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零利润定理”体现在现实之中,就是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的所有生产者获得的都是相同的所谓利润率。试想,你从事这一行业,就是放弃了从事其它行业所能获得的收入,因此其它行业的利润率是你的从事这一行业的机会成本。如果你获得的利润率低于别人,你其实已经在亏损,你应该转行。如果你获得的利润率高于别人,那是别人在亏损,他们会转行进来与你竞争。所以竞争(不是教科书所说的“自由竞争”,而是人与人之间无处不在、无时或缺的竞争)决定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各个生产者获得的利润率理应相等,实际上那就是投资回报率,有市场的时候就表现为资金借贷的市场利率——人们都会看着市场利率来比较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的利润率或投资回报率,如果比市场利率还低,倒不如结业关门,把这笔钱变现出来存进银行里安安稳稳地收利息;如果比市场利率高,外面的人就会从银行借入这笔资金进来争夺这“超额利润”。
有些人可能会指出:可是我明明看到社会上有些行业、企业的利润率就是明显地比别人高啊。首先,你可能是把租值错当成利润,有人眼光独到、手法精明,于是收入远高于常人,那是对他的眼光、手法等人力资产的回报(即租值)。其次,有两种情况看起来好像是利润率很高。一种情况是存在着行政垄断,那超高的利润其实还是垄断租值,这种情况也是下一讲再谈。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行业风险很高,“三年不开锅,开锅吃三年”。你看到他一旦开了锅,利润奇高,足够他吃上三年,却没看到他之前已经三年没开过锅了,未来三年也可能开不了锅。对于这种风险很高的行业,你不让他一旦开锅、所获得的收入之高就够吃三年的话,是不会有人愿意从事这种行业的。所以那看似奇高的利润,其实是“风险贴水”,是为了弥补他承担了奇高的风险而给予的补贴。“风险投资”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大家经常听到某顶风险投资成功套现之后获得了成千上万倍的回报,那个羡慕嫉妒恨哪,眼睛都红了,却没看到这一行可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绝大部分的风险投资都是血本无归、尽化乌有。这种最初诞生于硅谷的金融创新,曾一度被仇视为“暴利”而遭美国政府开征重税。我以前看过一本叫《硅谷热》的书,该书撰写出版的时候微软还只是个 small potato ,因此虽然书中有一笔带过地提起它,却只是将它视为硅谷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家无足轻重的小公司。然而那书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它提及福特、卡特任美国总统时对硅谷的风险投资的超高利润课以重税,导致那几年里风险投资的金额大跌,整个行业几乎陷于毁灭的绝境。幸好没多久里根上台,把税率减轻了不少,才又使得风险投资东山再起、浴火重生。当时看着这一段,我手里悄悄捏了一把冷汗。要不是里根这堪称有史以来最有经济学常识的美国总统及时上台“救火”,硅谷往后那么多的传奇故事就会连虚构为神话传说的机会都没有了!
根据上述的正确分析,我们再看书上 146 页的图 6-1 的下方图,就会明白它存在着什么错误。显然,这图里的 AC 曲线其实应该是 ADC 曲线(教科书说的 AVC 曲线),正确的 AC 曲线是与 AR 、 MR 、需求曲线重合的那条水平线,但有意义的只是 q* 所对应的那一点。根据 MR = MC 的均衡条件,生产者的最优选择或均衡产量是 MC 曲线与需求曲线(同时也是 MR 、 AR 曲线)相交之处所决定的 q* 产量。从图上看,这一产量所对应的 ADC 位于 AR 之下,于是有 (AR-ADC) × P 的阴影面积,那是属于上头成本的租值。
接下来我要讲解一下如何从上述的生产者最优选择(或生产者均衡)来推导出有生产的情况下的“供求理论”(第九讲里的推导是没有生产的情况)。
首先,从书上 146 页的图 6-1 的下方图可知,需求曲线与 AR 曲线是同一条线。这不仅仅在受价的市场结构里是成立的,即使是在下一讲所说的觅价市场里,只要生产者对产品收取的是单一价格, AR 曲线与需求曲线就是同一条线。因为 AR=R/q ,当生产者对产品收取单一价格时, R=P × q ,把这代进前面的式子里去,就得到 AR=P 。如果是觅价(垄断)的市场结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反映的是随着 P 变动, q 如何变动。而因为 AR 跟 P 一样, AR 曲线反映的就是随着 AR (即 P )变动, q 如何变动,所以这跟需求曲线其实是同一回事。
其次,大家再看 170 页的图 7-1 , MC 曲线在它与平均直接成本曲线(对应于图中的 AVC 曲线)的交点以上的部分就是生产者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呢?因为生产者总是根据 MR = MC 的原则来选择最优产量,因此随着价格( P )变动,最优产量( q )与价格的组合所构成的点一定是沿着 MC 曲线移动的,这跟供给曲线反映的是随着 P 变动, q 如何变动,其实也是同一回事。但大家在第十四讲中已经学过,市场给予这生产者的收入一旦跌破了直接成本,生产者会选择关门结业,生产量(供给量)因而下跌为零,所以平均直接成本曲线的底部以下是不会有供给量的,也就无所谓供给曲线。
