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学范式的“缺失”
自托马斯·库恩提出范式这一概念以来,范式被广泛地用来阐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变化规律。统观现有的有关管理学研究的文献,很少有学者对管理学的范式进行探讨,似乎管理学的范式并不存在。
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学在古典管理学派和早期行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的学术派别——现代管理学派。国内外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划分,典型的如孔茨的六个学派的划分法。我国学者孙君耀与孔茨的观点一脉相承,他将现代管理学划分为六个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本文拟以他的观点为依据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二、现代管理学派主要观点及与法约尔管理理论的比较
(一)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是巴纳德创立的。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结为一个出发点,那就是企业是一群人构成的共同完成一定任务、实现一定目标的社会系统。其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关注组织中人的个体独立性与组织所要求的整体性、协同性之间产生的辩证关系,目的是实现组织和组织成员共同收益最大化。巴纳德创造性地提出了构成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1)信息交流;(2)作贡献的意愿;(3)共同的目的。
相较于巴纳德的观点,法约尔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就是人的集合体,他的组织概念停留在对组织的表象和功能的表述上,没有就组织的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巴纳德从行为的角度对组织下定义,这是巴纳德对法约尔的组织理论的升华,但这两种理论之间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在法约尔的理论中,社会组织是同物的组织相区别的人的组织。组织一个企业就不仅仅是为企业提供“原料、工具、资金”,更要提供合适的“人员”。这四部分要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缺一不可。管理部门的职责就是设法使人员和物质的组织符合公司的目标、资源条件和有关的要求。组织结构的安排必须要保证公司在实现其目标时能进行统一的领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法约尔已经把管理看作是一个整体,在他所提出的组织理论中,已经注意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出发,研究组织这个要素,这同巴纳德所关注的组织中人的个体独立性与组织所要求的整体性、协同性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二)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其主要理论观点有:(1)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2)决策过程包括4个阶段:搜集情况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价计划阶段;(3)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4)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
从管理职能的角度来说,西蒙提出决策是管理的职能,进而提出了“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的命题,似乎提出了一条新的管理职能。然而法约尔的管理理论把计划职能置于其所有管理职能之首,以强调其重要性。这一点,与西蒙强调的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同时,法约尔强调一个好的行动计划应具有以下特点:统一性、连续性、灵活性以及精确性。这,同样适用于决策的具体过程。因此,法约尔的管理理论是把决策职能纳入到计划职能当中的。尽管决策理论学派较传统的计划职能更强调操作的过程性,也提出了新的衡量决策或是计划的好坏与否的标准,但是从本质上而言,只是对法约尔的计划职能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西蒙把管理行为分为“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并把对管理的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中。他指出任何实践活动,无不包含着“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然而,“决策执行过程”事实上已经是法约尔管理理论中除计划职能以外的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这几项职能所涉及的内容了。决策理论存在着许多其他理论所不具备的优点,但管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仅靠决策也无法给管理者有效的指导。
(三)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逊、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系统管理学派认为:(1)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2)企业组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3)系统管理应有四个特点:一是以目标为中心、二是以整个系统为中心、三是以责任为中心、四是以人为中心。同时,在系统管理中,有四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系统的决策、系统的设计、系统的运转和控制以及系统运转结果的检查和评价。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五项,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这些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把这五项职能与系统管理的四个紧密联系的阶段作比较可以看出:创建系统的决策相当于计划职能;系统的设计相当于组织的职能;系统的运转和控制相当于领导和协调这两项职能;系统的运转结果的检查和评价实际上与控制职能相似。因此,系统管理学派的整个管理过程事实上是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基本相一致的。当然,系统管理学派相对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而言是有进步意义的:首先,系统管理学派以系统的观点来考察企业,管理企业,这使得企业管理人员不至于因为只注意一些专门领域的特殊职能,而忽略了企业的总目标;也不至于忽略本企业在更大的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效益。其次,按系统观点组织资源的企业,并不会消除企业的各项基本管理职能,但能把企业中的各个子系统和有关部门的关系网络看得更清楚。由此将使管理者清楚地认识到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基本职能不是孤立的,而是围绕着系统及其目标而发挥作用。
(四)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是卢桑斯,其主要观点包括:(1)权变理论就是要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2)环境是自变量,而管理的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3)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
概括地说,权变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强调在管理中应当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条件权宜应变,制定特定条件下适宜组织的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实际上,这一点在法约尔所提出的管理职能中已有所体现。法约尔在强调计划职能时,指出应当建立一系列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并且这些计划应当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情况的变化而不断给予修正。这显然已经体现了权变理论的思想。在组织职能方面,法约尔认为“组织结构不得不同企业的目标、资源和需要相一致。”也就是说,在组织职能的实现中,必须针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来管理来领导,并不存在着一种固定的组织方式和方法。可以说,法约尔已经预见到了现代组织设计的权变性。此外,法约尔认为,协调是管理中一个单独的要素,意思就是“要使一家公司的活动协调一致,从而促进他的工作和加速它的成功”。在法约尔看来,协调是一种平衡活动,使支出和收入相等,使设备适合于实现生产目标,确保销售和生产之间的协调一致。组织机构和计划机构通过规定具体任务、制定时间表以及根据目标分配承担责任来推进协调工作。而权变理论学派经过大量案例的研究和概括,把企业归纳为几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从其本质上说,这也是一种“平衡”活动。只不过其注重点与法约尔的注重点不同,法约尔注重的更为具体;而权变管理学派注重的则是“管理方式与整个企业的平衡协调”,较为宏观。但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来调整管理活动,使管理更加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的提高。至于指挥职能,法约尔更注重的是领导方式和管理原则方面的问题,法约尔一直强调原则是灵活而具有弹性的,而且能够适用于各种需要,关键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使用它们,很明显,这也已经体现了权变理论的思想。
