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启发式教学的理解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2月12日 共有 2046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从我国中学教学的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建国以来行之有效的教学经
    验,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发展,这对于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很有意义的。
    对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中学物理教师应该
    具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
    
    一、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有人认为启发就要有师生的共同活动,而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就是回答教师的问题。这样一来启发式就变为问答
    式了,似乎有问答就是启发,没有问答就没有启发。在一些评议课上,
    常有人以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数和次数的多少来判断启发的好坏,
    这就很容易使启发式教学流于形式。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要启发
    学生的积极思维,不仅要他们“在思维”,还要他们“会思维”。学生
    回答问题,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有时也不一定是积极思维的表现,
    因此启发式教学并不是一种教学形式而是一种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凡
    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
    是启发式教学。它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很多具体做法有待于我们
    在教学实践中去创造和总结。
    
    在贯彻启发式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学生“启而不发”。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是直接原因还是教师的要求和讲授的内容脱离了
    学生的实际。因此搞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坚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的原则。学生只有估计自己能够得到时才
    会努力的去跳,标准太高时他根本不会跳。标准太低当然也不可能使学
    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一所重点学校的一位很有经验的老教师,在讲完
    单摆以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当单摆摆角不大时,什么
    力构成使单摆做简谐振动的恢复力呢?(图3-1)有的学生说是重力mg
    与绳子的张力T 的合力,也有的学生说是重力mg 的分力,各持己见。于
    是又有学生说:两种意见只是说法上的不同,前者是从合成角度说的,
    后者是从分解角度说的,而合成与分解只不过是方法问题,实质是一样
    的。教师又问:“既然二者实质一样,那么合成的合力与分解的分力都
    应该具有简谐力的特征,是吗?”这样的启发使课堂上的形势发生了变
    化,很多学生通过分析转而支持“是重力分力”的正确观点。课堂气氛
    很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而有一位来自普通学校的青年教
    师在听课以后,第二天上课时也按老教师的教法同样提出了这个问题,
    结果全班没有一个人做出回答,不少学生都说不知道老师问的什么意
    思,最后只好由教师讲解,而大部分学生还说听不明白,于是这位青年
    教师更加认为启发式能否很好贯彻的关键还是在学生。其实,这堂课之
    所以启发的不好,根本原因既不是因为问题没有启发性,也不能说学生
    毫无积极性,而是这堂课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提问题脱离了学生
    
    
    的兴趣和知识水平的实际。在另一所学生水平也不高的普通中学,一位
    有经验的教师在“物体平衡”的复习课上,复习了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
    以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两个人搬一筐重物上楼,是前
    面的人省力还是后面人省力?由于问题是从实际中提出来的,学生又有
    生活感受,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多数人都说前面的人省力,可没有人
    能答出理由。教师又启发学生:两人抬筐的合力最少要等于多少?筐必
    须要保持什么状态?于是有的学生回答出来了。教师接着画了一个图(图
    3-2),再让大家考虑为什么F后一定大于F前呢?这时几乎全班同学都
    
    进入了积极思维状态,经过几番周折最后终于有人分析出后面的力一定
    大于前面的力。教师接着又问有没有后面的人比前面人省力的情况呢?
    多数人都说不能,但由于学生有了思考的线索,就有人想到了若提筐的
    上边,则后面人的力臂变大,他将比前面的人省力(图3-3)。这堂课
    上得很活跃,达到了启发的目的,它使同学们感到既使不上大学,物理
    学在生活中也是很有用处的。由此可见,从实际出发进行启发式教学实
    在太重要了。
    
    二、启发什么
    
    启发什么?对于中学物理来说,我觉得要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启发学
    生。
    
    1.启发学生热爱物理、努力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这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尤为重要。比如讲大气压之前就可以给学生做
    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把小学生用的木尺放在桌边并伸出一部分,用重物
    压住桌上尺子的一端,用力打尺子的另一端,可把尺子打断。如果不用
    重物而用一张纸压住桌上的尺子,用手反复把它压平,猛力打尺子另一
    端,仍可把尺子打断。这个结果是学生万万没有想到的,必然能引起他
    们的兴趣和思考,讲过大气压强,他们会感到豁然开朗。讲完阿基米德
    定律以后,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不大的湖里。浮着一
    只载人和石头的船,当把船上的石头全部投入湖底以后,湖中水面的高
    度会有怎样的变化?不少学生会认为水面将升高。但恰恰相反,结论是
    水面将降低。这样一些问题就会启发学生去不断的探索物理规律。
    
    2.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
    思维的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启发式教学的开始阶段往往是教师向
    学生提出问题引起思考,而后应逐步培养、引导学生善于自己向自己提
    出问题,多问些为什么,这样就有可能从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观察中
    不断发现问题养成善于思维的好习惯。有了这样的基础,课堂教学中的
    积极思维活动就很容易调动和组织了。例如可以引导他们想:“呵气与
    吹气都是空气的流动,为什么呵气时感到热而吹气时却感到冷?”“坐
    在行进的汽车上看,为什么感到近处的电线杆向后跑,而远处的树却向
    前走呢?”
    
