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1.2供应链管理概述
作者:傅培华 申领版权
2016年03月28日 共有 883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1.2.1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

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不断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使得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快速反应,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去占领市场以赢得竞争。市场竞争也主要围绕新产品的竞争而展开。在这种形势下,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逐渐从点的思考和线性空间的思考向面的思考和多维空间思考转化,使管理思想从纵向思维朝着横向思维方式转化。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在全球制造出现以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横向思维成为国际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热门话题的情形下形成的,它是物流理论的延伸。SCM的产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和一定的环境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SCM的产生背景。

1.“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弊端

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上看,企业出于管理和控制上的目的,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业一直采取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即某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是一种所有权关系。例如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在各级企业领导者头脑中占据主要位置,许多制造业企业拥有毛坯铸造、零件加工、装配、包装、运输、销售等一整套设备、管理模式、人员及组织机构。推行“纵向一体化”,其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运输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有效的,但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形势下,“纵向一体化”则暴露出种种弊端:①增加企业投资负担,无论是自建、控股还是兼并,企业都必须付出巨大的投资,而日益频繁的经济波动使企业难以承受过重的投资和过长的建设周期带来的风险;②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使企业有限的资源消耗在众多的经营领域中,企业难以形成突出的核心优势;③对于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庞大的企业组织无法作出敏捷的响应;④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如果整个行业不景气,采用“纵向一体化”模式的企业不仅会在最终用户市场遭受损失,而且会在各个纵向发展的市场遭受损失。因此,“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难以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所期望的利润。

鉴于“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了这种经营模式,随之而来的是“横向一体化”思想的兴起,即把原来由企业自己生产的零部件外包出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于是就跟这些企业成了一种水平关系。“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

由于这一庞大网络上的相邻节点企业都是一种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因此称之为供应链。

为了使加盟供应链的企业都能受益,并且要使每个企业都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加强对供应链的构成及运作研究,由此形成了SCM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

2.市场环境的巨大转变产生的问题

长期以来,市场供不应求,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相对稳定,所以企业中各组织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相对比较容易。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使得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过去以供应商为主导的、静态的、简单的卖方市场环境变成了现在以顾客为主导的、动态的、复杂的买方市场环境。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指导下,采购、生产、销售职能部门没有形成“链”,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片面追求本部门利益。企业和各供应商没有协调一致的计划,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与集成,其后果会出现美国着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HauL.Lee教授所描述的需求变异加速放大现象,即当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和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逐级放大。到达最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顾客的需求信息已发生了很大的偏差。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下游供应商更高的库存水平。显然,这种现象将会给企业造成产品库存积压严重、服务水平不高、产品成本过高及质量低劣等问题,这必然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必须考虑对传统供应链的改进来缩小需求信息的失真程度,增强企业的敏捷性和响应性。

3.采用MRPⅡ出现的难题

自20世纪70年代起,以合理利用资源、改善计划和压缩库存为目标的MRP、MRPⅡ逐渐应用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上。初期考虑MRP、MRPⅡ的企业大多处于市场对产品种类的变化要求不大、产品结构基本稳定的情况,企业间不强调密切的协作关系,只是遵循一套规范的市场运作程序。随着全球化供应链应用的展开,MRPⅡ在复杂的情况下不断显露出不足:①生产流程不合拍,不和谐,缺乏对生产流程之间依赖性的预见,零件或半成品不能同时到位;②出于安全生产设置的固定提前期,使制造商增加安全库存,弥补了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缺陷,还阻碍了生产周期的缩短,不利于柔性制造;③生产批量固定不变,造成经常性的过度生产;④只考虑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问题,一切优化工作均着眼于本企业的资源的最优应用。为了克服MRPⅡ的不足,企业急需一种新型的管理思路来取代MRPⅡ,这种新型的管理思路应以管理的基本职能——合作协调为主导思想,保证供应链的紧密衔接,强调多方协调性生产,追求各节点的零库存。在这种背景下,满足这种管理思路要求的SCM应运而生。

