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多元化救不了产能过剩
作者:江建华 申领版权
2015年07月29日 共有 650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产能过剩,多元化:战略如同用“化疗”对付癌症,副作用惊人;并购重组的交易成本很高,可行性却偏低……企业必须着力寻找细分市场的避风港,不可以一味等待政策,固步自封。


近来,大家热议“李克强经济学”,其中一个关键出发点,是我国很多产业存在产能过剩,这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传统产业如钢铁、化工、服装加工,或高耗能高污染,或处于价值链底端;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迅速饱和,包括光伏、风电、生物制药等,在前些年各级政府主导或推动下,一拥而上,恶果开始显现。

多元化救不了产能过剩的图片

一些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认识到战略转型的迫切性,开始主动求变。因为在“李克强经济学”里,各种优惠的政策、银行贷款,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源源不断。然而,企业的有效选择似乎并不多。除了主动退出夕阳行业,不少企业想到了多元化。中联重科面对工程机械产能过剩,决定多元化战略转型,由工程机械板块一枝独秀,转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卫机械、重型卡车、金融五大板块齐头并进。然而,多元化战略如同用“化疗”对付癌症,良莠不分,副作用惊人,在目前整体经济不景气时尤其要慎用。


更靠谱的做法,是通过持续的创新,去发现新市场、新模式。早在2009年,水泥业就被发改委确定为“六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但由于各地方政府舍不得关停,沉疴难返,产能一直有增无减。但北京金隅集团近日表示,通过技术革新,已将传统水泥产业转变为“水泥制备、协同处废、余热发电及下游产业”几位一体的生态环保型新兴产业,在京的九条生产线可以消纳几乎所有类型的废弃物。


全行业的产能过剩,要求企业着力寻找细分市场的避风港。服装业曾是“中国制造”的代名词,过去意味着贴牌生产和低附加值,眼下则是剩余产能的重灾区。但是,不少服装企业正在摆脱低端定位或外贸加工的模式,打造自有品牌瞄准高端或细分市场,比如前一阵轰动全国的“例外”品牌。在北京,细分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例如针对女性的蓝地、玫尔美、朗姿等,年销售已经超过5亿元。南方的一些品牌,如雅滢、江南布衣等,更达到20亿元的规模而不衰。


面对产能过剩,国有企业也开始行动。国企因为获取资源和资金的能力得天独厚,往往充当行业产能扩张的急先锋。但是,“李克强经济学”所强调的去杠杆化,控制投资额,对国企是一声特别的警钟。美国《大西洋》月刊就认为,新思路也许会刺激非国有企业实现增长。


神华集团颇有预见,升级产品从而升级产业,从煤炭开采这一初级业务出发,通过收购国家电网的煤电一体化业务提升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又通过研发煤制油、煤制气,以及烯烃类产品项目,有望转型为新型的煤化工企业。


国企的这些重大举措,遥相呼应今年1月由工信部、发改委、国资委等提出的方案,即以“战略重组”来应对九大行业的产能过剩,包括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农业等。这九大行业共有约900家上市公司,占到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一半。目标是到2015年,前十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大幅上升,比如在汽车、钢铁、电解铝行业,分别要达到90%、60%、90%。对照眼下的市场集中度,这样的目标显然极具挑战性,反映了决策层将产能过剩,主要归咎于过于分散的市场份额和决策。


这种认识,没有抓住主要矛盾,与计划经济的理念暗合,却与市场经济的原则相抵牾。众所周知,并购重组的交易成本很高,可行性却偏低。比如,6月底本来是各行业上报过剩产能的时限,但各地为赶末班车,水泥生产线不减反增。千里之行,出发就遇难题。就算最终能促成若干个行业巨无霸,由于行政性介入在所难免,结果大概会和当年上汽和南汽的合并差不多:创造价值难,毁灭价值易。


对企业而言,风雨飘摇之中,必须坚定信念,自助者天助,以创新手段找到新的增长点。如果一味等待政策,固步自封,将会一误再误,被动成为整合潮中的一员。

 

相关新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什么对创新重要?
大公司体制内创新的困境
“互联网 ”时代企业的创新困境与驱动
第1章 市场供求与市场均衡 本章小结
第五节 需求估计
第四节 蛛网模型
第三节  市场均衡
第二节 供 给
第1章 市场供求与市场均衡 第一节 需求
导 论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