝天下。良知之学最主要、最根本的作用还是用来对付被统治者,以消除其反抗,使之安心接受统治。他长期致力于镇压民众反抗斗争,即“破山中贼”。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到,仅仅靠武力镇压还远远不够,民的思想问题没有解决,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则会留下后患。所以他主张“破心中贼”
    而他的“致良知”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思想武器,因为致良知就是革除人们超出其社会地位的物质欲求和犯上作乱之心,即人欲,而保留良知、天理,即回归封建道德。
    2、致良知是他心学的基本结论。其主观目的是通过强化封建道德来维护封建统治。他主要是为了反对程朱之学的垄断地位和学风的粗陋。但他强调个人的认识主体性,客观上冲击了官学的权威。
    三、政治道德实践思想
    1、致良知更重要的是使良知,以良知指导自己的行动。他认为知行不分。知是行的前提、出发点,行是知的提心和归宿。
    2、他所讲的知行合一说就是要求将二者统一起来,用封建道德去指导规范行,并在行中更深刻地 理解、领悟封建道德 ,使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强化其从思想到行动对人的控制。
    归根到底,知行合一的政治意义还是维护封建统治,矫正时弊。他的心学是理学发展的新高峰。他以反对传统、反对程朱理学权威的姿态出现,但又以纠偏补弊、维护封建统治为归宿。
    第三节   明代的思想异端与政治反思思想
    一、泰州学派以平等为特色的政治思想
    泰州学派的创始人是王艮,其后,最著名的学者是何心隐。
    (一)百姓日用之道——道的世俗化
    王艮进一步将道世俗化,他认为道的内容是百姓日用,并无神秘性。百姓日用成了衡量道的标准。圣人不能垄断道。广大下层群众也可以成为践行道的主体。
    (二)平等思想
    1、王艮的平等思想
    他的平等思想包括:
    第一,人我平等。它强调自己思想和意志的独立性,反对外部力量的压制和干涉,并以为是安身立命、最终达到至善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承认别人的独立性,不把自己的观点和意志强加给别人。人我之间地位平等,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其次,身与道平等。他认为身与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道最终要靠人来践行和发扬光大,所以,身也尊贵,可以与道相提并论,两者可以相得益彰。
    此外,他不仅强调人在与道、与他人的关系中的独立地位和作用,还注重寻找现实基础,因而提出安身立命、保身的问题。学道、行道必须先解决生计问题。他承认人的物质欲求的合理性,反对程朱力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禁欲观点。他又提出了人人君子的社会政治理想。
    2、何心隐的平等思想
    第一,他肯定人的自然欲求。他主张人欲不能禁绝,而是要有所节制,即禁欲。他还提出君主应“与民同欲”,不承认君主有将其欲求凌驾于民欲之上的特权。
    第二,讲仁义,他的仁的范围扩大为一切人,突破了传统的束缚。
    第三,他的政治理想是君臣师友。在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五种基本社会关系中,他最推崇的是朋友关系。因为朋友风格系突破血缘、家族的范围,是平等关系,它高于其他社会关系。朋友关系的纽带是治学、行道。朋友是横向关系,师生则是纵向关系,两者交织成一张关系网,师生关系可以演变成政治上的君臣关系。无论君臣、师生还是朋友, 其目的都是达道。他还提出了君臣、师生、朋友的组织,即“会”,并认为“人人师友”中虽有上下、师生之分,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没有政治压迫,也没有经济剥削,农、工、商也可以做士,甚至作贤。
    二、李贽富于批判精神的“异端”政治思想
    (一)社会批判思想的理论基础
    1、童心说
    他认为,童心的特质纯洁无瑕,是人的本质的本来面目。有此真心,才是真人。人出生时,具有童心。但在人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的侵蚀、浸染,童心被蒙蔽。童心既失,人也不是真人。
    2、是非无定的是非观
    他认为是非没有固定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结论。他以此主张思想领域内的多元化,为新思想的成长提供理论依据。而且是非的标准要随时代而变化。
    3、世俗性的道
    他认为天地即自然是万物之本。否定了世界本原的神秘性。同时, 他还否定了长期以来儒学所主张的万物原惟一的说法。他认为道存在于人世间,人道相通。道的内涵是人伦物理。他发展了泰州学派“百姓日用之道”的思想,否定道的神圣性,而强调其世俗性,认为道就在人的日常生活中。
    (二)社会批判思想
    1、对圣人及圣人崇拜的批判
    他对圣人崇拜提出了怀疑。他指出圣人的高大形象是人为塑造的,对它的崇拜是一种盲目的崇拜。
    他反对的只是长期以来,人们有意创造出来的不断神化的孔子的圣人形象,反对对孔子的盲目崇拜。
    在剥开圣人神秘的外衣后,他又进一步提出了凡圣无别的观点。他认为人在认识能力方面是一致的,人在道德修行上也相同。圣人也不能脱离社会生活,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而且圣人也有势力之心,在物质欲求上与常人没有差别。他突破了传统观点,明确提出凡圣无别,这是其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2、对儒家经典的批判