4.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与融合,特别是Internet在一系列技术突破支持下的广泛应用和日益完善,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已由纯科技领域向市场竞争和企业管理各领域全面转变。这一转变直接对企业管理中的传统观念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冲击。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突破了原有的时间概念和空间界限,将原来的二维市场变为没有地理约束和空间限制的三维市场。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配送、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企业间的协调与合作在短时间迅速完成。一个全球性的电子工商业正在出现,跨企业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Intranet、Internet等新技术对传统的经营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企业内部和企业间实行计算机之间的商业数据交换后,数据交换的速度和可靠性会大幅度提高,成本降低,效益增加。这一切无疑有益于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而为SCM的提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1.2.2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概念最早于1982年提出。开思·奥立夫(KeithOliver)和麦考尔·威波尔(MichaelD.Webber)在《观察》杂志上发表《供应链管理:物流的更新战略》一文,首次提出了“供应链管理”。在1990年左右,学术界开始探讨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物流管理的区别。由于供应链管理理论源于物流管理研究,其产生背景不可分割地与物流管理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提出经历了一个由传统物流管理到供应链管理的演化过程。学术界和企业就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含义,至今仍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内涵是相同的,有的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延伸,有的认为供应链是一种企业业务的综合等。
       事实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物流管理的概念密切相关,在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解上,也有广义(即跨越组织间的界限,寻求综合的物流控制和管理)以及狭义(即企业内部的库存、运输管理)的区分,显然,广义的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是一致的。但是,目前流行的看法是供应链管理并不仅仅是物流管理,较之后者有更多机能,例如Copper、Lambert、Pagh认为供应链是物流管理范畴的扩展,它除了包含与物品实体运动相关的种种活动外还包括组织间的协调活动和业务流程的整合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称之为供应链管理。比如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营销、研发、生产、物流及财务等不同的供应流程都需要统一起来。此外,为了提高市场的应对能力,还需要与外部的企业寻求合作,亦即由供应链构成的多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整合被看作是供应链管理。与他们的观点相类似,Handfield和Nichools将供应链定义为确保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与物流和信息流相关的所有活动,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为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供应链关系(Supply Chain Relations)基础上种种活动的整合。显然,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供

       应链的构成是以生产者为中心,由位于上游的供给阶段和下游的流通渠道中所有企业所组成的,供应链的活动包括信息系统的管理、采购采购、生产管理、订货管理、在库管理、顾客服务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我们可能看出对于供应链管理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因此也就有了许多不同的称呼,如有效顾客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QR)、虚拟物流(VirtualLogistics,VL)或连续补充(Continuous Replenishment,CR)等。这些称呼虽然考虑的层次、角度不同,但都通过计划和控制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合作,实质上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集成了供应链和增值链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供应链管理是这样定义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综合以上定义,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第一,供应链管理把对成本有影响和在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每一方都考虑在内,从供应商和制造工厂经过仓库和配送中心到批发商和零售商以及商店。

第二,供应链管理的管理目的在于追求效率和整个系统的费用有效性;使系统总成本达到最小,这个成本包括从运输和配送成本到库存成本。因此,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简单地使运输成本达到最小或减少库存,而在于用系统方法来进行供应管理。

第三,因为供应链管理是围绕着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包括批发商和零售商)有效率地结合成一体这一问题来展开的,因此它包括公司许多层次上的活动,从战略层次到战术层次一直到作业层次。

1.2.3供应链管理的类型

供应链管理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主要根据供应链中主导企业进行划分。

根据供应链中主导企业的类型,供应链可以分为三种:以制造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以零售商或连锁超市为主导的供应链和以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为主导的供应链。

1.制造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

该模型是以核心企业为根节点的双向树状结构的网络系统,在核心制造企业与最终顾客、核心企业与原材料供商之间存在多层中间企业,在离核心企业越远的层次,中间企业数目越多。

2.以零售商或者连锁超市为主导的供应链

该模型网络呈单向树状结构,完全以消费者购买为驱动,提供的最终产品数量众多,并且与核心企业直接发生“供-需”关系的企业数量大。

3.以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为主导的供应链第三方物流公司主导的供应链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1)完全或主要提供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主导的供应链模式