较之法约尔的管理理论,权变管理学派的进步意义在于权变管理是一种依据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对当时当地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从技术手段的层面上讲,这是巨大的进步。不过,权变学派的管理学者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从中概括出若干基本类型,试图为各种类型确认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但始终提不出统一的概念和标准,这是权变学派存在的一个根本性的缺陷。
(五)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为经理主义学派,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当代管理企业的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主要代表人物是彼得.德鲁克和欧内斯特.戴儿。
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认为通过对管理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懂得在将来相应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管理问题。因此,这个学派的学者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而不是从一般原理出发、强调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把管理理论的研究放在实际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经验教训的研究上。
以德鲁克为例,他对于经验主义学派的重大贡献是在于其提出了“目标管理”。他指出:“管理是什么?这个问题应该是第二位的,首先,我们必须通过管理的任务来阐明管理”。虽然德鲁克最先发表了这一概念,但以法约尔将计划职能列于五项管理职能之首,强调制订长期计划,组织结构的安排必须要保证公司在实现目标时能进行统一的领导。事实上已经提到了组织目标的必要性。法约尔在其管理理论中提出了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同样强调了经验对于管理的重要性。长期以来,管理“原则”的概念经常被误解和引起争议。事实上,法约尔对原则的概念不像人们所想象的关于物理学中的定义或法则那样死板,他所提出的原则是灵活的,而且能够适用于每一种需要,但是要知道如何利用它们,这却是一项很难的艺术,它要求具有智慧和丰富的经验。原则的数目实际上是可多可少的,任何能够加强企业或有助于它行使的法则和管理秩序只要被经验证明有价值的,它就会成为原则的一个部分。
经验主义学派的方法在现代管理学派中较具特色,但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相比,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管理理论,管理者可以依靠自己的经验,而无经验的初学者则无所适从,而且过去所依赖的经验未必能运用到将来的管理中。
(六)管理科学学派
现代管理学派中的另一重要学派是“管理科学”学派。这一学派的理论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实际上是属于同一思想体系,但它又不是泰罗理论的简单延续,而是在它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管理科学”学派将近年来的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许多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达到了新的高度。
管理科学学派有如下主要特点:(1)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2)借助数学模型使衡量各项活动的标准定量化,摒弃单凭经验和直觉确定经营目标与方针的做法;(3)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4)特别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
如果将管理科学学派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做比较,可以看出这个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式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法约尔管理理论中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答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所以,所谓管理科学就是制订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式,并把这种模式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过程管理之中,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相比而言,在技术手段上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完全采用管理科学的定量方法来解决复杂环境下的组织问题还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同时,管理科学学派一般只研究生产的物质过程,注意管理中应用的先进工具和科学方法,不够注意管理中人的作用。
三、管理学范式的“挖掘”
通过对现代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的陈述及其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的比较,可以看出现代管理学派中的每一学派都对管理理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很少有一个现代管理学派涵盖整个管理领域,很多现代管理学派应该说更强调对法约尔所提出的几项管理职能操作层面的问题的探讨。
(一)企业核心使命不变是管理学范式存在的基础
彼德.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指出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管理者不应该空谈理论,应当在实际操作中发掘合适的管理,他还指出管理的使命在于提升经济效益。虽然管理学的发展已逾百年,但上述两点是一直没有改变的;因为任何一种管理理论的提出,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应用于实践,否则该理论就失去了生命力。另外尽管人们对于管理的使命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提升经济效益无疑是得到最广泛认可的,并且能够为企业探询应用先进管理理论提供动力。而管理使命不变的基础在于企业的核心使命未发生根本的变化,这点无论是从科斯有关企业的契约论的论述中,还是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变迁中即可看出。企业使命的不变使得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与手段不会产生实质的改变,而建立在企业实践基础上的管理理论的核心内涵也不会产生实质的变化。由此,也就为管理学范式的存在提供了基础。
(二)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构筑了管理学范式
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正是站在管理是一门追求提升经济效益的实践性学科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划分成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五项职能。从上文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各现代管理理论学派的理论与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均可直接追溯到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库恩指出新范式的产生是以旧范式的消亡为指征的。基于本文的比较,可以看出法约尔所提出的管理理论不但没有被任何一个现代管理学派所取代而消亡,而且还一直深深影响着各现代管理学派。所以,各现代管理学派也就没有跳出法约尔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和框架,也就没有建立起新的管理范式。如果说有的话也只能是对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范式的某一子范式的深化。
综上所述,法约尔基于管理职能的理论论述,实际上已经比较全面的提出了管理所具有的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管理学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了管理学的一种传统并为管理学家规定了努力方向,至此,管理学的范式也就确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