不过上述只是单个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还要与市场里所有其他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横向加总,才能得到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然而,这里存在着一个复杂性,那就是如果只是一个生产者增加产量,他的力量微不足道,犹如大海里的一滴水,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对市场没有影响。但如果是大量生产者、甚至是所有生产者都增加产量,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首先,产品市场上会因为(对产品的)供给大量增加而在需求没变的情况下导致供过于求而价格下跌,从而抑制了生产者增加供给的积极性。其次,生产要素市场上会因为(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大量增加而有可能导致供不应求而价格上升(除非有关的生产要素在其它行业也大量使用,该行业的需求增加带来的影响微不足道),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者的成本,这意味着这时的边际成本比起只有一个生产者增加产量时上升得更快。也就是说,把所有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横向加总时,单个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其实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由它们横向加总起来的市场的供给曲线也跟着变化。是怎么变呢?从刚才的分析来看,应该是变得比原来更陡峭了(因为边际成本上升,生产者要求市场给他们更高的价格才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然而,这其实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在另一些情况下,供给曲线也完全有可能是变得更平坦了,即单个生产者的边际成本反而是下降了。前者称为“外部不经济”( external diseconomy ),后者称为“外部经济”( external economy )。注意:这里的“经济”是指节约了成本,用的是这个单词最原始的含义。
之前我提到过“规模报酬”的概念,如果放宽了所有生产要素等比例变动的严格限制,不区分短期、长期,有关概念就对应着 U 形的平均直接成本——并非教科书上说的 U 形的平均成本!产量增加时,生产者的平均直接成本先降后升(即 ADC 曲线呈 U 形),前面下降的部分可称为“内部经济”( internal economy ),后面上升的部分可称为“内部不经济”( internal diseconomy ),用“内部”来限定是因为那是生产者自己增加产量导致的平均成本下降(经济)或上升(不经济)。也就是说,内部经济、内部不经济表现为生产者的 ADC 曲线本身的形状是先降后升的。而前面的“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不是生产者自己增加产量,而是因为外面的、他所处的那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可能是其他生产者增加了产量,也可能是因为有新的生产者进入这个行业),却也导致了这个生产者的平均直接成本下降(经济)或上升(不经济)——当然,平均直接成本如此变化是由于市场价格变化或边际成本变化而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是表现为生产者的 ADC 曲线整条往上或往下移动。
前面以所有生产者增加产量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从而使得边际成本上升解释了外部不经济是如何产生的。这里再举例说明外部经济又是如何产生的。大家看到中国有很多专业市场,市场里聚集了大量同行业的生产者。按理来说,生产者如此聚在一起,会令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买方四处走走就能知道同类产品的市场行情怎么样,很难利用卖方面对买方时一般都占据信息费用方面的优势来“觅价”(垄断),为什么生产者还是要这样聚在一起呢?显然,一定是因为集群(张五常称之为“类聚”, cluster )给生产者带来的好处远超坏处,即外部经济大于外部不经济。
类聚会带来什么外部经济呢?我可以略举其中一些,但可能不止这些。其一,类聚可以节省信息费用。张五常写过关于“类聚定律”的文章,是指同质量的产品类聚在一起,有利于减少消费者判断这些产品的质量差异的费用。除此之外,还可以节省广告费。在我所在的城市附近,有一条非常有名的十公里之长的公路,两旁全是大大小小的家具店,虽然其中不乏名牌大店,但更多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店。这些小店如果搬到一个旁边没有任何其它家具店与之直接竞争的地方去,孤零零一个在那里,就得想办法宣传自己存在于那个地方,吸引顾客到它那里买家具。这宣传所费的成本就是信息费用。但现在它在那家具公路上开店,所有人一旦要大批购买家具就会想到那条公路,就会直奔那里,就会自然而然地看到了位于那里的小店,小店就节省了宣传自己的信息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