    3.启发学生运用物理概念与规律去分析问题
    发现问题只是引起思考,目的还在于能正确的解决问题,因此还要
    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对于物理问题学生往往只凭生活经验和想当然做出
    判断,这是很不好的思维习惯。要逐步培养学生从物理概念与规律出发
    来分析物理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如讲过沸腾以后可问学生:一锅烧开的
    
    
    水里,放一杯冷水,不让开水进入,杯也不触及锅底,问经过一段时间
    的烧煮杯中的水能不能开?不少学生认为是可以烧开的。这种判断没有
    从沸腾的两个基本条件出发来加以分析,必然发生错误。
    
    三、积极思维的标志
    
    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那么学生
    是否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的标志是什么呢?一是看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是
    否聚精会神。二是看情绪,看学生是否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争论勇于
    表态。三是看意志,看学生碰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时的表现,如果学生对
    较难的选作题都在认真地做,尽管错误很多,也说明学生已经处于较高
    度的积极思维状态了。
    
    四、怎样启发
    
    怎样启发思维,很难提出一个具体模式,但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实
    践中的一些做法可以做为我们的借鉴。
    
    1.用物理实验进行启发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进行物理实验既是学科本身的需
    要,也是进行物理教学的需要。通过实验可以把物理现象和过程充分展
    现在学生面前,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给他们提供思考的基础和依据,
    这在初中教学中更为重要。如讲热的传递时,可以给学生做个试管煮小
    鱼的实验,只见试管中的水已沸腾,但鱼还在游动,学生会对此感到奇
    怪,甚至怀疑,课下还要亲自做一做。但做的结果,鱼总是被煮死。一
    种情况是学生没有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直接用火烧试管底端,鱼当然
    被煮死;再一种情况是学生观察的比较仔细,看到了鱼是在管中的下部,
    他也学着教师去烧水的上半部,这样做果然成功了,于是就长时间的烧,
    让很多人看,结果鱼又死了。这样就不能不引起他们更深入的思考,从
    而对热的传递、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等知识领会得更深刻。还可以给
    学生演示紧紧的缠在钢板尺上的纸烧不着的实验,都会很好的调动学生
    的积极思维。
    
    2.利用某些观念与概念的矛盾进行启发
    所谓概念即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内在联系,是科学可靠的。而在生
    活实践中,人们也会形成一些观念。所谓观念即是事物的表象特征、外
    部联系,是不一定可靠的。当用错误观念进行判断与运用概念进行判断
    发生矛盾的时候必然会引起深入的思考。如回答:桌上放一个上面小、
    下面大的棱台形薄玻璃容器,(重量可忽略)当没放水时容器底部所受
    压力为零(不考虑大气压),当放入5 千克水时容器底部受的压力又是
    多大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又是多大呢?学生往往会从生活观念出发认
    为容器底部之所以受到压力是由于水造成的,那么水有多重压力就多
    大,因此受到的压力是49 牛顿,自然桌面受的压力也是49 牛顿。如果
    指出杯底受的压力大于49 牛顿,而桌面受的压力等于49 牛顿时,必然
    会使他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3.由浅入深分步要求的进行启发
    
    思维活跃是要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因此要一步步有计划的启发才能
    逐步达到积极思维的程度。如为了启发学生深入理解牛顿定律可提出这
    样一个问题:图3-4 中物重1000 牛顿,人的体重700 牛顿,问当人的
    臂力为400 牛顿时能否把重物拉起?一种意见认为不能,因为臂力小于
    物体的重量。而另一种意见认为可以,因为当人跳起来时可以借助体重
    使物体受的拉力大于1000 牛顿。这时可以先问学生:此时人作用在绳上
    的力还是700 牛顿吗?学生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得出结论:不管怎样,
    绳上受的力是不会超过人的体重的。再引导学生考虑当人的臂力F 足够
    大时能不能把物体拉起来?结论还是不能,否则人就要离开地面。那么
    能不能想办法让物体升起而人还不离开地面呢?学生就可能想到人向后
    退使绳与地面成一个角度j,满足一定条件是可以实现的。
    
    4.运用注意规律进行启发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注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意注意,一种是无意
    注意,而无意注意又可分为有益的无意注意和有害的无意注意。思维是
    建立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在启发思维时应该尽可能的将无
    意注意特别是有害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有位教师在讲振幅概念
    时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将一个大铅球用钢丝悬挂起来,把球拉开一个角
    度放在鼻尖前然后放开,让学生观察球的摆动,当球向教师头部摆回来
    时学生高喊“躲开”,但教师纹丝不动却安然无恙,球又摆回去了。这
    样就使学生对振幅有了很深的印象。
    
    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决不只是这些,以上举出的几种做
    法只是想说明在贯彻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有广阔的天地,需要我们去认
    识,去开拓。

    

 

相关新闻

研究蚂蚁
总经理行为方式的评价
调查表
调查指南
研究情况介绍
犹太商道---抓信息里的钱
历史的逻辑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王绍光博士专访
中外信托制度比较研究
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观”——当代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发展趋势
中美科技奖励体系的对比研究及启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第7讲 综合分析BIM在运用与推广中的障碍问题
考核学生质量的困难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初步分析
论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
中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
财政科技资金的审计重点和内容
软科学研究机构在政府决策中的功效、困境及对策研究
打造超级DOS系统(下)
DOS命令基础应用(6)
打造超级DOS系统(上)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