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染色体
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类型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于染色体分散于细胞核中,故一般只看到染色较深的染色质,而看不到一定形态特征的染色体。各物种的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特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表现为一系列规律性的变化,其中以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表现最为明显和典型。因为这个阶段染色体收缩到最粗最短的程度,并且从细胞的极面上观察,可以看到它们分散地排列在赤道面上,故通常都以这个时期进行染色体形态的认识和研究。
1.染色体的大小
不同物种和同一物种的染色体之间大小差异都很大。而染色体大小主要指长度而言,在宽度上同物种的染色体大致是相同的。一般染色体长度为0.2~2.0μm。在高等植物中,单子叶植物一般比双子叶植物的染色体大些,但双子叶植物中牡丹属(Paeonia)和鬼臼属(Podophyllum)例外,有较大的染色体。玉米、小麦、大麦和黑麦的染色体比水稻的大;而棉花、苜蓿、三叶草等植物的染色体较小。
2.染色体的形态
根据细胞学观察,染色体外形多数都包含下列4部分:
(1)着丝粒(centromere):每个染色体必定有一个着丝粒,在细胞分裂时,纺锤丝(spindle fiber)就附着在着丝粒区域,这就是通常所称的着丝点(spindle fiber attachment)的部分。每条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是恒定的,因为着丝粒的位置直接关系到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着丝粒所在的区域是染色体的缢缩部分,称为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
在细胞分裂时,着丝粒对染色体向两极牵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某一染色体发生断 裂而形成染色体的断片,这种无着丝粒的断片不能正常地随细胞分裂而分向两极,常丢失。
(2)染色体臂(arm):由着丝粒将每条染色体分成两个臂,通常称为长臂(q)和短臂(p)。二者之比称臂比(q/p)或臂率(arm rate)。根据染色体臂的大小形态可识别各种染色体。各物种的染色体臂比均不相同,即使在在同种生物中,每条染色体的臂比也不相同。
(3)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在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还常有另外的缢缩部位,染色较淡。次缢痕的位置和范围,也与着丝粒一样,都是恒定的,通常在短臂的一端。此外,染色体的次缢痕一般具有组成核仁的特殊功能,在细胞分裂时,它紧密联系着核仁,因而称为核仁组织中心(nucleolar organizer)。如玉米第6对染色体的次缢痕就明显地联系着一个核仁;也有生物在一个细胞核中有两个或多个核仁。如人的第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的短臂上都各联系着一个核仁(图2-3)。
(4)随体(satellite):某些染色体次缢痕的末端具有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即随体。它也是识别某一特定染色体的重要标志。
3.染色体的分类
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臂比基本上可将染色体分成4类
(1)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s,M):着丝粒基本上在染色体的中部,两条臂接近等长,臂比为1.0~1.7。在细胞分裂时,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常呈“V”,故又称“V”形染色体。
(2)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s,SM):着丝粒略偏中央,两臂长度不等,臂比为1.71~3.0,在细胞分裂时常呈“L”形。
(3)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ubtelocentric chromosome,ST):着丝粒远离中央,两臂长度不等,则有一个长臂和一个极短的短臂,因而近似于棒状。臂比为3.01~7.0。
(4)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s,T):着丝粒在一端,臂比在7.0以上。由于只有一条染色体臂,故亦称棒状染色体。
另外还有一些颗粒状染色体,非常粗短。
4.染色体的成对性
各种生物的染色体形态结构不仅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其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一般是成对存在的。这样一对形态、结构和功能基本相似或相同的染色体,它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这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同源染色体不仅形态相似,而且它们所带的基因也大多相同,因而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常称为等位基因(allele)。在许多动物的物种中,存在一对形态差异较大的同源染色体,即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它是指与性别发育有关的一对或一条染色体。在这类细胞中,除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通称为常染色体(autosome)。至于细胞中形态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则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non-homologous chromosome)。