    他对儒家经典的神圣性、权威性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他批判了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观点,肯定了是非标准的多样化,认为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就不成其为人。
    3、肯定私利     
    他明确肯定利与欲 。认为种田、治学、当官都是满足人自身私心利欲的一种方式。人们之所以从事这些活动就是因为有利可图。从普通人到生圣人都追求功利,计功谋利是完全正当和必要的。他认为压抑、掩盖利欲不是正确态度, 而应该重视它,满足它。人的欲求得到尊重,允许多样化发展。
    评价:李贽发展了泰州学派中积极因素,提出痛心和自己的施肥观,否定了天理、圣人、经典的权威性,主张是非无定,肯定私利,痛斥道学虚伪,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异端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个性、个体性、自由思维,主张多样化,对于打破束缚、解放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节  明末清初政治反思思潮
    一、黄宗羲
    (一)对君主政治的批判和反封建专制思想
    1、他提出了君主天下关系的问题。他认为,在历史上,君与天下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不治的根源在于君主和君主制度。
    2、他认为君主的危害在于:
    君主视天下为自己的私产,拼命追逐和享用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封建法制为非法之法;批判君臣主奴的关系。
    3、他一反传统思想,提出新的治乱标准。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超出了传统以王朝兴衰判断治乱的标准,而重视天下之民的生存生活状态。
    他紧紧抓住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在政治体制的高度对秦汉以来的政治进行了深刻批判,揭露了君主专制给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本身造成的巨大损害,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性。由此出发,他就如何改造政治体制、理顺政治关系提出了许多创见。
    (二)崇尚三代政治
    1、宰相理政
    他认为明政治紊乱及其灭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明废除了历代相沿的宰相制。明代宦官之祸 较汉唐更烈的原因就是罢相。解决的办法就是恢复宰相由宰相领导六部,辅佐君主。他还主张宰相还应有讨论政务、批发文件的权力。
    2、学校议政
    他吸收以往各代政治中有调节功能的因素,提出了学校议政的观点。他主张恢复学校议政的功能,实行学校议政制,并提出了学校议政制的具体建议。学校议政实际上是要学校承担起对中央和地方政务的监察、品评职责,以经常化、制度化的方式扩大政治参与,强化舆论监督。
    3、方镇御边
    这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他认为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其弊。解决的办法就是参用两者,在边境设置方镇。他主张方镇可以享有自行征收田赋商税、辟召官员等方面的自主权,其地位接近封国。
    评价:他的这些政治思想是传统政治积极因素的吸收和改造,是其思想深刻性的表现之一。他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师,其思想是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不少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
    二、顾炎武
    (一)对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体制的批判
    1、他也提出天下的概念,并把它置于国家之上。他认为一家一姓止兴亡并不代表天下的兴亡。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2、  他又区分了公私,以天下为公。自君主化公为私以后,社会就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和不安之中。以全力私有为特征,以君主私利为依归的君主政治制度正是天下不治、弊端丛生的根源。
    3、他还对君主尊贵的地位持怀疑态度。他认为:他通过考证,指出,在古代君主只是一个普通的称谓,君本身不具有特别高贵的含义;君是为民而设立的,只是一个政治职位,同公、候现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没有特别尊贵的地方。同时,给予君、卿等俸禄只是免其耕作而已。所以,君主不可作威作福,损民自足。
    (二)调整、改革集权体制的思想