该模式可以说是最低级的一种。这种模式中,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基本上是物流,也提供很少的供应链整合方案,但这种整合方案是由于别的企业需要而为其专门设计的,是作为一种独立的产品出售的,而物流企业本身也未真正地参与到供应链中去,只是作为一个辅助者存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主要是依靠物流方面的特色服务来赢得消费者,在消费者中建立起一定的品牌优势,从而形成消费者对这种物流产品需求的拉动力,最终使得制造企业或零售企业对其产生一种依赖性。因为消费者已经将这种物流服务作为产品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制造商要想赢得消费者必须依赖于这种服务,各种产品也只能通过这种服务建立起差异化。我们将这种主导模式称为被动的主导模式。

(2)既提供物流又提供供应链整合方案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主导的供应链模式

在这种主导模式中,第三方物流公司不再处于被动的无意识地位,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借助于自己特色服务的核心地位优势去组织和管理整个供应链。但是该模式中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主要业务还是物流服务,也就是说,它所从事的供应链管理和组织主要是服务于物流活动的。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物流公司已经将供应链的整合方案与自身的物流优势结合起来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是因为,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调配,将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交易费用,这样可能会削弱或抵消物流所带来的优势。这种模式是真正主导的开始。
        (3)完全提供供应链整合方案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主导的供应链模式
        这种模式实际上也可以称为第四方物流公司主导的供应链模式,因为它所从事的主要是第四方物流的职能。但是由于这种公司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转变而来的,而且这种模式的品牌也是以原来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品牌为基础的,所以仍称其为第三方物流公司主导的供应链模式。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它凭借对物流领域的熟悉,再加上具有专业化组织和管理优势,最终能达到单一的第三方物流所达不到的结果。国内有名的第四方物流公司有传化物流基地等。
        1.2.4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
        供应链理论作为一种兴起20多年的前沿理论,以巨大的现实效果使其思想理念及运作方法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供应链理论的产生并不是哪个管理学者的专利,而是经济发展、环境变革及竞争升级等因素综合作用下自发的结果。供应链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含了很多其他理论的思想精髓及指导方法。与供应链理论密切相关的一些其他理论,也为供应链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
      1.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是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2年在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时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由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售后服务等)组成的集合。在这些活动中,基本活动为企业创造和增加外部顾客所需要的价值,辅助活动支持目前和未来的基本增值活动。这些活动在公司的价值创造中相互联系,组成公司价值增值的链条,即为价值链。对企业的分析应该以价值链上的增值为主线,从价值的角度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波特指出,虽然价值活动是构成竞争优势的基石,价值链并不是一些独立活动的集合,而是由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并且,不仅公司内部存在价值链,一个公司价值链与其他经济单位的价值链也是相连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于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价值链体系中,体系中各价值行为之间的联系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波特十分强调价值链上活动的整合与协同,这种整合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还应该在企业之间进行。价值链理论认为,各种活动集成的程度对竞争优势起着关键的作用。协调一致的价值链,将支持企业在产业的激烈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内部扩展的协作而获胜,或者也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形成联盟来做到这一点。联盟包括与结盟伙伴相互协调或者共同分享价值链,这有利于拓展企业价值链的有效范围。价值链理论要求,消除整个流程价值链上不必要的不产生增值效应的中间环节,业务期活动之间要紧密衔接,保证物流和信息流的顺畅通过,以最大可能地获取流程的增值效应。

      供应链理论流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价值链的提出,为供应链管理理论提供了理论佐证,证明了价值链与供应链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首先,两者都把企业的经营看作完整的链状体系结构。供应链比较倾向于外在表象环节流程,而价值链更多的是从企业经营本质价值增值与转移的视角去考察。因此,没有价值链理论作支撑,供应链就如同没有血肉的骨架。其次,供应链理论强化与延伸了价值链整合与协同的思想,并脱离企业边界的局限审视企业的竞争优势。价值链理论指出,企业对外部供应商价值链的影响,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可能是一种双赢的途径。供应链强化这种思想,并立足整个供应链上的价值提升来对供应链上价值环节进行整合。总之,价值链理论是从企业经营的本质上来审视运作环节与流程,为供应链理论的流程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也为供应链管理由职能管理走向流程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2.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的概念最早由科斯在《企业的性质》(1937)中提出,用于讨论企业基本性质、专业化、交易方式选择与企业规模等一些基本问题。科斯认为,市场和企业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企业的存在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企业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扩张或收缩的内部组织的交易成本与公开市场的交易成本,当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等于市场交易成本的时候,企业达到经济边界,实现规模均衡。科斯把交易费用分为谈判、制定和执行契约的时间和费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搜寻成本(Search Cost)、讨价还价的成本(Bargaincost)、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所造成的其他成本。威廉姆森在科斯的基础上发展了交易费用理论。他把交易费用划分为事前交易费用(订阅契约、规定交易双方权责的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为解决契约本身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的费用)。威廉姆森在《市场与等级结构》(1975)与《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1985)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的前提假设,指出存在交易费用的原因:首先是对合同人的行为假定。一方面,人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另一方面,人有机会主义倾向。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及机会主义倾向,导致契约的不完全性,从而产生交易成本。其次是市场的不确定性与市场的不足。