5.染色体带纹和染色体组型分析
近年来由于染色技术的发展,在染色体长度、着丝粒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特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染色体的显带表现,区分出各对染色体,并予以分类和编号。如人类的染色体有23对(2n=46),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另一对为性染色体(X和Y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染色表现均不同)。目前国际上已根据人类各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及其染色的显带表现,把人类染色体统一地划分为7组(A、B、……G),分别予以编号(表2-1)。
这种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genome analysis),或称核型分析(analysis of karyotype)。人类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对于鉴定和确诊染色体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表2-1 人类染色体的组型分析
类别 |
染色体编号 |
染色体长度 |
着丝粒位置 |
随体 |
A B C D E F G |
1~3 4~5 6~12,X 13~15 16~18 19~20 21~22,Y |
最长 长 较长 中 较短 短 最短 |
中间,近中 近中 近中 中 近端 中间 近端 |
无 无 无 有 无 无 有 |
6.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染色体主要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的RNA以及脂类和无机盐构成的,研究染色体精细结构的中心问题主要是DNA和蛋白质的结构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而其中的组蛋白对DNA的表达起着抑制作用。
二、染色体的精细结构
在真核细胞的间期核中,染色质以细丝状态构成网状,到细胞分裂时多次螺旋成染色体;当分裂完成再转入间期时又解旋松散成染色质。
至于染色质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的研究,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许多学者提出过多种假说,但都缺乏充分的证据。自1973年Olins夫妇发现纽体(γ-body)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科学家们认为染色体动态变化是从DNA到染色质的四级螺旋。
1.染色质的一级结构——从DNA到核小体
核小体(nucleosome或称核粒)的核心是由4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2个分子构成的扁球状体,DNA分子在八聚体组蛋白球体表面盘绕约1.75圈,其长度约140碱基对(base pair,bp),位于组蛋白八聚体核心颗粒表面的DNA称为核心DNA(core DNA)。在相邻的两个核心颗粒之间由长约50~60bp的DNA连接,称为连接DNA(linker DNA),在连接线部位结合一个组蛋白分子H1。而多个球体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即绳珠状结构。在这一结构中,DNA的长度被压缩了大约7倍。
一个八聚体上DNA量的多少也因生物和细胞种类的不同而异(表2-2)。
表2-2 部分物种的八聚体上DNA含量
细胞类别 |
八聚体上DNA量(bp) |
细胞类别 |
八聚体上DNA量(bp) |
曲 霉 酵 母 粗糙链孢霉 鼠骨髓 鼠 肝 鼠 肾 |
154 165 170 192 198 196 |
鸡输卵管 雏鸡红细胞 海胆精子 CHO(培养) HeLa(培养) 鼠肾(初次培养) |
196 207 241 177 193 191 |
2.染色质的二级结构——从核小体到螺线管(solenoid)
Finch等(1976)从鼠肝细胞核中制备出平均40个核小体构成的染色质,在EDTA存在时,电镜下可看到直径约10nm的纤维呈松弛的螺旋状;当有定量的Mg2 存在时,出现间隔12~15nm紧密缠绕的螺旋状结构,但是在除H1的染色质中则看不到Mg2 效应,此结构则为螺线管。
螺线管是由核小体连接起来的线(核丝nucleo filament)经螺旋化形成的中空线状管结构,它的外径约30nm,内径10nm。相邻螺旋间距为11nm。螺线管的每一周螺旋包括6个八聚体核心球,因此DNA的长度在这级螺旋中被压缩了6倍。
3.染色质的三级结构——从螺线管到超螺线管(super solenoid)
据Bak等(1977)的研究,从人胎儿的离体培养的分裂细胞中分离出来的染色体,经温和破坏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直径0.4μm、长11~60μm的染色线,称为单位线(unit fiber)。在电镜下观察单位线的不同切面时,了解到它是由直径30nm细线( 螺线管)螺旋化形成的直径为0.4μm的筒状体,这种圆筒形的单位线则为超螺线管。至此,DNA的长度又被压缩了40倍左右。
4.染色质的四级结构——从超螺线管到染色体
经过染色质的三级螺旋形成的超螺线管进一步折叠盘绕,再附加一些RNA或其他蛋白质,形成长约2~10μm的染色体,这为四级结构。此级螺旋过程中,DNA长度被压缩了5倍左右(图2-4,5)。如人的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平均长度约为几cm,而一条染色体只有几μm,所以,从DNA到染色体的4级螺旋过程中,长度缩短了大约8000~10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