    1、他认识到君主高度集权制的弊端,因而主张对之进行调整,合理配置权力,以矫治君主过度集权之过失。
    2、他认为君主虽独掌天下之大权,却不能独治天下之事,因而应对臣下适当授权,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最终保障君主地位。
    3、 他认为当时政治体制上的突出问题是,中央集权、地方无权,从而无法发挥地方在富国裕民发面的作用。所以为了调整中央地方关系,就要对现有体制进行调整。
    4、他也尊公抑私,认识到君主体制极端自私和高度集权的弊端,并试图对其进行改革,为之注入一些灵活性的因素。
    二、王夫之
    (一)对政治体制的认识
    1、他也以天下为公,君为私,并极力推崇公的价值。认为一家一姓之兴亡是君主及其家族的事情,而民的生死则是与天下相关的公事。认为应当以公天下为原则,而不应把天下作为一家之私产。从这个观点出发,他对“以天下私一人”的君主制度进行了批判。
    2、在君民关系上,他认为“君以民为基”。民是君存在的根基。如果君只顾一己自利,侵害天下生民,则民可以推翻他。
    3、他分析君主政治的弊端;
    4、他也不赞同君集权、臣无权的做法,主张授予臣字特别是宰相以一定的权力。他还反对越级行政,否则会扰乱政治秩序。
    (二)政治哲学上的成就
    1、理势关系与通变思想
    第一,在理势关系上,他反对将二者截然分开的观点。认为得理自然成势,而顺势必然成理。一方面,势因理成,另一方面,理因于势,二者相辅相成。
    第二,以此理论为基础,他系统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变革思想。
    第三,他认为时、事、势、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变法就是自然和合理的。同时,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永久不变的治国之法。对于历史上的成功经验要正确对待,不能盲目崇拜,照抄照搬。
    他强调社会历史的变动性,鼓吹变革,具有一定 的积极性,但他仍认为,变要有一定的范围,不能违背礼。
    2、理欲关系
    第一,他提出了理欲合一的观点。特肯定人欲的合理性:一是理欲同源,理欲都是自然的产物,与生俱来。因而欲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合理性。二是理不能脱离欲而单独存在。理往往要借助欲来表现自己的存在。三是欲为人性的当然组成部分。四是在圣人身上,理欲实现了和谐统一。
    第二,但他对欲的肯定是有限的,他更推崇的是理的地位和价值,反映在社会政治观点上就是注重和维护礼教纲常。这是其理欲观的局限性所在。
    3、道器关系
    他批判了儒家夸大道的地位的倾向,重新论述了道器的统一关系。
    第一,他认为道为本,器为末;器具有普遍性;道器相须,两者是不可分离、相须相用的关系;在处理道器关系上,主张尽道审器、尽器明道,实现二者得到有机结合。
    第二,特以这种观念认识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在法和人的关系上,他认为礼法体现道,人则能弘道,所以要两着结合,任人与任法并重,不能偏废。政治、伦理原则同政治制度、人际关系也是道器关系的体现。由于道器是可以变化的,所以统治者要重视读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的调整。
    评价: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梳理,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承认和发现,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唐甄对君主政治的反思
    (一)对君主及君主政治的批判
    1、对君主的批判
    因为君主是君主政治和君主制度的核心,也是君主制度条件下,各种社会弊端的总根源。所以,他首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君主。
    他否定了君主的神圣性;秦以来的帝王的本质都是贼盗;君主是政治社会动乱的根源。
    2、对官员和官僚政治的批判
    第一,官吏多而贪残成为君主政治的痼疾。他对此进行了批判。吏治腐败是乱世的表现和原因之一,但根源不在于官吏而在于君。破家亡国的惨祸都是君主自己造成的。
    第二,他对君主和君主专制制度都持批判态度,认为昏君是乱世的根源。但他的批判并没有走向对君主和君主专制制度否定,而是导向对它的肯定和认同。他将乱源于君,但另一方面,又将治之功也归于君。二者在现象上相反,但内在的逻辑却高度一致,它们从不同方面,肯定了君的地位和作用,即“君为政本”。他著书立说的目的,就是剖析为君之道,为君主提供参考。
    (三)均平思想
    他认为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因而万物各得其所,和谐相处。而且均平的原则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是人类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这实际上是要求君主能够兼顾各方利益,较公平地对待臣民。
    五、戴震对理学思想的反思
    (一)对理的重新解释
    他认为,人和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的运动产生,气是世界的本原。这里的气是物质性的。他由理本论转到了气本论。他对理做了重新解释。
