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注解】:
    1.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南若耶山下,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故又称浣纱溪。
    2.际夜:至夜。
    3.潭烟:水气。
    4.弥漫:渺茫。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开首两句则以“幽意”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是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因此,驾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随遇而安的情绪。接着写泛舟的时间、路线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寂静、迷蒙的境界。面对如画的美景,诗人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想出愿作持竿垂钓的隐者的念头,追慕“幽意”的人生。全诗扣紧题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恍惚流动,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
    綦毋潜
    (692-749?),字季通,荆南(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开元进士,曾任集贤待制、右拾遗、著作郎等职。《全唐诗》收其诗一卷。他受佛教影响,诗里总是渗透着一些幽深清远的隐逸出尘味道。他的诗清秀雅丽,描写景色生动传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