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痛苦的手术
古代,给病人开刀的时候,为了减轻疼痛,手术前,医生将病人有病的肢体浸在冰水里,等于冻麻木了再开刀。再不就叫病人喝些毒酒,待其沉醉时再手术。但割肌之痛靠这是远远不够的。东汉末年,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但效果却不理想,仍然疼痛难忍。直到19世纪中期才发现效果较好的麻醉药,那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美国波士顿的麻省综合医院有一位叫莫顿的牙科医生,莫顿经常为患者拔牙,为了减轻被拔牙者的痛苦,他想了很多办法,但还是无法减轻疼痛。有一天,一位中年男子喊着牙痛进了医院让莫顿拔牙。奇怪的是,这位中年男子说没拔牙时痛得要命,而拔牙时反而觉得不痛了。莫顿也觉得奇怪,环顾一下四周,莫顿看见装乙醚的瓶子没盖,是不是因为乙醚的缘故呢?后来,莫顿发现:的确患者闻了乙醚味就不会感到疼痛了。于是,每次为患者拔牙时,他都用一块浸了乙醚的手帕盖在患者的鼻子上,结果,找他来拔牙的人络绎不绝。
后来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乙醚可以用于多种外科手术。1846年10月16日,莫顿在麻省综合医院里首次举行了外科麻醉手术表演。当病人按莫顿的要求深呼吸几下,吸入麻醉气体后,主刀医生便割下了患者颈部的血管瘤。整个手术持续了30分钟,病人全然不觉疼痛,在场的人无不拍手称奇。从此以后,乙醚麻醉法便走向世界并一直使用到今天。
【知识点睛】
乙醚的分子式为C2H5OC2H5,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极易挥发,极易燃烧。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它遇到火星、高温、氧化剂、过氯酸、氯气、氧气、臭氧等,就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能从远处将明火引来起火。可以做蜡、脂肪、油、香料、生物碱、橡胶等的溶剂和麻醉剂等。
【相关链接】
乙醚蒸气由呼吸道吸入后,经肺泡很快进入血液中,并随血液流经全身。然后80%以上又以原形随呼吸道排出。还有1%~2%以原形从尿排出。体内积聚的在脑组织中的为最多,一部分在肝脏与微粒体酶接触后转化为乙醇、乙醛、醋酸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呼吸排出,其他的最终都随尿液排出体外。长期接触低浓度乙醚蒸气的人员可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淡漠、嗜睡、忧郁、体重减轻、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
乙醚要用玻璃瓶或铁桶盛装。容器最好存放在户外或易燃液体专用库内,要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8℃。要与氧化剂、氧、氯严格隔离存放。大量存放乙醚的仓库必须设有自动喷水及射出二氧化碳的装置。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静电,也要预防受到闪电引火。长期存放时会生成化学性质更为活泼、危险性更大的过氧化物。搬运时要轻装轻卸,严防包装破损。发现桶漏时不要焊,而用黏合剂补。换桶时,应在降温后或在早晚凉爽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