    1、理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他认为理存在于事物之中,是事物自身的规律。
    2、理也是表征人们共同认识的范畴。理虽然是人的主观认识,但并不能脱离事物,而是对事物之理的一种反映。人认识上的理实际是人对事物考察的结果。人认识中的正确部分就是理。
    3、理存在于人日常伦理之中。他认为理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认为人伦日用之必然也是理。总之,他否认了理的本体性和神秘性,而强调了世俗性 。
    (二)批判存理灭欲
    1、他在人性问题上坚持人性自然论。认为人性源于阴阳五行之气,否定了宋儒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划分。关于人性的内容,他认为,欲是人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自然存在的东西。因此,对之不能去除, 只能节制。
    2、他不仅认为欲不可无,而且强调欲有积极作用。认为欲 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其发展的动力。在理欲关系上,他认为两者并不对立,理不能脱离欲而存在,无欲则无理,而且古圣先贤都坚持这一观点。以理灭欲,否定人的合理欲求,不仅贵阻碍社会发展,而且容易造成人格虚伪。他认为,存理灭欲不可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兼顾二者,使欲得到合理满足而又不至于泛滥。
    (三)抨击理学“以理杀人”
    存理灭欲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主要有:
    第一,在实践中,理常常夹杂着个人偏见、私见,因而有权有势者常以己见为理欺压弱者。
    第二,统治者以理治民,理成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第三,以理杀人。官吏以法杀人,儒生以理杀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评价:戴震批判了以理灭欲的荒谬观点,揭示了理学以理杀人的罪恶本质,这对突破思想禁锢、促进思想解放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以其气本体论、人性自然观为基础,重新解释了理的范畴,辨析了理欲关系,进而驳斥了宋儒以理灭欲的观点和理学的消极社会作用。
    第五节  龚自珍的政治批判思想与晚清政治思想的基本走向
    一、龚自珍对君主政治的批判
    (一)批判衰世,鼓吹改革
    他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基本判断是衰世。他细致地刻画了衰世的景象,即人才状况极差;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他进一步分析了出现衰世的原因,这是君主政治的恶果。官僚集团不仅腐败而且无能。透过衰世景象,他看到了清王朝的深重危机。他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因而积极为之寻找政治出路,以避免覆亡的命运。他的答案就是改革,才是挽救危亡、巩固统治的唯一出路。
    (二)改革设想与方案
    他在理论上勾勒了理想社会,即农宗、平均、君师合一。
    1、他看到了当时贫富分化、对立的情景,并认为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如果放任贫富差距的发展、拉大,就会导致国家灭亡。于是他提出了平均思想,希望适当调节财富占有、分配,以缓和社会矛盾,他将平提高到治理天下的基本原则。这当然由君主来进行。但他的平均不是平均主义,他无意触动现有的经济关系和制度。他的平均思想只是在希望维护现有的经济制度的前提下,由国家在财富分配上做些调整,以避免激化矛盾,引发政治危机。
    2、农宗制度。指的是宗法制度。他提出的改革方案是效法古代宗法制度,重新划分大宗、小宗、群宗和闲民,并严格按照宗法等级关系分配土地。这样社会就会秩序井然,君主也可以安享太平了。
    3、他的政治理想是君师合一。他崇尚三代的政治制度,认为此时政治的特点是,政治与学术的统一,王既是政治权威又是学术权威,君师、士民、学治合而为一。他认为摆脱衰世,实现治世的办法就是重新确立治、学、道的统一关系,当然,这一理想的实现,依赖于圣明君主的出现。
    评价:他疾呼衰世已到,倡言改革,开一代风气之先,社会影响很大,他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此后,中国社会和政治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关新闻

宋元时代的改革思潮与儒家政治思想的新发展
隋唐时期主流政治思想的延续与发展
秦汉时代统治思想模式的确立与发展
先秦时代政治思想的萌生与兴起
19世纪欧洲政治思想
18世纪欧美政治思想
17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中世纪西欧神学政治思想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人民的名义(30)
人民的名义(29)
人民的名义(28)
人民的名义(27)
人民的名义(26)
人民的名义(25)
人民的名义(24)
人民的名义(23)
人民的名义(22)
人民的名义(21)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