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突破
。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实践证明,我国国民经济为什么
能连续多年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科技的贡献功不可没。但是,就目前科技工作本身来讲,还存在
着不少涉及环节较多、影响面较广的问题。与发达国家比较,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比较低。以农业为例,全国每年6000多项科研成果中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只有30%~40%,与国外70%~80%相差甚远[1]。这已引起国家政府部门、科技界、经济界、企业和农竦墓惴汗刈ⅰ3先唬钥平痰ノ缓凸愦罂萍脊ぷ髡呃此担Ω弥鞫笫幼晕摇1疚耐ü壳翱蒲邢钅吭诵泄芾碇写嬖诘哪承┥畈愦挝侍馓骄浚酝颊页鲋圃嘉夜萍即葱碌娜砝摺?br> 1 游离于市场需求之外的“封闭”科研模式及其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科教单位总体上的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改革仍然滞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
需要,许多科教人员缺乏市场意识,善于“关”起“门”来搞科研,形成了游离于市场需求之外的“封闭”
科研模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过分依赖政府,而不直接与市场对接。大多数科教单位目前
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来源90%左右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各种科研计划,而世界发达国家研究开发
项目70%~80%直接来源于市场和生产需求[2]。我国多数科教人员的科研取向不是直接面向市场和经
济建设,而是面向政府,形成了所谓的跑“部”“钱”进之势。投入过多的“辛勤劳动”用于政府项目的申报、论证、检查、验收、鉴定等非研究性工作。诚然,目前政府对科研的立项已逐渐走向市场化,但必定其管理机制还不能完全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部分项目“起点”就偏离了市场,很难想像其结果能与市场有效对接。二是传统的科研模式不适于“开放式”的市场需求。多年来,相当一部分科教单位已经形成了一种游离于市场需求之外的科研定式,即“申报政府课题—可行性论证—课题实施(实验室研究居多)—撰写研究报告—发表论文或著作—完成政府部门组织的项目验收、成果鉴定”。这种就课题看论文著作、就论文著作谈成果的科研“怪圈”有两方面形成原因:一方面,部分科教人员功利思想突出,“现得利”的潜意识占上风,热衷于追求课题完成后能获得符合目前成果鉴定程序的国内或国际“高水平”,而不重视能否应用于生产;热衷于为评职称而赶进度、凑指标、写论文、多出书的脱离生产实际的“实验室”科研,而不顾及为生产需求赶进度、为增效增收创指标、为科学技术改进写“论文”出“著作”。更何况有些科教人员既担心跨出单位门走向社会课题难找,也担心找下课题“骨头”难“啃”。最后优选的办法还是把工作重点放在实验室研究、发表论文、早出成果的途径上。另一方面,目前相当一部分科教单位普遍还没有建立健全有利于科研与生产需求有效对接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甚至有些单位将长期在生产第一线,特别是农业第一线搞科研的科教人员误认为是“不务正业”、“工作层次太低”等等,助长了这种科研“怪圈”的定势。三是科研攻关内容尚未完全围绕着工农业生产难题展开。例如:在农业方面,近年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及畜禽重大疫病问题较突出,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直接影响我国农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但截至目前还少见高效、实用的防治新技术或新产品;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提高单产是解决我国如何在有限的农业土地资源上较大幅度增产的根本性措施,为什么玉米、水稻能通过杂交途径实现单产跨越式提高而小麦就不行?诚然要解决这一问题有许多重大技术难关,但水稻、玉米能解决而小麦为什么就解决不了?再看看目前许多高产优质的畜禽良种,为什么国内“土产”不多而“洋货”一统天下?等等。尽管近年来科研项目及经费增幅不少,但围绕着“啃”这些“硬骨头”的突破性进展相当有限。即便是有,“啃”下来的“硬货”也不是很多。四是科教单位科研定位与实际运作有较大差距。例如:农业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农业院校的科研定位应该是以应用研究为主,但目前无论从科研项目的构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还是对应用研究的重要平台——“露天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