市场是一个变量,使契约难以包罗万象;另外,市场上的交易者并不总是充足的,于是产生了搜寻成本,这些都是造成交易费用的原因。再次,交易的维度也会影响交易费用,如资产的专用性、交易次数、交易频率等。总之,交易费用理论研究了交易费用产生的机理、资源配置途径的选择、企业边界等问题,其核心就是用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来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优化资源配置及如何节约交易成本,其研究范围及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与延伸。

从理论上看,交易费用理论为供应链理论提供了原始的理论佐证,而供应链理论又扩大和延伸了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供应链的产生、发展及巩固,是市场环境下“看不见的手”自然操控的结果,供应链的产生就其本质来说,如同企业的产生一样,也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在交易成本的自然支配下而形成的特殊体系,其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随着契约复杂性的提高,行业竞争的加剧,人们追求交易费用降低的驱动力也越来越强烈,市场与企业之间泾渭分明的经济边界已经不能使交易成本达到最优,供应链作为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的中间结构体系逐步被明晰和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产生了供应链理论。

3.系统工程理论

系统的观念虽然由来已久,但真正上升到一门学科和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其标志是贝塔朗菲于1945年完成的论着《关于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从理论生物学角度总结了人类系统思想,运用类比同构的思想方法,建立了开放系统的一般系统论,提出了生命现象的有组织性、有序性和目的性。系统的概念有很多的表述,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黄克安在《管理系统工程概论》中把系统定义为:“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或要素)按一定规律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一个组成部分(或要素)都具有独立的功能,按照一定的方式有规则地工作着,由此来实现给定的目标。”系统理论方法有三个基本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系统理论方法的基本出发点)、综合性原则(系统方法的基本特征)、最优化原则(系统方法的核心)。系统工程理论即用系统的理论、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一门学科。总之,系统工程理论研究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各子系统之间必须保持整体性、一致性和有序性,并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节,在整体协调的前提下努力使输入最低,输出最大,系统运行得最优。

供应链理论协同最优的核心思想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供应链理论的建立就是为了使企业能够基于供应链的整体价值考虑,其导向乃是整体协同最优,而不是单个企业运行的局部最优。系统工程理论对供应链理论最大的影响就

是为供应链理论提供了方法论。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对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流程以至整个供应链的流程做整体的考虑,正视各个子系统的存在及其关联作用,把系统工程理论整体性、综合性、最优化的方法思想融入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中,以动态的视角提升供应链整体运行的效果,这都是供应链理论中的重要方法论。另外,系统工程理论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定量决策方法和优化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清楚认识和掌握供应链的内在机制和一般规律,提高决策的科学度和质量。

 

相关新闻

创业项目的5大灵魂拷问
创业公司如何寻找联合创始人?
创业5年,邻趣创始人刘伟力告诉你公司死掉只有一个原因……
初创公司的“三位一体”
硅谷创投教父告诉你,从四个角度入手,打造从0到1的垄断型企业
施密特:谷歌的五大原则
管理不确定性,华为是如何做到的?
隐形天花板
中国芯酸往事
中国的芯片产业为什么不尽人意?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参考文献
11.3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
11.2绿色供应链管理
11.1全球化供应链管理
10.4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步骤
10.3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原则和范围
10.2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
10.1供应链绩效评价概述
9.3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9.2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方法与步骤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